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502092发布日期:2023-09-20 14:05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存量垃圾处理的,涉及一种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化方法。


背景技术:

1、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化技术是一种将填埋场中开采出来的存量垃圾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快速稳定化的过程,是存量垃圾开采分选资源化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其反应原理与主要影响因素和原位好氧稳定化相似。异位好氧稳定技术通过将存量垃圾挖采物置于特定场地、形成具备通风、调湿、控温等人工强化技术的好氧强化稳定化系统。

2、虽然国内外有许多开采分选资源化案例,但是传统的开采分选不重视存量垃圾挖采物的异位稳定化预处理技术,通常采用露天置场自然晾晒形式,无法有效提高存量垃圾的稳定化程度,不仅严重影响后续分选生产线生产效率和作业环境,而且无法对污染物进行有组织收集和处理,导致恶臭异味气体自然扩散,影响场区以及周边大气环境,极易引发群体事件,影响项目正常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化方法,本发明通过在好氧稳定化前进行了预处理,其中预处理为通过加入了菌剂、混合料,并建立了垃圾堆体,通过菌剂、混合料和间歇通风曝气三者不同作用机制的协同增效原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垃圾堆体的好氧处理效果;本发明方案通过加入解硫胺素芽孢杆菌、地热芽孢杆菌属、热噬淀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厌氧地热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可以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共同发挥各自的降解能力,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将菌剂和渗滤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液;

5、(2)将填埋垃圾、混合料和混合液搅拌混合后,得到混合料a;

6、(3)依次铺设填埋垃圾、混合料a和覆土,得到垃圾堆体;

7、(4)对垃圾堆体进行好氧处理。

8、在本发明中,菌剂是用于增加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以提高好氧处理的效果;混合料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和酶类,可以促进垃圾的分解;间歇通风曝气则可以局部提供缺氧环境,对垃圾堆体的好氧处理效果具有协同作用。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1)中,所述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将混合菌和硅藻土按照质量比为5:1混合,得到悬浮液;

11、2)将悬浮液喷雾干燥至含水率为8-10%,得到菌剂。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1)中,所述混合菌由解硫胺素芽孢杆菌(aneurinibacillus sp)、地热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sp.)、热噬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thermoamylovoran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厌氧地热芽孢杆菌(anoxybacillusgeothermalis)、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coagulans)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组成;在步骤2)中,所述菌剂中的所述解硫胺素芽孢杆菌浓度为3×108cfu/g、所述地热芽孢杆菌属浓度为2×108cfu/g、所述热噬淀粉芽孢杆菌浓度为1×108cfu/g、所述蜡状芽孢杆菌浓度为1×108cfu/g、所述厌氧地热芽孢杆菌浓度为2.5×108cfu/g、所述凝结芽孢杆菌浓度为0.8×108cfu/g和所述地衣芽孢杆菌浓度为1×108cfu/g。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1)中,所述渗滤液为取自调节池的生活垃圾渗滤液;所述菌剂和所述渗滤液的质量比为1:5-8。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2)中,所述填埋垃圾和混合料的质量比为1:0.01-0.02;所述混合料为秸秆、稻壳、麦麸和木屑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3)中,所述混合料a的层高为1.5-2.0m,所述覆土的层高为0.3-0.5m,所述垃圾堆体中的所述渗滤液质量分数为20-70%。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4)中,所述好氧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7、s1、在步骤(3)得到的垃圾堆体四周附上复合膜,对堆体进行通风处理,风速为0.2-0.5m3·(m3·min)-1,间歇性曝气,运行35-45min,停止运行40-50min.

