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微纳米气泡处理黑臭水体的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78163发布日期:2023-11-09 21:0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微纳米气泡处理黑臭水体的装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用微纳米气泡处理黑臭水体的装备。


背景技术:

1、微米气泡通常是指存在于水中直径为10~50μm的微小气泡,直径小于200nm的超微小气泡称为纳米气泡,介于微米气泡和纳米气泡之间的气泡称为微纳米气泡。与传统大气泡(直径>50mm)和小气泡(直径<5mm)相比,微纳米气泡直径小,其传质特性和界面性质均显著不同于传统大气泡。微纳米气泡具有比表面积大、水中停留时间长、自身增压溶解、界面ζ电位高等特点,而且能产生自由基并强化传质效率。

2、水体黑臭是一种生物化学现象,当水体遭受严重有机污染时,有机物的好氧分解使水体中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造成水体缺氧,致使有机物降解不完全、速度减缓,厌氧生物降解过程生成硫化氢、胺、氨、硫醇等发臭物质,同时形成fes、mns等黑色物质,使水体发生黑臭.水体黑臭是严重的水污染现象,使水体完全丧失使用功能,并影响景观以及人类生活和健康。

3、目前,黑臭水体的治理主要有3种方式,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是指利用材料物理特性的方法,例如利用碳吸附的物理特性,以及用网来吸附某些固体物质,最终达到净化的效果。化学法是指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例如酸碱中和,酸性物质过高,可以通过添加碱性制剂来平衡水体酸碱度。当污水中含有有害物质时,可以通过添加另一反应物与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或无害物。例如硫酸铜cuso4,就可以用氢氧化钡ba(oh)2来反应,生成物都为不溶物,即达到了处理的效果。生物法,许多植物、藻类本身带有净化水体的能力,通过自身微生物的降解,可以和黑臭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解,最终达到治理黑臭水体的效果。生物法治理黑臭水体周期较长,对一些特定的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不能有效降解。曝气复氧法是处理黑臭水体的一种有效方法,近年来,采用微气泡曝气处理黑臭水体的工艺已被应用于一线。该方法可快速提高水体溶解氧,促进有机污染物分解,改善水体自净能力。然而,此技术所需的处理空间较大、设备结构松散,难以实现连续化处理,使其整体运行成本目前仍处于较高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微纳米气泡处理黑臭水体的装备,以解决目前,用于处理黑臭水体的曝气复氧工艺,其处理空间较大、难以实现连续化处理、运行成本较高等技术问题。

2、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微纳米气泡处理黑臭水体的装备,包括沉淀净化仓,曝气复氧仓,人行台,输入管,搅拌电机,搅拌机构,充气管,收集槽,上导向板,下导向板,多孔填料,输送机,驱动电机,移动板,挡板,输出仓,阀门,输出管;沉淀净化仓与曝气复氧仓对接形成整体,在所述整体的外部安装有人行台,输入管安装于沉淀净化仓上,搅拌机构保持在沉淀净化仓内,搅拌机构与沉淀净化仓外部的搅拌电机相连接,充气管安装于沉淀净化仓内,收集槽位于沉淀净化仓底部,在所述对接处安装有上导向板,在曝气复氧仓中安装有下导向板,上导向板和下导向板使曝气复氧仓的内部空间形成s形流道,在所述s形流道中安装有多孔填料,在曝气复氧仓内部底端、位于多孔填料下方的位置设置有布气管,所述布气管的外端与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相连接,在曝气复氧仓顶部安装有输送机,输送机由驱动电机驱动,在输送机上安装有移动板,在曝气复氧仓末端设有输出仓,在输出仓和曝气复氧仓之间设有挡板,挡板由阀门控制,输出管连接在输出仓外部。

4、优选的,在曝气复氧仓上方安装有顶棚,在顶棚下方设置有槽体,在槽体中安装有绞龙机构。

5、优选的,多孔填料倾斜设置,所述倾斜的倾角为30°~60°,多孔填料的孔洞横截面呈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

6、优选的,在曝气复氧仓中安装有搅拌机构。

7、优选的,输入管、输出管均由电磁阀控制。

8、优选的,移动板沿周向运动,移动板经过槽体上方。

9、优选的,在沉淀净化仓上侧和曝气复氧仓上侧均设有观察窗。

10、优选的,搅拌机构至少有2组,所述搅拌机构均位于输入管上方。

11、优选的,在曝气复氧仓上侧安装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延伸至注水槽。

12、优选的,在输送机上连接有多道移动板,多道移动板均相互平行。

13、在本发明的结构中,沉淀净化仓用于进行沉淀净化;曝气复氧仓作为曝气处理的空间;人行台可供人员行走;输入管用于输入污水;搅拌电机和搅拌机构用于在沉淀过程中进行搅拌;充气管可用于在絮凝沉淀中进行增氧;收集槽用于收集沉淀物;上导向板和下导向板用于形成s形的流道;多孔填料增进气液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输送机和驱动电机带动移动板在水面运动,对杂质起到拨动作用;挡板由阀门控制开闭,从而在曝气复氧仓末端形成输出仓;输出管用来输出处理后的污水。

