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厌氧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96355发布日期:2023-09-01 22:1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水厌氧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废水厌氧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当前,内循环厌氧反应装置内的布水器一般呈伞形结构或旋流式结构,上述结构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废水流动混合,但实际运行中受限于水的阻力和紊动,仅有厌氧反应装置底部的小部分区域呈旋流状态,而向上的大部分区域呈缓慢上升状态,从而使得内循环厌氧反应装置出现布水不均匀的现象,难以形成良好的流态,进而导致厌氧颗粒污泥与废水混合不佳,对处理效果造成很大影响。

2、因此,如何使得厌氧颗粒污泥与废水进行充分混合,从而有效提升废水厌氧处理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厌氧处理系统,使得厌氧颗粒污泥与废水进行充分混合,从而有效提升废水厌氧处理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废水厌氧处理系统,至少包括废水提供装置和厌氧反应装置,所述废水提供装置用于为所述厌氧反应装置提供废水,所述厌氧反应装置至少包括反应区和三相分离器,所述反应区用于厌氧颗粒污泥与所述废水进行反应,且所述反应区内设置有与所述废水提供装置连通的喷水管路,和多个设置于所述喷水管路上用于喷射所述废水的喷嘴,所述喷嘴的喷口均朝向所述反应区的中心设置。

4、可选的,所述厌氧反应装置还包括沉淀区,所述沉淀区设置于所述反应区上部;

5、所述反应区至少包括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所述三相分离器至少包括一级三相分离器和二级三相分离器,所述一级三相分离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应区和所述第二反应区之间,所述二级三相分离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应区和所述沉淀区之间;

6、所述第二反应区内设置有第一上升管,所述沉淀区内设置有第二上升管;

7、所述厌氧颗粒污泥与所述废水在所述第一反应区内进行反应生成第一反应物,部分所述第一反应物进入所述第二反应区继续反应生成第二反应物,部分所述第二反应物进入所述沉淀区内实现分离。

8、可选的,所述废水提供装置至少包括废水进水管路和循环管路,所述废水进水管路的一端与水解酸化池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反应区相连通,所述循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沉淀区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反应区相连通;

9、所述废水进水管路上设置有废水提升泵,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

10、可选的,所述废水提供装置还包括废水总管路,所述废水总管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废水进水管路和所述循环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喷水管路相连通。

11、可选的,所述一级三相分离器至少设置有3-5层第一集气罩,所述二级三相分离器至少设置有2-3层第二集气罩,所述第一集气罩和所述第二集气罩均为倒三角状结构。

12、可选的,,所述二级三相分离器的中心还设置有第三集气罩,所述第三集气罩为喇叭状结构。

13、可选的,所述第三集气罩包括上层集气罩和下层集气罩,所述上层集气罩用于收集所述二级三相分离器内的沼气,所述下层集气罩用于收集从所述第一上升管内输送的沼气。

14、可选的,所述第一上升管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上开口和第一下开口,所述第一上开口和所述第一下开口均为喇叭状开口。

15、可选的,所述第二上升管包括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上开口和第二下开口,所述第二上开口和所述第二下开口均为喇叭状结构。

16、可选的,还包括沼气水封装置,所述沼气水封装置与所述厌氧反应器顶部相连通。

17、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厌氧反应装置的反应区内,废水通过喷嘴集中喷射到厌氧反应装置的中心,冲起反应区底部沉积的厌氧颗粒污泥,废水在反应区内向上流动,在三相分离器的阻挡作用下向四周扩散,继而沿厌氧反应装置的内壁向下流动形成循环。

18、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废水厌氧反应装置中,由于多个喷嘴均朝向反应区的中心设置,因此废水能够集中喷射到反应器的中心位置,使得反应区内能够形成良好的流态,从而使得厌氧颗粒污泥与废水能够充分接触混合,有效提升了厌氧处理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废水提供装置和厌氧反应装置,所述废水提供装置用于为所述厌氧反应装置提供废水,所述厌氧反应装置至少包括反应区和三相分离器,所述反应区用于厌氧颗粒污泥与所述废水进行反应,且所述反应区内设置有与所述废水提供装置连通的喷水管路,和多个设置于所述喷水管路上用于喷射所述废水的喷嘴,所述喷嘴的喷口均朝向所述反应区的中心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反应装置还包括沉淀区,所述沉淀区设置于所述反应区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提供装置至少包括废水进水管路和循环管路,所述废水进水管路的一端与水解酸化池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反应区相连通,所述循环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沉淀区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反应区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提供装置还包括废水总管路,所述废水总管路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废水进水管路和所述循环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喷水管路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三相分离器至少设置有3-5层第一集气罩,所述二级三相分离器至少设置有2-3层第二集气罩,所述第一集气罩和所述第二集气罩均为倒三角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三相分离器的中心还设置有第三集气罩,所述第三集气罩为喇叭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集气罩包括上层集气罩和下层集气罩,所述上层集气罩用于收集所述二级三相分离器内的沼气,所述下层集气罩用于收集从所述第一上升管内输送的沼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升管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上开口和第一下开口,所述第一上开口和所述第一下开口均为喇叭状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升管包括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上开口和第二下开口,所述第二上开口和所述第二下开口均为喇叭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沼气水封装置,所述沼气水封装置与所述厌氧反应器顶部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厌氧处理系统,至少包括废水提供装置和厌氧反应装置,废水提供装置用于为厌氧反应装置提供废水,厌氧反应装置至少包括反应区和三相分离器,反应区用于厌氧颗粒污泥与废水进行反应,且反应区内设置有与废水提供装置连通的喷水管路,和多个设置于喷水管路上用于喷射废水的喷嘴,喷嘴的喷口均朝向反应区的中心设置。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公开的废水厌氧反应装置中,由于多个喷嘴均朝向反应区的中心设置,因此废水能够集中喷射到反应器的中心位置,使得反应区内能够形成良好的流态,从而使得厌氧颗粒污泥与废水能够充分接触混合,有效提升了厌氧处理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晋晓璐,刘兆辉,相小翠,伏小勇,王帅,安仲财,杨春文,高旺,张志勇,赵俊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绿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