18、s2、对垃圾堆体进行注入液体和抽出液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结合,控制垃圾堆体内的湿度。

1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s1中,所述复合膜由内而外分别为聚丙烯膜、聚酯纤维膜和聚偏氟乙烯膜。

2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步骤s2中,所述注入液体为混合渗滤液,所述控制垃圾堆体内的湿度至50-60%;所述混合渗滤液由取自调节池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和营养液组成,所述生活垃圾渗滤液和营养液的质量比为1000:1-5;所述营养液由胰蛋白胨、葡萄糖、面粉、氯化钠和fe3+组成;其中,所述胰蛋白胨的浓度为10-12g/l、所述葡萄糖的浓度为1.5-2.0g/l、面粉的浓度为3.0-3.5g/l、氯化钠的浓度为5-6g/l和fe3+的浓度为40-50mg/l。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2、(1)本发明通过加入菌剂、混合料和间歇通风曝气三者不同作用机制的协同增效原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垃圾堆体的好氧处理效果;其中,菌剂可以提高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增加堆体中的有机物降解速度,间歇曝气可以局部提供缺氧环境,使有机物分解更加充分,同时也能增强细菌的降解能力,从而实现三者协同增效。

23、(2)本发明方案通过加入解硫胺素芽孢杆菌、地热芽孢杆菌属、热噬淀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厌氧地热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各种菌属之间能够相互合作,当一种菌属的代谢产物,该代谢产物对另一种菌属有促进作用,通过相互协同大大增强对有机物降解能力;凝结芽孢杆菌能够产生酸性代谢产物,而解硫胺素芽孢杆菌则能够利用这些代谢产物作为自己的碳源,双方之间能够相互促进;地衣芽孢杆菌能够分解纤维素产生简单的糖类和有机酸类产物,这些产物可以被地热芽孢杆菌属和热噬淀粉芽孢杆菌利用;蜡状芽孢杆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对脂肪酸的降解能力较强,而解硫胺素芽孢杆菌和热噬淀粉芽孢杆菌则对蛋白质和淀粉的降解能力较强,菌群之间的协同作用会使得有机物的降解更加充分;综上,本发明方案通过这些菌种之间协同增效,包括相互合作、互补特性和协同分解有机物,通过多种菌种将这些特点结合在一起,让这些菌属可以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共同发挥各自的降解能力,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混合菌由解硫胺素芽孢杆菌、地热芽孢杆菌属、热噬淀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厌氧地热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组成;在步骤2)中,所述菌剂中的所述解硫胺素芽孢杆菌浓度为3×108cfu/g、所述地热芽孢杆菌属浓度为2×108cfu/g、所述热噬淀粉芽孢杆菌浓度为1×108cfu/g、所述蜡状芽孢杆菌浓度为1×108cfu/g、所述厌氧地热芽孢杆菌浓度为2.5×108cfu/g、所述凝结芽孢杆菌浓度为0.8×108cfu/g和所述地衣芽孢杆菌浓度为1×108cfu/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渗滤液为取自调节池的生活垃圾渗滤液;所述菌剂和所述渗滤液的质量比为1:5-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填埋垃圾和混合料的质量比为1:0.01-0.02;所述混合料为秸秆、稻壳、麦麸和木屑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混合料a的层高为1.5-2.0m,所述覆土的层高为0.3-0.5m,所述垃圾堆体中的所述渗滤液质量分数为20-7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好氧处理包括以下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复合膜由内而外分别为聚丙烯膜、聚酯纤维膜和聚偏氟乙烯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注入液体为混合渗滤液,所述控制垃圾堆体内的湿度至50-60%;所述混合渗滤液由取自调节池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和营养液组成,所述生活垃圾渗滤液和营养液的质量比为1000:1-5;所述营养液由胰蛋白胨、葡萄糖、面粉、氯化钠和fe3+组成;其中,所述胰蛋白胨的浓度为10-12g/l、所述葡萄糖的浓度为1.5-2.0g/l、面粉的浓度为3.0-3.5g/l、氯化钠的浓度为5-6g/l和fe3+的浓度为40-50mg/l。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化方法,属于存量垃圾处理的技术领域。一种存量垃圾异位好氧稳定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菌剂和渗滤液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液;(2)将填埋垃圾、混合料和混合液搅拌混合后,得到混合料A;(3)依次铺设填埋垃圾、混合料A和覆土,得到垃圾堆体;(4)对垃圾堆体进行好氧处理。本发明通过加入菌剂、混合料和间歇通风曝气三者不同作用机制的协同增效原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垃圾堆体的好氧处理效果;本发明方案通过加入多种菌种,可以在垃圾处理中共同发挥各自的降解能力,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莫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邦环境治理(广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