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材沤浆废液的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37543518发布日期:2024-04-08 13:44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材沤浆废液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治理,具体涉及一种竹材沤浆废液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1、竹浆可用于代替部分纸浆,添加在包装纸等使用代替部分废纸浆。竹材制浆的主要步骤包括将原竹通过竹节长度定尺裁减,再将裁好的竹片内,用碱溶液浸泡沤浆,然后用搓丝机,分离成细竹丝,通过机械磨浆。竹材沤浆的废液呈黑色、味道刺激,溶解性固体含量高tds≥10000mg/l,有机污染物含量高,含有木质素、果胶等杂质,废液中含高浓度cod cr(40000mg/l~80000mg/l),偏碱性(ph10~13),悬浮颗粒物多,属较难处理的高浓工业废液。竹材沤浆废液如不妥善处理会污染环境,会对周边生态造成伤害。

2、中国专利申请cn 110713320 a公开了一种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系统及方法,在该方法中处理的造纸废水进水cod<200mg/l,该方法是一种对造纸废水处理二沉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工艺,该工艺仅适合低浓度造纸废水处理。

3、而竹片沤浆废液中含高浓度cod cr(40000mg/l~80000mg/l),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浓度cod废水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材沤浆废液的处理方法,实现对高盐份、高浓度的竹片沤浆废液的有效处理。

2、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竹材沤浆废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竹片沤浆废液经收集池进入匀质调节池,匀质调节池加纳米曝气进行匀质混合及氧化;

5、(2)经纳米曝气后的废液进入一级絮凝沉淀池并投加絮凝剂沉淀;一级絮凝沉淀后压滤出水进入二级絮凝沉淀池并投加絮凝剂;

6、(3)二级沉淀池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自流进入自电解处理池,调节废水ph为8~9,自电解时间为1~2h;

7、(4)经自电解处理池后的废液进入耐盐生化处理系统,所述耐盐生化处理系统中含有复合光合菌及em菌;

8、(5)耐盐生化处理系统的出水自流至a/o生化系统中处理;

9、(6)a/o生化系统的出水经过进入终沉池,通过斜管沉淀使废液固液分离,然后出水后流入排放池,纳管进入综合污水处理系统。

10、优选地,所述竹片沤浆废液的cod≥40000mg/l。

11、优选地,所述纳米曝气的气泡粒径70nm~100nm,密度为3~4千万个/ml;废液在匀质调节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0.5~2小时。

12、优选地,所述一级絮凝沉淀池和二级絮凝沉淀池均采用竖流式沉淀池,絮凝沉淀的时间均为2~10小时。

13、优选地,所述一级絮凝沉淀池和二级絮凝沉淀池中絮凝剂的投加量均为0.1~0.2mg/l。

14、优选地,所述絮凝剂为pac。

15、更优选地,所述絮凝剂由三氧化二铝和矿物吸附剂组成,三氧化二铝的含量在26%以上,矿物吸附剂包括沸石和高岭土。

16、优选地,所述自电解处理池是以纯铁为阳极,碳化铁为阴极。

17、优选地,所述的耐盐生化系统,可以是生物膜反应器、sbr反应器、间歇曝气生物滤池反应器、uasb厌氧反应器中的一种,最优选为间歇曝气生物滤池反应器。

18、优选地,所述复合光合菌包括多种芽孢杆菌;废液在耐盐生化处理系统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44~192小时。

19、更优选地,所述复合光合菌为biopower 600耐盐菌(主要成分是多种耐盐芽孢杆菌,购于武汉水之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优选地,所述复合光合菌、em菌的质量比为7:3~8:2;复合光合菌和em菌投加量为经自电解处理池后的废液的质量的0.005-0.01‰。

21、优选地,所述复合光合菌和em菌在处理废液前,先进行驯化培养,方法为:在缺氧环境下,以自电解处理池出水为水源,通过序批式阶梯进水10%、20%、30%、40%、50%、70%和100%进行7天驯化,或按10%进水连续10天驯化。

22、优选地,所述a/o生化系统处理中:溶解氧含量4mg/l~6mg/l,水力停留时间:a段≤24h,o段≤16h;温度10℃~40℃;a/o生化系统处理后的出水cod≤1000mg/l。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24、1、本发明工艺适合处理高浓工业废水,尤其是废水浓度cod≥40000mg/l以上的工业废水;

25、2、本发明工艺适合处理tds≥10000mg/l的高盐废水;

26、3、本发明工艺高效絮凝沉淀效果很好,在原水cod≥40000mg/l时,经两道絮凝后cod去除率可达到70%以上;

27、4、本发明工艺为小散竹片高浓沤浆废液处理提供了一种实用可行工艺,为解决环境污染提供了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竹材沤浆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曝气的气泡粒径70nm~100nm,密度为3~4千万个/ml;废液在匀质调节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0.5~2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絮凝沉淀池和二级絮凝沉淀池均采用竖流式沉淀池,絮凝沉淀的时间均为2~10小时;所述一级絮凝沉淀池和二级絮凝沉淀池中絮凝剂的投加量均为0.1~0.2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为pa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由三氧化二铝和矿物吸附剂组成,三氧化二铝的含量在26%以上,矿物吸附剂包括沸石和高岭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电解处理池是以纯铁为阳极,碳化铁为阴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光合菌为biopower600耐盐菌;废液在耐盐生化处理系统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44~192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光合菌、em菌的质量比为7:3~8:2;复合光合菌和em菌投加量为经自电解处理池后的废液的质量的0.005-0.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光合菌和em菌在处理废液前,先进行驯化培养,方法为:在缺氧环境下,以自电解处理池出水为水源,通过序批式阶梯进水10%、20%、30%、40%、50%、70%和100%进行7天驯化,或按10%进水连续10天驯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o生化系统处理中:溶解氧含量4mg/l~6mg/l,水力停留时间:a段≤24h,o段≤16h;温度10℃~40℃;a/o生化系统处理后的出水cod≤1000mg/l。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材沤浆废液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竹片沤浆废液经收集池进入匀质调节池,进行纳米曝气进行匀质混合及氧化;经纳米曝气后的废液进行两次絮凝沉淀;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自流进入自电解处理池自电解1~2h;经自电解处理池后的废液进入耐盐生化处理系统;耐盐生化处理系统的出水自流至A/O生化系统中处理;A/O生化系统的出水经过进入终沉池,通过斜管沉淀使废液固液分离,然后出水后流入排放池,纳管进入综合污水处理系统。本发明工艺适合处理高浓工业废水,尤其是废水浓度COD≥40000mg/L以上的工业废水,为小散竹片高浓沤浆废液处理提供了一种实用可行工艺,为解决环境污染提供了方案。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南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