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污染水治理模块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41240发布日期:2023-11-17 17:4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污染水治理模块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轻污染水治理,具体为一种轻污染水治理模块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1、黑臭水体的治理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重点解决的环境问题。目前,黑臭河道的治理方法分为机械改善法、化学修复法以及生物治理法。其中机械改善法主要包括机械除藻、调水稀释、单独曝气以及河底淤泥疏通等技术,通过人工措施达到改善河道环境的目的;但是该方法工程量大、花费高,并且处理效果的持续性低。化学修复法是利用化学试剂和药品与河道内的污染物或有害元素发生化学反应,达到有害物质沉淀或消解的目的;该方法虽然成本低廉、见效快,但是产生的副作用大,并且需要持续地重复使用。生物治理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吸收、降解和转化功能,降低河道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和浓度;生物治理法中的微生物通常用到可以曝气的生物盘,然而目前的生物盘容易堵塞,且曝气效果不理想

2、因此,设计一种实用性强和防止污泥粘附过多影响曝气的轻污染水治理模块装置及其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污染水治理模块装置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污染水治理模块装置,包括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壁上侧固定连接有生态带,所述生态带上开设有若干曝气孔,所述曝气管的内部设置有除泥机构,所述生态带的内部设置有撞击机构;

3、所述除泥机构包括安装组件以及安装组件上的传动杆、转环,所述转环、传动杆皆可进行旋转,且所述转环旋转时可带动连接环进行旋转。

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端与连接环的内圈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的中部为环状结构,且所述安装架的中部环状结构内壁接触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转杆的外壁下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的外壁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安装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上端与传动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环位于传动杆的上侧,且所述转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转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外壁与连接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上还设置有震动机构。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杆的长度大于转环的直径,所述挡块为固定连接在转环下侧的凸块。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环的外圈上表面与安装座的内壁上侧不接触,所述连接环的外圈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所述安装座的内壁上表面位于第一凸块的上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第二凸块不接触,所述连接环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曝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凸块的上侧到第二凸块下侧之间的距离小于传动杆的上侧到转环下侧的距离,且所述第一凸块、第二凸块的数量均为十个,十个所述第一凸块、第二凸块呈环状均匀设置。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撞击机构包括球囊,所述球囊为空心气囊,所述球囊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与生态带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球囊为柔性材质。

9、一种轻污染水治理方法,在要治理的河道中选取一段,根据水质和流量设置生态带生物反应区,在河道底部铺设曝气管,随后在曝气管上安装若干安装座、连接环、生态带、曝气孔除泥机构和撞击机构,并且在生物反应区的下游设置沉淀区,将生物反应区的剩余污泥沉淀并排出河底,至污泥脱水间拖泥后外运,随后将沉淀区的下游设置人工湿地,湿地填料采用吸附缓释填料,这样可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利用植物的生长吸附水中的营养物质,在温度较低的冬季,充分利用湿地填料的吸附作用,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1、通过设置有曝气管、连接环、生态带等结构,使本装置可进行长时间稳定曝气,进而有助于河道治理;

12、通过设置有除泥机构,使本装置在清除生态带表面污泥时,可快速带动生态带旋转,进而便于生态带表面污泥脱落;

13、通过设置有震动机构,使生态带旋转时,可通过连接环传导的震动带动其震动,进而使生态带表面粘附的污泥被震落,达到更好的去除效果;

14、通过设置有撞击机构,使气流快速通过生态带的内部时,加大生态带的形变量,并且使撞击机构在生态带内部晃动撞击生态带的内壁,使生态带上的污泥更容易被去除。



技术特征:

1.一种轻污染水治理模块装置,包括曝气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1)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环(3),所述连接环(3)的外壁上侧固定连接有生态带(4),所述生态带(4)上开设有若干曝气孔(5),所述曝气管(1)的内部设置有除泥机构(6),所述生态带(4)的内部设置有撞击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污染水治理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架(601),所述安装架(601)的一端与连接环(3)的内圈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601)的中部为环状结构,且所述安装架(601)的中部环状结构内壁接触有转杆(602),所述转杆(60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扇叶(603),所述转杆(602)的外壁下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滑座(604),所述滑座(604)的外壁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05),所述第一弹簧(605)的上端与安装架(6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杆(602)的上端与传动杆(60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环(608)位于传动杆(606)的上侧,且所述转环(60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挡块(609),所述转环(60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607),所述连接架(607)的外壁与连接环(3)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3)上还设置有震动机构(6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污染水治理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606)的长度大于转环(608)的直径,所述挡块(609)为固定连接在转环(608)下侧的凸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轻污染水治理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3)的外圈上表面与安装座(2)的内壁上侧不接触,所述连接环(3)的外圈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103),所述安装座(2)的内壁上表面位于第一凸块(103)的上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凸块(104),所述第一凸块(103)、第二凸块(104)不接触,所述连接环(3)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片(101),所述连接片(10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02),所述第二弹簧(102)的下端与曝气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轻污染水治理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103)的上侧到第二凸块(104)下侧之间的距离小于传动杆(606)的上侧到转环(608)下侧的距离,且所述第一凸块(103)、第二凸块(104)的数量均为十个,十个所述第一凸块(103)、第二凸块(104)呈环状均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轻污染水治理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机构(7)包括球囊(701),所述球囊(701)为空心气囊,所述球囊(7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702),所述固定环(7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拉绳(703),所述拉绳(703)的一端与生态带(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球囊(701)为柔性材质。

7.一种轻污染水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要治理的河道中选取一段,根据水质和流量设置生态带生物反应区,在河道底部铺设曝气管(1),随后在曝气管(1)上安装若干安装座(2)、连接环(3)、生态带(4)、曝气孔(5)除泥机构(6)和撞击机构(7),并且在生物反应区的下游设置沉淀区,将生物反应区的剩余污泥沉淀并排出河底,至污泥脱水间拖泥后外运,随后将沉淀区的下游设置人工湿地,湿地填料采用吸附缓释填料,这样可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利用植物的生长吸附水中的营养物质,在温度较低的冬季,充分利用湿地填料的吸附作用,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污染水治理模块装置及其方法,本发明涉及轻污染水治理技术领域,包括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壁上侧固定连接有生态带,所述生态带上开设有若干曝气孔,所述曝气管的内部设置有除泥机构,所述生态带的内部设置有撞击机构,所述除泥机构包括安装组件以及安装组件上的传动杆、转环,所述转环、传动杆皆可进行旋转,本发明通过设置有震动机构,使生态带旋转时,可通过连接环传导的震动带动其震动,进而使生态带表面粘附的污泥被震落,达到更好的去除效果,具有实用性强和防止污泥粘附过多影响曝气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阴艳华,杜晓丽,王兰,丁柳,黄志鹏,李宝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芳笛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