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淤泥减量化工艺及一体化清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22566发布日期:2023-08-14 16:1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淤泥减量化工艺及一体化清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淤泥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淤泥减量化工艺及一体化清淤系统。


背景技术:

1、近几十年来,城市水环境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快速发展且河网复杂的地区,城市内河黑臭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城市内河底泥是各种来源的营养物质经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化作用,沉积于河底,形成疏松状、富含有机质和营养盐的灰黑色底泥。污染物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雨水淋溶与冲刷进入水体,最后沉积到底泥中并逐渐富集。底泥的预计不仅会影响河道水质,还会减少河道的行洪断面,影响河道的行洪能力。为了保证城市内河的水质及行洪能力,每3-5年河道会进行一次清淤。

2、城市内河清淤,现有的处理技术,采用清淤船进行清淤,经输泥管道输送至处理场地,然后再进行脱水外运处理。由于清淤输送距离的限制,清淤底泥的含水率非常高,可达90%-95%,需要很大的淤泥暂存池,在暂存池内进行初步浓缩,才能进行后面的脱水处理。由于在城市内,土地有限,很难找到一块较大的场地,有场地的地方都比较偏远,输送距离变长了,需要增设设备,一方面处理成本增加,另一方处理效率低。

3、目前所采用的淤泥减量化工艺、清淤系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絮凝环节的工作效率较低,无法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研究分析处淤泥的最佳絮凝参数,灵活性较差,并且脱水环节的进料时间较长,导致脱水效率相对较低,余水外排缺少合理地二次利用,资源较为浪费。

4、因此,需要一种淤泥减量化工艺及一体化清淤系统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淤泥减量化工艺及一体化清淤系统,旨在解决淤泥处理过程中浓缩效率有待提高、余水外排缺少二次利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淤泥减量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1:环保清淤,使用环保绞吸刀头清除河道沉积浮泥;

4、步骤2:智能控制加药系统,通过检测管道泥浆浓度,根据泥浆的浓度,自动控制药剂添加量;

5、步骤3:絮凝后的泥浆经调节后,通过高压柱塞泵将泥浆泵入板框压滤机内;

6、步骤4:通过板框压滤机结合高压柱塞泵,大大缩短进料时间,提高脱水效率;

7、步骤5:余水ss在线监测,达标余水外排给高压柱塞泵等大功率器件进行外部降温,通过智能控制阀将未达标余水返还浓缩罐进行二次处理。通过智能控制加药系统可以对泥浆温度进行控制,对泥浆的浓度进行检测,并将获取的数据建立表格分析处最佳配比,并且通过达标余水外排能够起到为高压柱塞泵等大功率器件外部降温的作用。

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步骤二中,智能控制加药系统包括温度控制系统,通过温度控制系统控制调节泥浆的温度。

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步骤二中,通过电导传感器检测管道泥浆浓度。

1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步骤二中,智能控制加药系统温度控制系统与电导传感器统计不同温度、浓度下的数据并建立表格,确定出最佳配比。

11、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高压柱塞泵柱塞内置,采用大口径双缸液压双联设计,压力动态采集,流量智能控制,软塞换向。

1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板框压滤机设有用于缩短进料时间的双向进料系统。

13、一种一体化清淤系统,包括清淤模块、浓缩模块、脱水模块、监测模块以及输送模块,所述清淤模块用于将河道内的淤泥绞吸清理,清理后进入浓缩模块,所述浓缩模块用于投加絮凝药剂淤泥浓缩,浓缩后的淤泥进入脱水模块,所述脱水模块用于去除淤泥中的水分,脱水后的泥饼经输送模块外运,所述监测模块用于在线监测余水是否达标。

14、所述清淤模块的出料端连接于浓缩模块的进料端,所述浓缩模块的出料端连接于脱水模块的进料端,所述监测模块连接于脱水模块,并且所述清淤模块为环保绞吸刀头,浓缩模块为浓缩罐,所述脱水模块的排水端包括回水管和用于大功率器件外部降温的排水管,所述回水管的出水端连通于浓缩模块的进料端。

15、浓缩模块包括智能控制加药系统,智能控制加药温度控制系统内设有用于检测管道泥浆浓度的电导传感器和用于调节泥浆温度的温度控制模块。

16、清淤模块、浓缩模块、脱水模块、监测模块以及输送模块均集成在船上。

17、本发明的实质性效果:

18、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智能控制加药系统可以对泥浆温度进行控制,对泥浆的浓度进行检测,并将获取的数据建立表格分析处最佳配比,并且通过达标余水外排能够起到为高压柱塞泵等大功率器件外部降温的作用,起到了突出性的进步;

19、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智能高压柱塞泵柱塞内置,结构紧凑,冷却水内循环,无外溢,大口径双缸液压双联设计,压力动态采集,流量智能控制,软塞换向,大幅降低震动和噪声,并且通过设置的板框压滤机采用双向进料系统,结合高压柱塞泵,大大缩短进料时间,提高脱水效率,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淤泥减量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淤泥减量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智能控制加药系统包括温度控制系统,通过温度控制系统控制调节泥浆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淤泥减量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通过电导传感器检测管道泥浆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淤泥减量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智能控制加药系统温度控制系统与电导传感器统计不同温度、浓度下的数据并建立表格,确定出最佳配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淤泥减量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柱塞泵柱塞内置,采用大口径双缸液压双联设计,压力动态采集,流量智能控制,软塞换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淤泥减量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框压滤机设有用于缩短进料时间的双向进料系统。

7.一种一体化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淤模块、浓缩模块、脱水模块、监测模块以及输送模块,所述清淤模块用于将河道内的淤泥绞吸清理,清理后进入浓缩模块,所述浓缩模块用于投加絮凝药剂淤泥浓缩,浓缩后的淤泥进入脱水模块,所述脱水模块用于去除淤泥中的水分,脱水后的泥饼经输送模块外运,所述监测模块用于在线监测余水是否达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一体化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模块的出料端连接于浓缩模块的进料端,所述浓缩模块的出料端连接于脱水模块的进料端,所述监测模块连接于脱水模块,并且所述清淤模块为环保绞吸刀头,浓缩模块为浓缩罐,所述脱水模块的排水端包括回水管和用于大功率器件外部降温的排水管,所述回水管的出水端连通于浓缩模块的进料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一体化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模块包括智能控制加药系统,所述智能控制加药温度控制系统内设有用于检测管道泥浆浓度的电导传感器和用于调节泥浆温度的温度控制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一体化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模块、浓缩模块、脱水模块以及输送模块均集成在船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淤泥减量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环保清淤,使用环保绞吸刀头清除河道沉积浮泥;步骤2:智能控制加药系统,通过检测管道泥浆浓度,根据泥浆的浓度,自动控制药剂添加量;步骤3:絮凝后的泥浆经调节后,通过高压柱塞泵将泥浆泵入板框压滤机内;步骤4:通过板框压滤机结合高压柱塞泵,大大缩短进料时间,提高脱水效率;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实现了对泥浆的浓度进行检测,并将获取的数据建立表格分析处最佳配比,并且通过达标余水外排能够起到为高压柱塞泵等大功率器件外部降温的作用,起到了突出性的进步,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万建成,杨砾,刘晨,沈军,邓凯,王磊,石敦敦,许卫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渗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