一种复合型水体污染物高效降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92270发布日期:2023-06-28 18:0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型水体污染物高效降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体污染物降解,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水体污染物高效降解装置。


背景技术:

1、复合型水体污染是指多元素或多种化学品即多种污染物对同一介质(水)的同时污染,在自然界中所发生的污染可能是以某一种元素或某一种化学品为主但在多数情况下亦伴随有其他污染物的存在,比如说氮磷等元素导致的河水富营养化;

2、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水资源的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污水的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环境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的方式有对污水分别进行曝气、沉淀以及过滤处理,所用设备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且污水处理效率不高;还可以采用向污水中投加药物处理方式,虽然药物投加方式简单易行,成本较为低廉,但是无法对其进行回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型水体污染物高效降解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型水体污染物高效降解装置,该复合型水体污染物高效降解装置通过光催化纤维织物增加水体的含氧率,进而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配合由点及面的微生物群落组,从而加快对水体的降解速率。

2、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复合型水体污染物高效降解装置,包括横向支杆、纵向支杆和光催化纤维织物,所述横向支杆对称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横向支杆之间设有多组纵向支杆,所述纵向支杆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块,所述纵向支杆通过连接块与横向支杆滑动连接,所述横向支杆与纵向支杆之间的构成的空槽处安装有光催化纤维织物,所述横向支杆上设有多组悬浮球,所述横向支杆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横向支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拼接,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上设有用于将本装置固定在河面上的固定组件;

3、所述纵向支杆的底部设有多组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上设有多组供微生物生长的安装球,所述连接绳的底部设有流动填料;

4、所述安装球包括外壳体、中心件、固定座和截留罩,所述外壳体的内侧的中轴线上设有中心件,所述中心件上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呈环形阵列分布有多组用于截留悬浮物的截留罩,多组所述截留罩均朝向固定座的外侧;

5、所述固定座包括支撑盘和连接柱,所述支撑盘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径小于安装盘的直径,所述连接柱对称设置在安装孔的两侧,所述支撑盘设有多组,多组所述支撑盘的直径自中端往上或往下均逐层递减,多组所述支撑盘之间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壳体是由圆环阵列分布而成的类球体结构,所述外壳体采用耐酸、耐碱、耐氧化的塑料材质制成。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心件包括安装盘和纤维网,所述安装盘对称设有两组,所述安装盘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供连接绳通过的通孔,所述纤维网呈双锥形,所述纤维网的两端均与安装盘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盘的两端与外壳体的顶部内壁以及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盘的内部设有对连接绳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安装腔、弹簧、限位环和限位块,所述安装盘靠近通孔的位置处对称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呈矩形,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设于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位于限位块中端的限位环连接,所述限位块的一端穿过安装腔与通孔之间的夹壁并延伸至通孔的内部。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块的延伸端呈弧形,所述限位块伸入通孔的长度为0.5-1cm。

10、进一步改进在于:。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截留罩呈弧形,所述截留罩包括支撑块和截留网罩,所述支撑块呈匚形,且所述支撑块阵列分布有多组,多组所述支撑块之间连接有截留网罩。

12、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流动填料整体呈流苏状,所述流动填料采用聚烯烃类和聚酰胺软性组合填料制成。

13、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杆、固定孔和塑料球,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长度相等,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的中端均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连接座插入第二连接座的内部,所述固定杆的下端穿过固定孔后插入河底,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设有塑料球,所述塑料球为实心结构。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配合固定组件,可以方便的将两组本装置拼接在一起,既方便进行运输,也方便进行安装,大大增加了本装置的功能性,同时本装置通过在光催化纤维织物的底部设置多组安装球,使多组安装球呈立体化分布,增加其覆盖面积,同时安装球通过壳体配合中心件、固定座和截留罩,既增加了附着面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附着场所,又可以对水体中的气泡进行切割,从而保证对河水中氧气的充分利用,且还可以实现对水体中悬浮物的截留,增加水体的清澈度,再配合光催化纤维织物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的一系列反应,增加河水的含氧率,进而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进而使微生物可以对水体进行降解反应,同时立体的微生物群落的分布,构成了整个降解面,从而加快了河水中污染的降解速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型水体污染物高效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支杆(1)、纵向支杆(2)和光催化纤维织物(3),所述横向支杆(1)对称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横向支杆(1)之间设有多组纵向支杆(2),所述纵向支杆(2)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块(4),所述纵向支杆(2)通过连接块(4)与横向支杆(1)滑动连接,所述横向支杆(1)与纵向支杆(2)之间的构成的空槽处安装有光催化纤维织物(3),所述横向支杆(1)上设有多组悬浮球(5),所述横向支杆(1)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座(6),所述横向支杆(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座(7),所述第一连接座(6)与第二连接座(7)拼接,所述第一连接座(6)和第二连接座(7)上设有用于将本装置固定在河面上的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水体污染物高效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1)是由圆环阵列分布而成的类球体结构,所述外壳体(11)采用耐酸、耐碱、耐氧化的塑料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水体污染物高效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件(12)包括安装盘(15)和纤维网(16),所述安装盘(15)对称设有两组,所述安装盘(15)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供连接绳(8)通过的通孔,所述纤维网(16)呈双锥形,所述纤维网(16)的两端均与安装盘(15)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盘(15)的两端与外壳体(11)的顶部内壁以及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盘(15)的内部设有对连接绳(8)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水体污染物高效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安装腔(17)、弹簧(18)、限位环(19)和限位块(20),所述安装盘(15)靠近通孔的位置处对称设有安装腔(17),所述安装腔(17)呈矩形,所述安装腔(17)的内部设于弹簧(18),所述弹簧(18)的一端与位于限位块(20)中端的限位环(19)连接,所述限位块(20)的一端穿过安装腔(17)与通孔之间的夹壁并延伸至通孔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水体污染物高效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0)的延伸端呈弧形,所述限位块(20)伸入通孔的长度为0.5-1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水体污染物高效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罩(14)呈弧形,所述截留罩(14)包括支撑块(24)和截留网罩(25),所述支撑块(24)呈匚形,且所述支撑块(24)阵列分布有多组,多组所述支撑块(24)之间连接有截留网罩(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水体污染物高效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填料(10)整体呈流苏状,所述流动填料(10)采用聚烯烃类和聚酰胺软性组合填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水体污染物高效降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杆(26)、固定孔(27)和塑料球(28),所述第一连接座(6)和第二连接座(7)长度相等,所述第一连接座(6)和第二连接座(7)的中端均设有固定孔(27),所述第一连接座(6)插入第二连接座(7)的内部,所述固定杆(26)的下端穿过固定孔(27)后插入河底,所述固定杆(26)的顶部设有塑料球(28),所述塑料球(28)为实心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水体污染物高效降解装置,涉及水体污染物降解领域,包括横向支杆、纵向支杆和光催化纤维织物,所述横向支杆对称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横向支杆之间设有多组纵向支杆,所述纵向支杆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块,所述纵向支杆通过连接块与横向支杆滑动连接,所述横向支杆与纵向支杆之间的构成的空槽处安装有光催化纤维织物;本发明通过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配合固定组件,可以方便的将两组本装置拼接在一起,既方便进行运输,也方便进行安装,大大增加了本装置的功能性,同时本装置通过在光催化纤维织物的底部立体化的设置多组安装球,形成立体的微生物群组,构成了多个降解面,从而加快了河水中污染的降解速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来甲,陈耀祖,徐宁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复润城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