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生物制剂的水体治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03216发布日期:2024-02-22 21:01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微生物制剂的水体治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体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生物制剂的水体治理设备。


背景技术:

1、微生物是水体环境生态的基层,同时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复杂,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利用微生物制剂进行水体环境的改变调控手段屡见不鲜。

2、目前,在渔业养殖场由于需要高密度养殖水产,故而养殖场的水体遭到破坏,水体中的生态环境无法维持渔场的平衡,此时需要人工进行干预,对渔场的水体进行治理,而大多数的治理,都是通过将微生物菌剂配置后直接倾倒在水体中,由此使得微生物菌剂在水体中的浓度分布极不均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菌剂中的微生物才能随着水的流动,分散至水体中,菌剂中的微生物的扩散效率较低,对水体的治理效率低,并且菌剂中的微生物若是被水生植物拦截,或者被水生动物所啃食,菌剂中的微生物不能顺利到达水体的泥土层,菌剂中的微生物无法快速繁殖,影响水体的治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

2、为了克服微生物菌剂在水体中的浓度分布极不均匀,并且菌剂中的微生物不能顺利到达水体的泥土层,菌剂中的微生物无法快速繁殖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制剂的水体治理设备。

3、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实施方案是:

4、一种基于微生物制剂的水体治理设备,包括有桥架、电动滑轨、电动滑块、储料箱和输料管;两个桥架上各安装有一个电动滑轨;每个电动滑轨上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电动滑块;两个电动滑块之间共同固接有储料箱;储料箱下部连通有输料管;输料管上部设有电磁阀和浓度监控器;还包括有投放管、喷射器、水泵和输水管;输料管下部连通有投放管;投放管下部安装有多个喷射器;投放管内部掏空并依次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安装有水泵;水泵进水口处设置有网罩;水泵出水口连通有输水管;输水管上部与储料箱连通。

5、可选地,喷射器位于投放管的下部,且左方的喷射器的喷口朝向,与右方的喷射器喷口朝向整体呈“八”字形。

6、可选地,还包括有混料盒、菌料框和四通管;储料箱顶部活动连接有多个盖板;储料箱内固接有多个混料盒;混料盒下部各连通有一个排水管,且排水管内安装有浓度监控器;每个混料盒内各固接有一个菌料框;菌料框与相应的混料盒底部不接触;每个菌料框下部均设置为网兜;输水管上部连通有四通管;四通管上未与输水管连通的三个口各设置有一个电磁阀;四通管左右两端各与一个混料盒连通;四通管前端与储料箱连通。

7、可选地,菌料框与四通管出水口连接的混料盒的侧壁不接触。

8、可选地,还包括有导流块;储料箱内底部固接有多个导流块;两个导流块为对称设置,且两个导流块的楔形面呈“v”字形。

9、可选地,还包括有伺服电机、转轴、连杆和刮板;投放管内固接有第三隔板;第三隔板位于第二隔板的前方;第三隔板前部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轴固接有转轴;转轴两端分别与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转动连接;转轴下部固接有多个连杆;所有的连杆下部共同固接有刮板;刮板与投放管滑动连接。

10、可选地,还包括有加热器和翅片;刮板内开有加热腔;加热腔内安装有多个加热器;刮板上固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翅片,且所有翅片均垂直于刮板表面。

11、可选地,翅片整体呈倾斜设置。

12、可选地,还包括有气泵、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和弧板;第三隔板上安装有气泵;气泵出气口连通有第一导管;连杆为中空管;第一导管下部与连杆连通;所有的连杆下部共同与加热腔连通;后方的连杆上部连通有多个第二导管;所有的第二导管上部共同连通有弧板,弧板为中空结构;弧板后部与第二隔板固接;弧板上连通有多个喷气口;弧板外环面与投放管内壁接触。

13、可选地,还包括有驱赶器;投放管外表面安装有多个驱赶器。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发明通过将水通入储料箱内,实现对菌剂溶液的初步混合,在通过储料箱带动输料管传动投放管一同移动,用以扩大菌剂中的微生物的施放范围,使得菌剂中的微生物快速分散至水体内,菌剂溶液在落入到投放管内时,与投放管内壁发生碰撞冲击,菌剂溶液溅起,实现对菌剂溶液的再次混合,实现菌剂溶液的充分混匀,而后两个喷射器的喷口倾斜向下,呈“八”字形设置,使得菌剂溶液从喷射器内间歇性喷出,避免局部区域的菌剂溶液的浓度过高,影响生态稳定,并且使菌剂溶液在冲出时,对水体下层的水生植物进行倾斜冲击,菌剂溶液更易冲开水生植物的遮挡,使得菌剂中的微生物更容易穿过水生植物叶片的间隙,到达水体的泥土层,便于菌剂中的微生物在泥土层内繁殖,菌剂中的微生物对水体治理的效果更佳。

16、2、通过往混料盒内注水,随着水面上升,水与菌料框下部接触,待水与菌料框底部的网兜接触时,网兜内的菌剂粉料进入到水中,再通过混料盒下部的排水管内的浓度监控器,对混料盒内的菌剂溶液浓度实时监控,待混料盒内的菌剂溶液浓度达到阀值后,关闭四通管上的两个电磁阀,并打开混料盒下部的排水管,此时菌料框不再与水接触,进而控制了菌料框内的菌剂施放速度,混料盒内菌剂溶液进入到储料箱内,并与储料箱内的水进行再次混合。

