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87102发布日期:2023-09-09 12:56阅读:19来源:国知局
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容器清洗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清洗装置一般能够对容器的内壁和外壁同时进行清洗。而在一些情况下,污渍只存在于容器的内壁或外壁上,同时对容器的内壁和外壁进行清洗,易造成清洗流体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洗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清洗装置在清洗容器时无法进行内壁和外壁清洗的切换,易造成清洗流体浪费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清洗装置,包括:

3、供液机构,设置有供液流道,所述供液流道设置成提供清洗流体流经的空间;

4、第一清洗机构,具有第一喷口,所述第一喷口设置成能够将清洗流体喷向容器的内壁;及

5、第二清洗机构,所述第一清洗机构设置在所述供液机构或所述第二清洗机构上,所述第二清洗机构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供液机构上,所述第二清洗机构具有第二喷口,所述第二喷口设置成能够将清洗流体喷向容器的外壁;

6、所述第二清洗机构能够相对所述供液机构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喷口和所述第二喷口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供液流道连通,或使所述第一喷口和所述第二喷口与所述供液流道断开。

7、在所述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液机构包括基座和密封组件,所述供液流道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清洗机构能够相对所述基座运动,所述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第二清洗机构滑动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组件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所述供液流道连通;

8、在所述第二清洗机构相对所述基座运动的过程中:所述贯穿孔能够与所述第一喷口和所述第二喷口中的至少一者连通,以使所述第一喷口和所述第二喷口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供液流道连通,或被所述第二清洗机构封盖,以使所述第一喷口和所述第二喷口与所述供液流道断开。

9、在所述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柔性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柔性件能够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二清洗机构上,所述第一弹性件支撑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柔性件之间。

10、在所述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件包括环状壁,所述环状壁围设形成所述贯穿孔,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供液流道连通,所述环状壁部分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弹性件收容于所述贯穿孔,所述第一弹性件还能够将所述环状壁抵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壁。

11、在所述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壁的周向设有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壁抵接。

12、在所述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塔型弹簧,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大端靠近所述供液流道设置,所述环状壁上设有插接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小端插接于所述插接部。

13、在所述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二清洗机构中的一者上,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二清洗机构中的另一者上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上设有多个定位部,所述多个定位部设置成分别在所述贯穿孔与所述第一喷口和所述第二喷口的不同连通状态下与所述定位组件配合进行定位。

14、在所述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滚动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滚动件能够与所述定位件滚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将所述滚动件抵接于所述定位件。

15、在所述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清洗机构包括连接组件和支撑臂,所述第一清洗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上,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供液机构上,所述支撑臂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上并位于所述连接组件的周向上,所述第二喷口设置在所述支撑臂上,所述支撑臂设置成对容器的口部提供支撑,所述支撑臂能够在容器的驱动下驱动所述连接组件相对所述供液机构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喷口和所述第二喷口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供液流道连通,或使所述第一喷口和所述第二喷口与所述供液流道断开。

16、在所述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成对容器的口部提供支撑并能够增加所述支撑臂与容器的口部之间的摩擦力。

17、在所述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采用弹性材质制成。

18、在所述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外凸于所述支撑臂。

19、在所述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喷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喷口中的至少部分沿所述连接组件的径向依次分布。

20、在所述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二喷口中至少具有一种出液方向。

21、在所述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清洗机构能够相对所述供液机构旋转,以使所述第一喷口和所述第二喷口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供液流道连通,或使所述第一喷口和所述第二喷口与所述供液流道断开。

22、在所述清洗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清洗机构与所述供液机构或所述第二清洗机构旋转连接,所述第一喷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喷口将清洗流体喷向容器的内壁,能够形成驱动所述第一清洗机构相对所述供液机构或所述第二清洗机构旋转的合力。

23、实施本文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4、上述方案的清洗装置包括设置有供液流道的供液机构、具有第一喷口的第一清洗机构及具有第二喷口的第二清洗机构。其中,第二清洗机构能够相对供液机构运动,以使第一喷口和第二喷口中的至少一者与供液流道连通,或使第一喷口和第二喷口与供液流道断开。如此通过第二清洗机构相对供液机构运动,能够改变供液流道与第一喷口和第二喷口之间的连通状态,进而可以根据具体的清洗需求,在内壁清洗、外壁清洗、内外壁同时清洗及停止清洗等清洗模式之间切换,在方便用户进行清洗模式切换的同时,还能够减少清洗流体的浪费。

25、本文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文而了解。本文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机构包括基座和密封组件,所述供液流道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清洗机构能够相对所述基座运动,所述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第二清洗机构滑动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组件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所述供液流道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柔性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柔性件能够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二清洗机构上,所述第一弹性件支撑于所述基座和所述柔性件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包括环状壁,所述环状壁围设形成所述贯穿孔,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供液流道连通,所述环状壁部分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弹性件收容于所述贯穿孔,所述第一弹性件还能够将所述环状壁抵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壁的周向设有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壁抵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塔型弹簧,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大端靠近所述供液流道设置,所述环状壁上设有插接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小端插接于所述插接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二清洗机构中的一者上,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二清洗机构中的另一者上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上设有多个定位部,所述多个定位部设置成分别在所述贯穿孔与所述第一喷口和所述第二喷口的不同连通状态下与所述定位组件配合进行定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滚动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滚动件能够与所述定位件滚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将所述滚动件抵接于所述定位件。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清洗机构包括连接组件和支撑臂,所述第一清洗机构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上,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供液机构上,所述支撑臂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上并位于所述连接组件的周向上,所述第二喷口设置在所述支撑臂上,所述支撑臂设置成对容器的口部提供支撑,所述支撑臂能够在容器的驱动下驱动所述连接组件相对所述供液机构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喷口和所述第二喷口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供液流道连通,或使所述第一喷口和所述第二喷口与所述供液流道断开。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成对容器的口部提供支撑并能够增加所述支撑臂与容器的口部之间的摩擦力。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采用弹性材质制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外凸于所述支撑臂。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喷口中的至少部分沿所述连接组件的径向依次分布。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喷口至少具有一种出液方向。

15.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清洗机构能够相对所述供液机构旋转,以使所述第一喷口和所述第二喷口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供液流道连通,或使所述第一喷口和所述第二喷口与所述供液流道断开。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洗机构与所述供液机构或所述第二清洗机构旋转连接,所述第一喷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喷口将清洗流体喷向容器的内壁,能够形成驱动所述第一清洗机构相对所述供液机构或所述第二清洗机构旋转的合力。


技术总结
本文实施例公开一种清洗装置,涉及但不限于容器清洗技术。该清洗装置包括设置有供液流道的供液机构、具有第一喷口的第一清洗机构及具有第二喷口的第二清洗机构。其中,第二清洗机构能够相对供液机构运动,以使第一喷口和第二喷口中的至少一者与供液流道连通,或使第一喷口和第二喷口与供液流道断开。如此通过第二清洗机构相对供液机构运动,能够改变供液流道与第一喷口和第二喷口之间的连通状态,进而可以根据具体的清洗需求,在内壁清洗、外壁清洗、内外壁同时清洗及停止清洗等清洗模式之间切换,在方便用户进行清洗模式切换的同时,还能够减少清洗流体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彭海松,梁俊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