1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微纳米气泡处理黑臭水体的装备。此装置设计了粗沉净化与曝气复氧相结合的流程,在曝气复氧仓中构建了s形的流道,并依托于流道增设了多孔填料,增进传质效率。具体来看,本发明将沉淀净化仓与曝气复氧仓无缝对接,在沉淀净化仓中进行絮凝沉淀,通过搅拌机构促进传质进程,并利用收集槽集中收集沉淀物。在曝气复氧仓中,利用导向板构建了折线型流通路径,在路径中部倾斜设置多孔填料,来自下方的微纳米气泡经多孔填料与污水接触,具有较高的传质效率。在曝气复氧仓上部,利用输送机带动移动板持续运动,可对漂浮物起到拨动作用,使其进入槽体,再由绞龙机构集中排出。本发明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处理效率高,而且能实现连续化处理,充分降低了运行成本,技术优势显著。



技术特征:

1.一种用微纳米气泡处理黑臭水体的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净化仓(1),曝气复氧仓(2),人行台(3),输入管(4),搅拌电机(5),搅拌机构(6),充气管(7),收集槽(8),上导向板(9),下导向板(10),多孔填料(11),输送机(12),驱动电机(13),移动板(14),挡板(15),输出仓(16),阀门(17),输出管(18);沉淀净化仓(1)与曝气复氧仓(2)对接形成整体,在所述整体的外部安装有人行台(3),输入管(4)安装于沉淀净化仓(1)上,搅拌机构(6)保持在沉淀净化仓(1)内,搅拌机构(6)与沉淀净化仓(1)外部的搅拌电机(5)相连接,充气管(7)安装于沉淀净化仓(1)内,收集槽(8)位于沉淀净化仓(1)底部,在所述对接处安装有上导向板(9),在曝气复氧仓(2)中安装有下导向板(10),上导向板(9)和下导向板(10)使曝气复氧仓(2)的内部空间形成s形流道,在所述s形流道中安装有多孔填料(11),在曝气复氧仓(2)内部底端、位于多孔填料(11)下方的位置设置有布气管,所述布气管的外端与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相连接,在曝气复氧仓(2)顶部安装有输送机(12),输送机(12)由驱动电机(13)驱动,在输送机(12)上安装有移动板(14),在曝气复氧仓(2)末端设有输出仓(16),在输出仓(16)和曝气复氧仓(2)之间设有挡板(15),挡板(15)由阀门(17)控制,输出管(18)连接在输出仓(16)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微纳米气泡处理黑臭水体的装备,其特征在于,在曝气复氧仓(2)上方安装有顶棚(19),在顶棚(19)下方设置有槽体(20),在槽体(20)中安装有绞龙机构(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微纳米气泡处理黑臭水体的装备,其特征在于,多孔填料(11)倾斜设置,所述倾斜的倾角为30°~60°,多孔填料(11)的孔洞横截面呈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微纳米气泡处理黑臭水体的装备,其特征在于,在曝气复氧仓(2)中安装有搅拌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微纳米气泡处理黑臭水体的装备,其特征在于,输入管(4)、输出管(18)均由电磁阀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微纳米气泡处理黑臭水体的装备,其特征在于,移动板(14)沿周向运动,移动板(14)经过槽体(20)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微纳米气泡处理黑臭水体的装备,其特征在于,在沉淀净化仓(1)上侧和曝气复氧仓(2)上侧均设有观察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微纳米气泡处理黑臭水体的装备,其特征在于,搅拌机构(6)至少有2组,所述搅拌机构(6)均位于输入管(4)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微纳米气泡处理黑臭水体的装备,其特征在于,在曝气复氧仓(2)上侧安装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延伸至注水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微纳米气泡处理黑臭水体的装备,其特征在于,在输送机(12)上连接有多道移动板(14),多道移动板(14)均相互平行。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微纳米气泡处理黑臭水体的装备,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此装置设计了粗沉净化与曝气复氧相结合的流程,在曝气复氧仓中构建了S形的流道,并依托于流道增设了多孔填料,增进传质效率。具体来看,本发明将沉淀净化仓与曝气复氧仓无缝对接,在沉淀净化仓中进行絮凝沉淀,通过搅拌机构促进传质进程,并利用收集槽集中收集沉淀物。在曝气复氧仓中,利用导向板构建了折线型流通路径,在路径中部倾斜设置多孔填料,来自下方的微纳米气泡经多孔填料与污水接触,具有较高的传质效率。本发明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处理效率高,而且能实现连续化处理,充分降低了运行成本,技术优势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孙良学,于芳励,马辉,董春玲,韩巨波,董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库仑核孔膜科技(枣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