17、3、通过刮板对投放管内的菌剂溶液进行搅拌混合,使得菌剂溶液混合更充分,混合的效率更高,并且刮板对投放管的内表面刮动,避免菌剂沉降至投放管的内壁上,使得在投放管内的菌剂消耗得到控制。

18、4、通过加热器对投放管内壁下部的残留菌剂中的微生物灭杀,配合往刮板内吹气,将刮板内热气吹出,用于对投放管内壁上部的溅射菌剂中的微生物进行灭活,避免投放管内表面的菌剂中的微生物残留,导致的微生物繁殖破坏投放管的情况。

19、5、投放管移动的过程中,驱赶器刺激水生动物,使得水生植物远离本设备,使得菌剂中的微生物充分的进入到水体的泥土层,避免菌剂溶液刚喷出时,水生动物将其大部分啃食,余下的菌剂中的微生物对水体的治理效率变差,治理效果不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微生物制剂的水体治理设备,包括有桥架(1);两个桥架(1)上各安装有一个电动滑轨(2);每个电动滑轨(2)上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电动滑块(3);两个电动滑块(3)之间共同固接有储料箱(4);储料箱(4)下部连通有输料管(5);输料管(5)上部设有电磁阀和浓度监控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投放管(6);输料管(5)下部连通有投放管(6);投放管(6)下部安装有多个喷射器(7);投放管(6)内部掏空并依次设有第一隔板(6001)和第二隔板(6002);第一隔板(6001)和第二隔板(6002)之间安装有水泵(8);水泵(8)进水口处设置有网罩(6003);水泵(8)出水口连通有输水管(9);输水管(9)上部与储料箱(4)连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制剂的水体治理设备,其特征是:喷射器(7)位于投放管(6)的下部,且左方的喷射器(7)的喷口朝向,与右方的喷射器(7)喷口朝向整体呈“八”字形。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制剂的水体治理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混料盒(101);储料箱(4)顶部活动连接有多个盖板(4001);储料箱(4)内固接有多个混料盒(101);混料盒(101)下部各连通有一个排水管,且排水管内安装有浓度监控器;每个混料盒(101)内各固接有一个菌料框(102);菌料框(102)与相应的混料盒(101)底部不接触;每个菌料框(102)下部均设置为网兜;输水管(9)上部连通有四通管(103);四通管(103)上未与输水管(9)连通的三个口各设置有一个电磁阀;四通管(103)左右两端各与一个混料盒(101)连通;四通管(103)前端与储料箱(4)连通。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制剂的水体治理设备,其特征是:菌料框(102)与四通管(103)出水口连接的混料盒(101)的侧壁不接触。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制剂的水体治理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导流块(104);储料箱(4)内底部固接有多个导流块(104);两个导流块(104)为对称设置,且两个导流块(104)的楔形面呈“v”字形。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制剂的水体治理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伺服电机(201);投放管(6)内固接有第三隔板(6004);第三隔板(6004)位于第二隔板(6002)的前方;第三隔板(6004)前部安装有伺服电机(201);伺服电机(201)输出轴固接有转轴(202);转轴(202)两端分别与第二隔板(6002)和第三隔板(6004)转动连接;转轴(202)下部固接有多个连杆(203);所有的连杆(203)下部共同固接有刮板(204);刮板(204)与投放管(6)滑动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制剂的水体治理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加热器(301);刮板(204)内开有加热腔(20401);加热腔(20401)内安装有多个加热器(301);刮板(204)上固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翅片(302),且所有翅片(302)均垂直于刮板(204)表面。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制剂的水体治理设备,其特征是:翅片(302)整体呈倾斜设置。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制剂的水体治理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气泵(401);第三隔板(6004)上安装有气泵(401);气泵(401)出气口连通有第一导管(402);连杆(203)为中空管;第一导管(402)下部与连杆(203)连通;所有的连杆(203)下部共同与加热腔(20401)连通;后方的连杆(203)上部连通有多个第二导管(403);所有的第二导管(403)上部共同连通有弧板(404),弧板(404)为中空结构;弧板(404)后部与第二隔板(6002)固接;弧板(404)上连通有多个喷气口;弧板(404)外环面与投放管(6)内壁接触。

10.按照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制剂的水体治理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驱赶器(501);投放管(6)外表面安装有多个驱赶器(501)。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水体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生物制剂的水体治理设备。技术问题:微生物菌剂在水体中的浓度分布极不均匀,并且菌剂中的微生物不能顺利到达水体的泥土层,菌剂中的微生物无法快速繁殖。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微生物制剂的水体治理设备,包括有桥架和电动滑轨等;两个桥架上各安装有一个电动滑轨。本发明通过对菌剂溶液的多重混合,再通过移动投放管,用以扩大菌剂中的微生物的施放范围,而后再将菌剂溶液以“八”字形从喷射器内间歇性喷出,避免局部区域的菌剂的浓度过高,并且使菌剂溶液倾斜冲击水生植物,菌剂中的微生物更容易到达水体的泥土层,便于菌剂中的微生物在泥土层内繁殖,菌剂中的微生物对水体治理的效果更佳。

技术研发人员:姜远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姜远明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