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畜禽污水异位生态修复方法

文档序号:35243941发布日期:2023-08-25 09:17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畜禽污水异位生态修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污水过滤,尤其涉及一种畜禽污水异位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1、生态修复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生态修复的顺利施行,需要生态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栽培学和环境工程等多学科的参与。对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维护涉及生态稳定性、生态可塑性及稳态转化等多种生态学理论。在天气较热时容易对鱼儿的活跃度造成影响,进而会影响鱼儿对水面漂浮物的吃食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畜禽污水异位生态修复方法,其制备方法简单,能够在天气较热时对鱼儿起到遮阳作用。

2、其一种畜禽污水异位生态修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修建生态水池,通过挖掘机对水池挖掘深度1-2米;

4、步骤二:对生态水池加工;

5、第一步:将水池分隔过滤池,在水池的一侧修建过滤池;

6、第二步:对过滤池进行防水处理,在过滤池的四周位置浇筑混凝土,并且在混凝土的内侧涂抹防水层,然后从过滤池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抽水泵;

7、第三步:将生物滤网放在过滤池内,然后将生物滤网放置在过滤池的内侧,并且将生物滤网置于抽水泵之间;

8、步骤三:将污水向水池内导入;

9、第一步:经过污水泵对污水抽取,将畜禽污水经过水泵抽入到生态水池的内侧;

10、第二步:通过滤网对污水过滤,利用过滤网对畜禽污水内较大的杂物进行过滤;

11、第三步:培育生态植物,种植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及沉水植物等水生植物,同时向水内放入微生物,利用水生植物能吸收氮磷等富营养物质,强化水体中硝化及反硝化过程,利用水生植物根系强大的富氧体系,为微生物以及动物提供好氧条件,促进他们对水体的净化;

12、第四步:投入鱼类,通过相关鱼类和对水面的浮游生物进行处理,并且构成完整水体生态食物链;

13、步骤四:对水液进行增氧循环;

14、第一步:利用制氧机对水池注氧,通过制氧机对水池内进行注氧;

15、第二步:对水液抽取循环,通过抽水泵将水液抽入到过滤池内;

16、第三步:水液经过过滤池过滤,抽入到过滤池内的水液经过生物滤网进行过滤,接着经过另一个抽水泵将过滤的水液向水池内抽出;

17、步骤五:利用光能发电,在生态水池内加装固定杆,在固定杆的上部安装光伏板,进行光能转化。

18、优选地,在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二步中的利用一个水泵对生态水池内水液抽取,且另一个水泵对过滤池内水液抽取,并能够使生物滤网对水液更好的过滤处理。

19、优选地,在步骤四中,所述的第一步中的制氧机的开启数量为2-6个。

20、优选地,在步骤四中,所述的第一步中的在天气较热时制氧机的工作数量为6个。

21、优选地,在步骤五中,通过光伏板可对用电器件进行供电需求,同时可利用光伏板对部分位置的水面起到遮阳作用,进而避免阳光较为强烈时对水面的鱼儿造成造成影响。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的一种畜禽污水异位生态修复方法广泛应用于污水过滤领域。本发明通过光伏板可对用电器件进行供电需求,同时可利用光伏板对部分位置的水面起到遮阳作用,进而避免阳光较为强烈时对水面的鱼儿造成造成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畜禽污水异位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种畜禽污水异位生态修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污水异位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所述的第二步中的利用一个水泵对生态水池内水液抽取,且另一个水泵对过滤池内水液抽取,并能够使生物滤网对水液更好的过滤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污水异位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所述的第一步中的制氧机的开启数量为2-6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污水异位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所述的第一步中的在天气较热时制氧机的工作数量为6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污水异位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通过光伏板可对用电器件进行供电需求,同时可利用光伏板对部分位置的水面起到遮阳作用,进而避免阳光较为强烈时对水面的鱼儿造成造成影响。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畜禽污水异位生态修复方法,属于污水过滤领域,该畜禽污水异位生态修复方法具体步骤为;修建生态水池;对生态水池加工、将水池分隔过滤池、对过滤池进行防水处理、将生物滤网放在过滤池内;将污水向水池内导入、经过污水泵对污水抽取、通过滤网对污水过滤、培育生态植物、投入鱼类;对水液进行增氧循环、利用制氧机对水池注氧、对水液抽取循环、水液经过过滤池过滤;利用光能发电。本发明通过光伏板可对用电器件进行供电需求,同时可利用光伏板对部分位置的水面起到遮阳作用,进而避免阳光较为强烈时对水面的鱼儿造成造成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华,刘宏元,王艳君,董红云,李英,王娜娜,王鸿程,齐高相,张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