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溶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07071发布日期:2023-10-29 03:5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压溶氧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溶氧器,属于溶氧设备。


背景技术:

1、容器、养殖水池等对水产进行养殖的场所中,由于养殖的水产动物数量比较多,需要使用供氧机对水体进行氧气供应;目前通常是直接将氧气机的输氧管输入水体内部,使得氧气与容器、养殖水池内部的水体溶合,在实际的使用情况下,氧气与水体溶合度差。

2、现有使用压力差提高氧气与水体溶合度技术,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088017u的一种溶氧装置,公开技术为:前端通道和后端通道的压差为0.25~0.28mpa,使得水射器喷射出的充分混合的含气水体,虽然,氧气在有压力差而出现扰流的水体中提高了溶合度,但是,氧气与水体溶合只在压力差值改变处产生,而不能对处在高压段处进行预先溶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压溶氧器。

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压溶氧器,包括:

4、溶氧喷头;

5、溶氧器,内部中空的溶氧喷头与内部中空的溶氧器旋合连通,溶氧喷头与溶氧器连接,起到水体与氧气在高压段环境预先扰乱溶合及负压二次扰流溶合。

6、所述溶氧喷头顶部轴向有开口朝外的大喇叭口,大喇叭口用于排出溶氧后水体,所述溶氧喷头底部轴向有开口朝外的小喇叭口,小喇叭口用于对接溶氧器,大喇叭口与小喇叭口之间有不变截面的隔腔,小喇叭口喇叭截面小于大喇叭口喇叭截面;

7、所述溶氧喷头底部外周设有通氧凹槽,通氧凹槽靠向溶氧器部的圆环尺寸小于远离溶氧器部的圆环尺寸,使得氧气从氧气输入管通入后经通氧凹槽靠向溶氧器部的圆环尺寸进入通氧凹槽中;

8、位于通氧凹槽段的所述溶氧喷头底部轴向面设有溢氧凹槽,溢氧凹槽连通通氧凹槽,溢氧凹槽为周向间隔分布在溶氧喷头底部轴向面的多个;

9、所述溶氧器设有供氧气进入的后从孔,所述溶氧器顶部设有旋合接口,旋合接口与后从孔连通;

10、所述溶氧器下部设有水管接口并通过螺纹副旋合安装水管,所述溶氧器中段设有中段内部截面不变的压差孔,压差孔将旋合接口与水管接口连通,压差孔朝向水管接口下段为喇叭口;

11、溶氧喷头顶部与溶氧器的旋合接口安装后小喇叭口与压差孔对应配合,多个溢氧凹槽与溶氧器的压差孔处端面有隔腔。

12、所述溶氧喷头顶部径向外周设有与溶氧器顶部的旋合接口通过螺纹副旋合连接的螺纹。

13、所述溶氧喷头中部径向外周设有安装有o形圈的中间凹槽。

14、所述溶氧喷头及溶氧器旋合固定时通过o形圈安装中间凹槽在起到密封的作用。

15、后从孔处的所述溶氧器设有螺纹接口来连通安装氧气输入管。

16、所述溶氧器外周设有用于安装的安装螺纹孔。

17、位于螺纹处的所述溶氧喷头顶端轴面设有旋转孔。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氧气从通氧凹槽进入溢氧凹槽后,氧气在多个周向间隔分布的溢氧凹槽之间溢出与高压水体溶合扰乱压力,再通过压差孔排出到大喇叭口排出时会产生负压而次溶合,实现水体在溶氧器的高压段环境预先扰乱溶合再在溶氧喷头的大喇叭口排出产生的负压二次扰流溶合,提高了水体与氧气的溶合度,解决了不能对处在高压段处进行预先溶合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低压溶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溶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氧喷头(1)顶部轴向有开口朝外的大喇叭口(15),大喇叭口(15)用于排出溶氧后水体,所述溶氧喷头(1)底部轴向有开口朝外的小喇叭口(14),小喇叭口(14)用于对接溶氧器(2),大喇叭口(15)与小喇叭口(14)之间有不变截面的隔腔,小喇叭口(14)喇叭截面小于大喇叭口(15)喇叭截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溶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氧喷头(1)顶部径向外周设有与溶氧器(2)顶部的旋合接口(22)通过螺纹副旋合连接的螺纹(1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溶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氧喷头(1)中部径向外周设有安装有o形圈(3)的中间凹槽(1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溶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氧喷头(1)及溶氧器(2)旋合固定时通过o形圈(3)安装中间凹槽(12)在起到密封的作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溶氧器,其特征在于:后从孔(23)处的所述溶氧器(2)设有螺纹接口来连通安装氧气输入管(5)。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溶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氧器(2)外周设有用于安装的安装螺纹孔(21)。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溶氧器,其特征在于:位于螺纹(13)处的所述溶氧喷头(1)顶端轴面设有旋转孔(16)。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溶氧器,包括:溶氧喷头;溶氧器,内部中空的溶氧喷头与内部中空的溶氧器旋合连通,溶氧喷头与溶氧器连接,起到水体与氧气在高压段环境预先扰乱溶合及负压二次扰流溶合。氧气从通氧凹槽进入溢氧凹槽后,氧气在多个周向间隔分布的溢氧凹槽之间溢出与高压水体溶合扰乱压力,再通过压差孔排出到大喇叭口排出时会产生负压而次溶合,实现水体在溶氧器的高压段环境预先扰乱溶合再在溶氧喷头的大喇叭口排出产生的负压二次扰流溶合,提高了水体与氧气的溶合度,解决了不能对处在高压段处进行预先溶合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誉隆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