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去离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97793发布日期:2023-08-03 23:5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去离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体处理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去离子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去离子是一种将离子交换技术和电渗析技术相结合的纯水制造技术。目前的电去离子装置通常是在一对电极之间,设置有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和隔板多组进行交替排列,构成浓室和淡室,且在淡水室中还装填有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其原理为混和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给水中的阴阳离子,同时这些被吸附的离子又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分别透过阴阳离子交换膜而被除去的过程,即淡室水中阳离子向负极迁移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被浓室中的阴离子交换膜截留;水中阴离子向正极方向迁移阴离子交换膜,被浓室中的阳离子交换膜截留,这样通过淡室的水中离子数逐渐减少,成为淡水,而浓室的水中,由于浓室的阴阳离子不断涌进,电介质离子浓度不断升高,而成为浓水,从而达到淡化,提纯,浓缩或精制的目的,并通过水电解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对装填树脂进行连续再生。但其存在以下不足:

2、1、在产生淡水的过程中同时产生了浓水,造成水资源浪费。

3、2、在结构上需要对产生的淡水和浓水进行分隔进行单独排出,导致装置结构较为复杂。

4、3、离子交换树脂为疏松多孔的微小颗粒,填充不便且后期使用过程容易出现泄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去离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方案:

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去离子装置,包括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滤芯;所述滤芯包括有设置于轴心的第一导电层及与其同轴设置的第二导电层,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多个复合层;所述复合层由至少一个阳离子交换纤维布、阴离子交换纤维布、吸附层以及隔网以任意排列方式组成;且所述复合层沿所述第一导电层进行卷绕或是形成环状同轴套设;所述进液口、出液口置于所述复合层相对的两个端面。

4、进一步地,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为片状或网状卷制形成。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采用相同的材质,为钛金属材质或石墨材质。

7、进一步地,交换纤维布之间均设置有吸附层。

8、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层采用高比表面积多孔的多孔材料。

9、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层采用活性炭纤维或是由活性碳粉、石墨烯材料压制成片。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去离子装置,其吸附组件采用由至少一个阳离子交换纤维布、阴离子交换纤维布、吸附层以及隔网组成的复合层,阳离子交换纤维布、阴离子交换纤维布可以将水中的对应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进行直接吸附,吸附层可以对阴离子或阳离子进行补充吸附,从而形成淡水,该方式不会形成浓水,故在结构上无需设置单独的淡水或浓水的排水系统,只需在复合层相对的两个端面分别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即可,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当离子交换纤维布吸附饱和时,通过将电极进行短接对离子交换纤维布进行活化后,即可继续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去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滤芯;所述滤芯包括有设置于轴心的第一导电层及与其同轴设置的第二导电层,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多个复合层;所述复合层由至少一个阳离子交换纤维布、阴离子交换纤维布、吸附层以及隔网以任意排列方式组成;且所述复合层沿所述第一导电层进行卷绕或是形成环状同轴套设;所述进液口、出液口置于所述复合层相对的两个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去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去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为片状或网状卷制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去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采用相同的材质,为钛金属材质或石墨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去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交换纤维布之间均设置有吸附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去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采用高比表面积多孔的多孔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去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采用活性炭纤维或是由活性碳粉、石墨烯材料压制成片。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去离子装置,其吸附组件采用由至少一个阳离子交换纤维布、阴离子交换纤维布、吸附层以及隔网组成的复合层,阳离子交换纤维布、阴离子交换纤维布可以将水中的对应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进行直接吸附,吸附层可以对阴离子或阳离子进行补充吸附,从而形成淡水,该方式不会形成浓水,故在结构上无需设置单独的淡水或浓水的排水系统,只需在复合层相对的两个端面分别设置进液口和出液口即可,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当离子交换纤维布吸附饱和时,通过将电极进行短接对离子交换纤维布进行活化后,即可继续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于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百霖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