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95907发布日期:2023-10-11 18:59阅读:28来源:国知局
废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废水处理,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1、机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清洗废水通常含有悬浮物、表面活性有机污染物等,对于此类废水,目前通常采用气浮-混凝沉淀-砂炭滤处理工艺,废水经过砂炭,大部分污染物被截留在砂炭上表面,细小的污物及其他有机物被截留在砂炭层内部。

2、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滤后,需要对砂炭进行冲洗,甚至是频繁更换砂炭。大量活性炭的使用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砂炭滤容易造成大量废弃活性炭二次污染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废水处理工艺。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废水处理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如下步骤:

3、收集匀化,对废水的水质水量进行均质匀化;

4、厌氧处理,均质匀化后的废水进入厌氧池,在厌氧池内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

5、好氧处理,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好氧池内,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6、mbr膜过滤,经好氧处理的混合液进入mbr池进行泥水分离;

7、臭氧催化,废水经mbr抽吸进入臭氧催化氧化单元,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通过催化氧化处理后,被分解。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厌氧、好氧、mbr和臭氧催化氧化联合处理废水,代替碳砂滤工艺,能够减少废弃活性炭的委外量,不产生二次污染,环境友好,运行成本低且污染物去除率高。

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厌氧池与所述好氧池之间设有泥水分离池,所述泥水分离池与所述厌氧池之间、所述mbr池与所述好氧池之间均设有回流池,所述回流池内设有用于对污泥进行过滤的回流组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回流池,经厌氧反应后的混合液进入泥水分离池,通过自然沉降使泥水分离,沉降污泥进入回流池,再经过回流组件回到厌氧池内,同理,mbr池内的污泥经过回流池内的回流组件进入好氧池内,从而能够提高污泥的利用率。

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回流组件包括过滤板、承载板和防堵板,所述过滤板上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承载孔,所述过滤孔与所述承载孔连通,所述回流池内设有用于驱动防堵板升降的驱动组件,所述防堵板上设有若干个防堵条,所述防堵条用于穿过所述过滤孔与所述承载孔,所述承载板与所述过滤板之间形成回流腔,所述回流池上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一端与所述回流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厌氧池或所述好氧池相连。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能够对污泥中的石块等物质进行过滤,经过滤后的污泥到达承载板上,最终进入厌氧池或者好氧池内,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防堵板升降,防堵条能够对过滤孔进行清理,尽量避免过滤孔堵塞。

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承载孔相连通的沉台孔,所述沉台孔内转动连接有承载片,所述承载片用于封闭所述承载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承载片封闭承载孔,能够将污泥拦截在承载片与过滤片之间,使过滤后的污泥从回流管流出,流入厌氧池或好氧池内,实现污泥的再次利用。

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升降棘齿条和升降块,所述升降块内转动连接有棘爪,所述升降块的内壁上安装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棘爪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复位杆滑动安装在所述连接孔内,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升降块的内壁接触,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接触,所述升降块上安装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与所述防堵板相连。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堵板安装在升降架上,驱动升降块上升,棘爪能够与升降棘齿条卡接,对升降块进行限位,防止升降块下落,将防堵板推动至顶部,使防堵条穿过过滤孔,对过滤孔内堆积的污泥进行清理,操作方便。

1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升降架呈u型,所述升降架包括横杆和水平杆,所述水平杆设置在所述横杆的两端,所述升降架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防堵板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安装在所述限位槽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槽,便于将防堵板安装在升降架上,且能够限制防堵板与升降架之间竖直方向的移动,实现对防堵板的限位,便于对防堵板进行安装和拆卸。

1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防堵板的底部设有加热板,所述升降块上安装有转动组件,所述升降架安装在所述转动组件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组件对升降架进行转动,使加热板位于上方,再向上移动升降架,使加热板与承载板接触,加热板能够将热量传递至承载板,对承载板上废弃的污泥进行干化,便于对废弃的污泥进行清理。

2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加热板与所述升降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加热板上设有连接块,所述升降架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供连接块卡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部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横杆的一侧,且水平设置,所述加热板上设有卡块,所述横杆上开设有用于供卡块卡入的卡槽。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向上推动加热板,使加热板上的连接块进入第一连接部内,再水平推动加热板,使加热板上的连接块进入第二连接部内,同时使卡块卡入卡槽内,实现对加热板的定位,有助于实现更好的连接效果。

2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盘、转动齿轮和旋钮,所述转动盘转动连接在所述升降块上,所述转动齿轮同轴安装在所述转动盘上,所述旋钮与所述转动齿轮传动连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旋钮,旋钮带动转动齿转动,转动齿带动转动盘转动,实现升降架的翻转。

