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流吸附净化型人工湿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65282发布日期:2023-08-09 04:2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潜流吸附净化型人工湿地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净化,尤其涉及一种潜流吸附净化型人工湿地结构。


背景技术:

1、人工湿地是现代环境治理中常用的一种水资源利用、废水处理和生态保护技术,人工湿地可以有效存储、净化和利用水资源,尤其在干旱缺水地区会更具重要意义,相比传统的物理、化学法,人工湿地不仅能够达到较高的净化效率,而且成本低廉,并对环境产生的二次污染影响小。潜流吸附净化型人工湿地是一种利用植物根系和微生物固定层对废水进行处理的生物处理设施。为了能够对人工湿地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所以亟需一种潜流吸附净化型人工湿地结构。

2、但是,现有的潜流吸附净化型人工湿地结构,不便对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预处理过滤,污水净化的速度较慢,工作效率较低,且施工难度大,使用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潜流吸附净化型人工湿地结构,不便对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预处理过滤,污水净化的速度较慢,工作效率较低,且施工难度大,使用效果不够理想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潜流吸附净化型人工湿地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潜流吸附净化型人工湿地结构,包括净化池,所述净化池内固定设置有挡水墙,所述净化池内设有静置腔,所述净化池的底部内壁上设有除磷层,所述除磷层的顶部设有微生物固定层,所述微生物固定层的顶部设有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的顶部设有第一砾石层,所述第一砾石层的顶部设有第二砾石层,所述第二砾石层的顶部设有细沙层,所述细沙层的顶部设有土壤层,所述土壤层内设有耐污染水生植物;

4、所述净化池上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静置腔相适配,所述净化池上固定连通有排水管。

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净化池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遮挡网,所述遮挡网与所述排水管相适配。

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除磷层的顶部设有多个多孔导水管,所述多孔导水管延伸至所述土壤层的上方。

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耐污染水生植物包括芦苇、香蒲、番莲草以及紫背竹。

8、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潜流吸附净化型人工湿地结构,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静置腔内,污水内的大颗粒杂质在静置腔内下沉,待静置腔内的水蓄满后多余的污水会漫过挡水墙,污水落在土壤层上,湿润的土壤层为耐污染水生植物提供养分,耐污染水生植物对污水进行净化,污水通过土壤层以及多个多孔导水管下落,污水经过细沙层、第二砾石层、第一砾石层以及活性炭层时,污水中的颗粒杂质被过滤,污水经过微生物固定层以及除磷层时,污水内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营养元素被代谢去除,最后净化后的水通过排水管被排出;

9、本发明设计合理,便于对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预处理过滤,污水净化的速度较快,工作效率较高,且施工难度小,使用成本低,使用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潜流吸附净化型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流吸附净化型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池(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遮挡网(15),所述遮挡网(15)与所述排水管(14)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流吸附净化型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磷层(4)的顶部设有多个多孔导水管(12),所述多孔导水管(12)延伸至所述土壤层(10)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流吸附净化型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污染水生植物(11)包括芦苇、香蒲、番莲草以及紫背竹。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流吸附净化型人工湿地结构,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潜流吸附净化型人工湿地结构,不便对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预处理过滤,污水净化的速度较慢,工作效率较低,且施工难度大,使用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净化池,所述净化池内固定设置有挡水墙,所述净化池内设有静置腔,所述净化池的底部内壁上设有除磷层,所述除磷层的顶部设有微生物固定层,所述微生物固定层的顶部设有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的顶部设有第一砾石层。本发明设计合理,便于对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预处理过滤,污水净化的速度较快,工作效率较高,且施工难度小,使用成本低,使用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江浩,王火,祝亚云,吕运舟,谢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