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透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15046发布日期:2023-12-07 23:12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渗透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保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渗透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垃圾渗滤液含有大量的氨氮、有机物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的杂质,需要经过处理才能安全排放,如果未经过处理,往往会造成大量的土壤污染及地下水污染。

2、参考现有技术cn114940543b-垃圾渗滤液除硬装置,包括处理池,所述处理池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架,两组所述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贯穿固定架底部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圆周处转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外壁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固定架顶部设置有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与连接管相连接。

3、现有技术通过转盘带动出水管转动,使出水管上的出水孔在渗滤液中喷洒液态絮凝剂,提高液态絮凝剂在渗滤液中混合的效率,然后通过推料组件将絮凝物推出到处理池外。但是现有技术中絮凝剂从出水孔喷出的同时,絮凝剂和垃圾渗滤液反应即在出水孔处产生絮凝物,这部分会絮凝物堵塞出水孔和进入到出水管内造成堵塞,并且出水管转动的过程中,处理池反应产生的絮凝物也会进入到出水孔和出水管内造成堵塞,从而影响絮凝剂的喷洒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渗透液处理装置,以提供一种能够清理出水孔和出水管内絮凝物的处理装置。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渗透液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处理池的顶部同轴转动连接有顶板,处理池的顶部还固定设有絮凝剂箱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用于驱动顶板绕处理池的中轴线进行转动;顶板设有同轴的连接孔,顶板的底部对称铰接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的侧壁均设有多个出水孔,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合拢后形状封闭的腔体且包围连接孔的底部,絮凝剂箱连通有通过连接孔伸入到腔体的连接管;

4、顶板的底部水平滑动连接有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还包括与顶板底部固定设置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活动端驱动有贯穿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的双向丝杆,第一推板和双向丝杆一端的螺纹部分螺纹连接,第二推板和双向丝杆另一端的螺纹部分螺纹连接,第一推板和第一半筒顶部的外周抵接,第二推板和第二半筒顶部的外周抵接。

5、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6、本方案将絮凝剂加入到絮凝剂箱内,顶板的底部对称铰接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顶板的底部还水平滑动连接有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顶板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活动端驱动有贯穿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的双向丝杆,且第一推板和双向丝杆一端的螺纹部分螺纹连接,第二推板和双向丝杆另一端的螺纹部分螺纹连接,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双向丝杆转动,即可使得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相向或相离滑动,由于第一推板和第一半筒顶部的外周抵接,第二推板和第二半筒顶部的外周抵接,则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相向滑动后分别推动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紧密合拢后形状封闭的腔体,并且利用双向丝杆的自锁作用,使得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保持合拢状态。由于絮凝剂箱连通有伸入到连接孔内的连接管,絮凝剂则通过连接管加入到腔体内,并且顶板和处理池的顶部同轴转动连接,第一电机驱动顶板绕处理池的中轴线进行转动,顶板带动腔体转动,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上的出水孔在渗滤液中喷洒液态絮凝剂。

7、当需要清理出水孔和腔体内的絮凝物时,此时第二电机驱动双向丝杆反向转动,使得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相离移动,第一推板远离第一半筒,第二推板远离第二半筒,由于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均与顶板的底部铰接,此时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处于活动状态,第一电机驱动顶板处于高速且变速转动,则顶板转动后带动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高速且变速转动,则产生离心力使得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分离后在处理池内围绕与顶板的铰接点上下摆动,处理池的渗透液不断对出水孔、第一半筒的内部和第二半筒内部进行反复冲刷,从而彻底清理絮凝物。

8、本方案利用离心力使得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在处理池内上下摆动,渗透液对出水孔、第一半筒的内部和第二半筒内部的絮凝物进行反复冲刷脱离,以避免絮凝物造成堵塞,影响絮凝剂均匀添加。

9、进一步,所述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的外周还固定设有多根搅拌杆。利用多根搅拌杆对渗透液和絮凝剂进行混合,以提高渗透液处理速度。

10、进一步,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一半筒之间连接有第一绳索,所述第二推板和第二半筒之间连接有第二绳索。此优化方案区别于利用离心力使得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上下摆动,本方案通过第一推板滑动配合第一绳索拉动第一半筒上下摆动,第二推板滑动配合第二绳索拉动第二半筒上下摆动。

11、进一步,所述连接管设有阀门。利用阀门控制絮凝剂添加速度。

12、进一步,所述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的对接处设有橡胶密封垫。利用橡胶密封垫提高密封效果,使得腔体相对密闭。

13、进一步,所述连接管延竖直方向设有多个漏液孔,所述连接管延伸到腔体的底部,所述漏液孔的孔径大小大于出水孔的孔径大小。这样设置可以快速补充絮凝剂,使得絮凝剂喷洒更均匀。



技术特征:

1.一种渗透液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处理池的顶部同轴转动连接有顶板,处理池的顶部还固定设有絮凝剂箱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用于驱动顶板绕处理池的中轴线进行转动;顶板设有同轴的连接孔,顶板的底部对称铰接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的侧壁均设有多个出水孔,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合拢后形状封闭的腔体且包围连接孔的底部,絮凝剂箱连通有通过连接孔伸入到腔体的连接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透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的外周还固定设有多根搅拌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渗透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一半筒之间铰接有第一绳索,所述第二推板和第二半筒之间连接有第二绳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渗透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设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渗透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的对接处设有橡胶密封垫。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渗透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延竖直方向设有多个漏液孔,所述连接管延伸到腔体的底部,所述漏液孔的孔径大小大于出水孔的孔径大小。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渗透液处理装置,包处理池的顶部同轴转动连接有顶板,处理池的顶部还固定设有絮凝剂箱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用于驱动顶板绕处理池的中轴线进行转动;顶板设有同轴的连接孔,顶板的底部对称铰接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的侧壁均设有多个出水孔,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合拢后形状封闭的腔体且包围连接孔的底部,絮凝剂箱连通有通过连接孔伸入到腔体的连接管。本方案利用离心力使得第一半筒和第二半筒在处理池内上下摆动,渗透液对出水孔、第一半筒的内部和第二半筒内部的絮凝物进行反复冲刷,以避免絮凝物造成堵塞,影响絮凝剂均匀添加。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王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欧瑞欣合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