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处理藻类及黑臭水体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01728发布日期:2023-11-21 16:15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原位处理藻类及黑臭水体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处理藻类及黑臭水体的无动力气浮技术,属于水生态修复领域。


背景技术:

1、黑臭水体、藻类水体的净化及生态修复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和构建生态文明亟需解决的问题。

2、水体发生藻华时,水体的透明度、do降低,散发腥臭味,长期还会导致鱼类死亡,严重影响整个水体的生态平衡,给人类健康、水生动物和植物、生态景观、旅游业产生严重威胁。目前,藻类水体治理方法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通过打捞、换水等物理法,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投加em菌、光合细菌等生物法虽环保,无毒害,但起效时间长,仅在初期具有效果,适用于小水体;通过生态法进行修复时,由于水体透明度低,水体浑浊,达不到建立水生态的条件;化学处理速度快,见效快,但目前大多使用的大部分药剂对水生植物和动物危害大,对环境存在危害,成本高,药效时间短。

3、水体黑臭时,水体do含量低、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高、藻类和菌类滋生、存在硫化氢与不饱和硫氢化合物而使水体散发恶臭味,严重影响人文景观以及人类健康。对于黑臭水体,目前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清淤、换水的物理法,成本高,返黑返臭快。投加复合菌剂,菌剂易流失,仅在初期初见成效。通过建立水生态进行修复时,由于水体黑臭,不满足水生态建立的条件。虽然投加化学药剂可快速解决黑臭现象,但大部分药剂环境毒性大,成本高,并无较大突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处理藻类及黑臭水体所用药剂环境毒性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原位处理藻类及黑臭水体的方法,并应用于河湖水体的治理。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原位处理藻类及黑臭水体的方法,步骤如下:向水体中添加无机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开始形成矾花时加入催化剂和气浮药剂,形成的絮体上浮到水体表面后,刮除或捕集上浮的絮体。

4、一种原位处理藻类及黑臭水体的方法,步骤如下:向水体中加入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和催化剂,开始形成矾花时加入气浮药剂,形成的絮体上浮到水体表面后,刮除或捕集上浮的絮体。

5、所述无机絮凝剂为聚硅酸、明矾、硫酸铝、氯化铝、硫酸铁、氯化铁、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聚合氯化铁、聚合硫酸铁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6、所述催化剂为七水合硫酸亚铁、氧化亚铁、四水合氯化亚铁、氯化铁、硫酸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7、所述气浮药剂为柠檬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过氧化钙、过碳酸钠、过碳酸酰胺、高铁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8、所述气浮药剂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例为1:0.1-2。

9、所述无机絮凝剂与有机絮凝剂的质量比例为40-100:1。

10、所述浮渣通过发酵后用作肥料、种植土。

11、上述收集的絮体通过发酵后用作肥料、种植土,可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最终实现水体藻类及污染物去除,净化水体的同时可以达到废物资源化处理。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1)原位处理藻类及黑臭水体,不会使藻细胞破裂,不会造成藻毒素释放,从而避免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原位消除黑臭速度快,2-10 min即可消除水体臭味;

14、(2)本发明不需要任何设备和动力即可实现气浮,气浮的同时还可为水体富氧,并会在水体底部形成帽封作用,并对底泥氧化,避免异位清淤,节省清淤费用,防止底泥污染物释放,长期维持水体健康状态,时间≥30 d;

15、(3)本放适用于任何深度河湖处理,最短1 h即可使水体恢复干净清澈状态,透明度提高2.5-6倍;

16、(4)本发明使用少量药剂即可达到较高的藻类及污染物去除效果,包括cod、氨氮、磷、ss,另外,上浮到水体表面的絮体密实,持续时间≥48 h;

17、(5)本发明可适用于任何藻类及黑臭水体处理,成本低,易分解,绿色环保,对水体无二次污染,对水环境无毒性,尤其适用于敏感性水体;

18、(6)本发明在应用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储存与运输方便,操作简单,不需要专业人员和设备;

19、(7)本发明收集的絮体可发酵后用作肥料或种植土,整个技术不产废物,实现资源化利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原位处理藻类及黑臭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向水体中添加无机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开始形成矾花时加入催化剂和气浮药剂,形成的絮体上浮到水体表面后,刮除或捕集上浮的絮体。

2.一种原位处理藻类及黑臭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向水体中加入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和催化剂,开始形成矾花时加入气浮药剂,形成的絮体上浮到水体表面后,刮除或捕集上浮的絮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位处理藻类及黑臭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絮凝剂为聚硅酸、明矾、硫酸铝、氯化铝、硫酸铁、氯化铁、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聚合氯化铁、聚合硫酸铁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位处理藻类及黑臭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七水合硫酸亚铁、氧化亚铁、四水合氯化亚铁、氯化铁、硫酸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位处理藻类及黑臭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药剂为柠檬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过氧化钙、过碳酸钠、过碳酸酰胺、高铁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位处理藻类及黑臭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药剂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例为1:0.1-2。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位处理藻类及黑臭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絮凝剂与有机絮凝剂的质量比例为40-100:1。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位处理藻类及黑臭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渣通过发酵后用作肥料、种植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位处理藻类及黑臭水体的方法,并应用于河湖水体的治理。一种原位处理藻类及黑臭水体的方法,步骤如下:向水体中添加无机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开始形成矾花时加入催化剂和气浮药剂,形成的絮体上浮到水体表面后,刮除或捕集上浮的絮体。另一种原位处理藻类及黑臭水体的方法,步骤如下:向水体中加入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和催化剂,开始形成矾花时加入气浮药剂,形成的絮体上浮到水体表面后,刮除或捕集上浮的絮体。本发明的原位处理藻类及黑臭水体,不会使藻细胞破裂,不会造成藻毒素释放,从而避免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原位消除黑臭速度快,2‑10 min即可消除水体臭味。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松,阎登科,李献忠,谷漫飞,赵楠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知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