2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过滤板上设有若干块挡板,所述挡板在所述过滤板上围合成过滤腔,所述挡板的内壁上安装有若干根过滤条,所述过滤条的截面呈倒v型,所述过滤条沿着所述过滤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过滤条,污泥达到过滤板之前,先与过滤条接触,过滤条对大块的淤泥进行破碎,破碎后的污泥再通过过滤板过滤,有助于实现更好的过滤效果。

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ao-mbr-臭氧催化氧化联合处理工艺去除效率极高,系统稳定,能够避免大量活性炭使用,尽量避免二次污染;

29、2.ao-mbr-臭氧催化氧化联合处理工艺能够避免双氧水的使用,应用相对不受限,且运行成本低;

30、3.回流组件能够对沉降的污泥进行过滤,对厌氧池和好氧池内的污泥进行补充,同时也能够实现老化污泥的排放。



技术特征:

1.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2)与所述好氧池(4)之间设有泥水分离池(3),所述泥水分离池(3)与所述厌氧池(2)之间、所述mbr池(50)与所述好氧池(4)之间均设有回流池(5),所述回流池(5)内设有用于对污泥进行过滤的回流组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组件(6)包括过滤板(61)、承载板(62)和防堵板(63),所述过滤板(61)上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64),所述承载板(62)上开设有若干个承载孔(71),所述过滤孔(64)与所述承载孔(71)连通,所述回流池(5)内设有用于驱动防堵板(63)升降的驱动组件(8),所述防堵板(63)上设有若干个防堵条(99),所述防堵条(99)用于穿过所述过滤孔(64)与所述承载孔(71),所述承载板(62)与所述过滤板(61)之间形成回流腔(69),所述回流池(5)上设有回流管(70),所述回流管(70)一端与所述回流腔(69)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厌氧池(2)或所述好氧池(4)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62)上开设有与所述承载孔(71)相连通的沉台孔(72),所述沉台孔(72)内转动连接有承载片(73),所述承载片(73)用于封闭所述承载孔(7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8)包括升降棘齿条(81)和升降块(82),所述升降块(82)内转动连接有棘爪(83),所述升降块(82)的内壁上安装有复位杆(84),所述复位杆(84)上套设有复位弹簧(87),所述棘爪(83)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85),所述连接杆(85)内开设有连接孔(86),所述复位杆(84)滑动安装在所述连接孔(86)内,所述复位弹簧(87)一端与所述升降块(82)的内壁接触,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85)接触,所述升降块(82)上安装有升降架(95),所述升降架(95)与所述防堵板(63)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95)呈u型,所述升降架(95)包括横杆(951)和水平杆(952),所述水平杆(952)设置在所述横杆(951)的两端,所述升降架(95)上开设有限位槽(97),所述防堵板(63)上设有限位块(98),所述限位块(98)滑动安装在所述限位槽(97)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板(63)的底部设有加热板(10),所述升降块(82)上安装有转动组件(9),所述升降架(95)安装在所述转动组件(9)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10)与所述升降架(95)可拆卸连接,所述加热板(10)上设有连接块(14),所述升降架(95)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供连接块(14)卡入的安装槽(12),所述安装槽(12)包括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22),所述第一连接部(1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2)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部(121)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122)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21)靠近所述横杆(951)的一侧,且水平设置,所述加热板(10)上设有卡块(11),所述横杆(951)上开设有用于供卡块(11)卡入的卡槽(1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9)包括转动盘(91)、转动齿轮(92)和旋钮(93),所述转动盘(91)转动连接在所述升降块(82)上,所述转动齿轮(92)同轴安装在所述转动盘(91)上,所述旋钮(93)与所述转动齿轮(92)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61)上设有若干块挡板(65),所述挡板(65)在所述过滤板(61)上围合成过滤腔(66),所述挡板(65)的内壁上安装有若干根过滤条(67),所述过滤条(67)的截面呈倒v型,所述过滤条(67)沿着所述过滤板(6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收集匀化,对废水的水质水量进行均质匀化;厌氧处理,均质匀化后的废水进入厌氧池,在厌氧池内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好氧处理,经厌氧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好氧池内,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MBR膜过滤,经好氧处理的混合液进入MBR池进行泥水分离;臭氧催化,废水经MBR抽吸进入臭氧催化氧化单元,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通过催化氧化处理后,被充分分解。本申请通过OA‑MBR‑臭氧催化氧化联合处理废水,代替碳砂滤工艺,能够减少废弃活性炭的委外量,不产生二次污染,环境友好,运行成本低且污染物去除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