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水植物改善湖泊水体环境的方法

文档序号:35799871发布日期:2023-10-22 00:1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水植物改善湖泊水体环境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湖泊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沉水植物改善湖泊水体环境的方法。


背景技术:

1、湖泊污染是因为有污水或其他污染物的输入,当输入的污染物超过湖水的自净能力时,湖泊水体的水质会发生变化,使湖泊环境严重恶化,出现富营养化、有机污染、湖面萎缩、水量剧减、沼泽化等环境问题。

2、目前的修复方法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其中物理修复即采用物理学手段,例如吸附,操作较为简单,修复效果也比较单一;化学修复是通过添加药剂或化学物质来实现,常见的方法包括氧化还原法、酸碱调节法等。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来降解污染物质,实现水体净化。常见的生物修复方法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生物修复因为成本低、持效性好等优点备受青睐;但是目前的生物修复方法多考虑单一修复因素,没有综合考虑多种修复因素,修复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水植物改善湖泊水体环境的方法。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水植物改善湖泊水体环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控制湖泊水体中沉水植物的量,使沉水植物的盖度达到40%~80%;

4、2)清除湖泊中的所有的底栖鱼类;

5、3)控制湖泊水体中的螺类的数量为0-16个/m2。

6、优选的,步骤1)所述沉水植物包括苦草、黑藻和穗状狐尾藻中的一种或几种。

7、优选的,所述改善湖泊水体环境包括降低湖泊水体中的氮、磷含量,降低湖泊水体中浮游植物和附着藻类的数量。

8、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沉水植物的盖度为50%~70%,清除湖泊中的所有的底栖鱼类。

9、优选的,清除湖泊中的底栖鱼类利于沉水植物主导的清水效应。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沉水植物改善湖泊水体环境的方法,通过控制沉水植物的盖度、清除湖泊中的底栖鱼类以及控制湖泊水体中螺类的数量,来进一步的增强沉水植物的清水效应;在有鱼和无鱼条件下,沉水植物对水质的改善存在显著差异;在清除杂食性底栖鱼类后,沉水植物对氮、磷的去除率均有大幅增加;表征清水效应的核心指标,水体叶绿素、浊度、悬浮物等也受到清除鱼类的显著影响;在底栖鱼类存在的条件下,沉水植物对水体叶绿素的抑制作用显著低于清除鱼类后;在有沉水植物时,底栖鱼类的存在显著增加了浮游植物。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很好的控制湖泊水体中的氮磷含量,水体叶绿素、浊度、悬浮物等,使得湖泊水体维持较好的水质以及生态平衡。



技术特征:

1.一种沉水植物改善湖泊水体环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沉水植物包括苦草、黑藻和穗状狐尾藻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善湖泊水体环境包括降低湖泊水体中的氮、磷含量,降低湖泊水体中浮游植物和附着藻类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沉水植物的盖度为50%~70%,清除湖泊中所有的底栖鱼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清除湖泊中的底栖鱼类利于沉水植物主导的清水效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水植物改善湖泊水体环境的方法,属于湖泊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控制湖泊水体中沉水植物的量,使沉水植物的盖度达到40%~80%;2)清除湖泊中所有的底栖鱼类;3)控制湖泊水体中螺类的数量为0‑16个/m<supgt;2</supgt;。本发明提供的沉水植物改善湖泊水体环境的方法,通过控制沉水植物的盖度、清除湖泊中的底栖鱼类以及控制湖泊水体中的螺类的数量,来进一步的增强沉水植物的清水效应;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很好的控制湖泊水体中的氮磷含量,水体叶绿素、浊度、悬浮物等,使得湖泊水体维持较好的水质以及生态平衡。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龙,苏雅玲,张霄林,曹特,李宽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