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除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32958发布日期:2023-11-05 11:0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除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过滤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过滤除杂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生产锂电池浆料的过程中,对搅拌完成后得到的浆料需要进行过滤除杂处理,其中,过滤是利用过滤网将浆料中的大颗粒物质拦截起到过滤作用,除杂是利用磁力结构吸附浆料中的铁铜等金属物质,通过过滤除杂来确保最终锂电池浆料的性能。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两种方案来设置过滤除杂装置,一种方案是将过滤除杂装置作为一整套锂电池浆料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将其设置在一个固定工位上,该方案中过滤除杂装置就对应处理经该生产系统中的搅拌装置搅拌得到的浆料,一般该种情况下浆料体积不变、类型种类较少,因此该种方案中仅需要定期清洁维护或更换过滤网及磁棒即可。但上述方案仅适用于产量需求稳定的厂家,对于大多数的厂家而言,实际中面对的更多情况是浆料的类型种类多、需求量区别大(也即浆料体积区别大)。

2、因此更多的厂家会采用另一种设置过滤除杂装置的方案:将一套过滤除杂装置安装在一个可移动的载体(例如一辆小车)上,在使用不同的搅拌装置(根据生产需要而选择不同容积的搅拌装置)进行生产时,就推着该小车带着过滤除杂装置将其连接到搅拌装置的出料口处进行过滤除杂处理。该种方案的灵活性更好,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为了能够处理由较大容积搅拌装置生产出的浆料,就需要按照该条件设计该过滤除杂装置的过滤除杂能力,就会产生“大材小用”的问题,会延长生产时间(管道较长、流通时间增加)同时增加生产能耗(需要使用泵体将浆料泵入到过滤除杂装置并且在其内部流通,管道越长能耗越大)。或者,就需要根据经验采购多种型号的过滤除杂装置,在使用时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之一使用,这样一次性采购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过滤除杂装置。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滤除杂装置,包括进料管道、出料管道和设置于两者之间的至少两排过滤除杂管道,每排所述过滤除杂管道均包括n个管体,n≥2;n个所述管体包括至少一个过滤管体和至少一个除杂管体,每个所述管体均具有在高度方向上错开的两个第一接口;沿所述进料管道向出料管道的方向,每排所述过滤除杂管道中的位于首部的所述管体通过其上的一个所述第一接口与进料管道可拆卸连通,位于尾部的所述管体通过其上的一个所述第一接口与出料管道可拆卸连通,相邻两个所述管体通过其上的所述第一接口可拆卸连通。

3、应用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管体的可拆卸设计能够改变该过滤除杂装置的过滤管体或除杂管体的数量,使其与目标搅拌装置适配,从而减少生产能耗和生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4、可选的,所述管体上的两个第一接口中的一个位于上部、另一个位于下部;n=2时,相邻两个所述管体通过位于下部的第一接口可拆卸连通;n≥3时,沿所述进料管道向出料管道的方向,连续的三根所述管体中有一对相邻的管体通过位于下部的第一接口可拆卸连通、另一对相邻的管体通过位于上部的第一接口可拆卸连通。

5、可选的,所述管体上位于下部的第一接口设置于管体的底端,并且相邻两个通过位于下部的第一接口进行可拆卸连通的管体通过弯头管可拆卸连通。

6、可选的,所述弯头管在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阀门。

7、可选的,所述过滤管体和除杂管体均包括管本体,所述第一接口形成于所述管本体;所述过滤管体的管本体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除杂管体的管本体内设置有磁棒。

8、可选的,所述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均包括一条总管道和与所述总管道连通的至少两条分管道,每条所述分管道与每排过滤除杂管道一一对应设置且可拆卸连通,并且每条分管道上均设置有第一调控阀门。

9、可选的,所述进料管道和/或出料管道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10、可选的,每排所述过滤除杂管道均对应设置有调控管道,所述调控管道包括汇总管道和与汇总管道连通的n条支管道,每条所述支管道与对应的过滤除杂管道中的每个管体一一对应设置,每条所述支管道上均设置有第二调控阀门,并且每排所述过滤除杂管道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管体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两者导通的第三调控阀门。

11、可选的,所述管体还具有用于与所述支管道连通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位于两个第一接口之间且靠近相对位于下方的第一接口设置。

12、可选的,该过滤除杂装置还包括可移动支撑底座,所述进料管道、出料管道和过滤除杂管道均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上。

13、本申请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中进行详细的揭露。本申请最佳的实施方式或手段将结合附图来详尽表现,但并非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另外,在每个下文和附图中出现的这些特征、要素和组件是具有多个,并且为了表示方便而标记了不同的符号或数字,但均表示相同或相似构造或功能的部件。



技术特征:

1.一种过滤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管道(1)、出料管道(2)和设置于两者之间的至少两排过滤除杂管道,每排所述过滤除杂管道均包括n个管体(3),n≥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3)上的两个第一接口中的一个位于上部、另一个位于下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3)上位于下部的第一接口设置于管体(3)的底端,并且相邻两个通过位于下部的第一接口进行可拆卸连通的管体(3)通过弯头管(4)可拆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管(4)在底部设置有排污管(40),所述排污管(40)上设置有排污阀门(4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体(30)和除杂管体(31)均包括管本体(310),所述第一接口形成于所述管本体(3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道(1)和出料管道(2)均包括一条总管道和与所述总管道连通的至少两条分管道,每条所述分管道与每排过滤除杂管道一一对应设置且可拆卸连通,并且每条分管道上均设置有第一调控阀门(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滤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道(1)和/或出料管道(2)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过滤除杂管道均对应设置有调控管道(8),所述调控管道(8)包括汇总管道(80)和与汇总管道(80)连通的n条支管道(81),每条所述支管道(81)与对应的过滤除杂管道中的每个管体(3)一一对应设置,每条所述支管道(81)上均设置有第二调控阀门(82),并且每排所述过滤除杂管道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管体(3)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两者导通的第三调控阀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过滤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3)还具有用于与所述支管道(81)连通的第二接口(34),所述第二接口(34)位于两个第一接口之间且靠近相对位于下方的第一接口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过滤除杂装置还包括可移动支撑底座,所述进料管道(1)、出料管道(2)和过滤除杂管道均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过滤除杂装置,包括进料管道、出料管道和设置于两者之间的至少两排过滤除杂管道,每排过滤除杂管道均包括N个管体,N≥2;N个管体包括至少一个过滤管体和至少一个除杂管体,每个管体均具有在高度方向上错开的两个第一接口;沿进料管道向出料管道的方向,每排过滤除杂管道中的位于首部的管体通过其上的一个第一接口与进料管道可拆卸连通,位于尾部的管体通过其上的一个第一接口与出料管道可拆卸连通,相邻两个管体通过其上的第一接口可拆卸连通。应用本申请能够通过管体的可拆卸设计改变该过滤除杂装置的过滤管体或除杂管体的数量,使其与目标搅拌装置适配,从而减少生产能耗和生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葛鸿雁,郑邵雍,俞磊明,庞燕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汉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