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益生内生真菌提升湿地无盐与耐盐脱氮效率的方法

文档序号:37235340发布日期:2024-03-06 16:54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益生内生真菌提升湿地无盐与耐盐脱氮效率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人工湿地废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用益生内生真菌提升湿地无盐与耐盐脱氮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1、沿海养殖业、盐碱地区农业以及各种工业生产中未经处理的含盐废水排放,威胁到水生、陆生和湿地生态系统,并严重影响人类生活及身体健康。高密度近海养殖以及盐碱地农田排水通常还有大量的溶解性无机盐和多种类型污染物,其中氮素污染物最具代表性。含有大量氮素的沿海养殖废水排放至海洋水体中导致赤潮等有害藻华,影响生态系统及公众健康,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对于含盐废水传统的治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法、生物反应器法或者其组合技术等,如蒸发法、聚沉-絮凝技术、离子交换法等,但这些技术由于成本较高、能源消耗大、运行复杂等,有的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应用范围有限,尤其是在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治理中受到限制。

2、人工湿地作为一种可持续稳定运行的生态净化技术,具有成本低廉、运行高效、操作简易、生态友好并兼具美学景观价值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与生活、工业及农业等多种废水的处理。植物在湿地脱氮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植物生长过程中可以直接从水体吸收氮素从而将其去除,另外植物根系微生物及根系分泌有机碳作为反硝化碳源可直接或间接影响湿地脱氮效率。人工湿地在去除含盐废水中的氮素方面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由于废水中盐分对人工湿地中植物、微生物等生长胁迫作用,导致人工湿地在处理含盐废水时脱氮效率大幅降低,限制了人工湿地技术在处理含盐废水中的应用,亟待发展相关技术突破技术瓶颈提升湿地耐盐脱氮效率。虽然有文献报道,在人工湿地中添加耐盐菌可以提高湿地脱氮效率,但多需要持续添加菌剂,并操作管理复杂等问题。印度梨形孢是一种生物营养型的根内共生真菌,可以定殖于多种植物根部皮层细胞内和细胞间,提高植物对土壤中氮磷等元素的吸收,促进植物生长,并能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增强植物抗盐能力,能够提高水稻、大麦、番茄等在盐胁迫下产量。但是,目前还没有将其应用至湿地植物提升人工湿地无盐或耐盐脱氮效率的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益生内生真菌提升湿地无盐与耐盐脱氮效率的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益生内生真菌提升湿地无盐与耐盐脱氮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4、s1:当湿地面积较少、植物用量较少的情况下,选择美人蕉、鸢尾等湿地植物的实生苗或者分株繁殖幼苗,采用1/10hoagland营养液浇灌驯化培养7-10天,待其长出大量健康新生根系,将印度梨形孢菌液接种至培养液植物根系处;

5、s2:将印度梨形孢成功定殖的美人蕉或鸢尾等湿地植物幼苗移栽至填装好基质的人工湿地中,采用河塘水浇灌进行湿地预培养,培育周期约为1个月左右,使湿地植物成活并健康稳定生长;

6、s3:当湿地面积较大、所需植物量较多时,选择美人蕉、鸢尾等湿地植物的实生苗或者分株繁殖幼苗,将其移栽至填装好填料的湿地系统中,采用河塘水浇灌进行湿地预培养,培育周期约为10-15天,待植物成活并长出大量新根后,利用印度梨形孢菌液浇灌湿地植物根部进行接种,成功定殖后继续培养10-15天;

7、s4:建成后的人工湿地用于对含盐或不含盐废水进行脱氮处理。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s1和s3中,湿地植物的实生苗或者分株繁殖幼苗需用水清洗干净根系。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s1和s3中,印度梨形孢菌液的准备方法为:采用pda液体培养基培养印度梨形孢4-7天,待培养液中长出大量孢子体后离心,用蒸馏水清洗2-3次后再离心得印度梨形孢菌丝,菌丝与蒸馏水按质量体积比2:100比例混合得印度梨形孢菌液。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s1和s3中,印度梨形孢菌液的接种量为每3-7天接种一次,每次接种为10ml/株,接种频次为2-3次。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人工湿地的类型包括表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等类型。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将益生内生真菌印度梨形孢接种到人工湿地植物根部,印度梨形孢在植物根部定殖后对植物的促生效应和诱导植物耐盐抗性的特点,促进植物生长并提高其耐盐能力,通过植物生长和耐盐能力的增强提升人工湿地对无盐和含盐废水的脱氮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用益生内生真菌提升湿地无盐与耐盐脱氮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益生内生真菌提升湿地无盐与耐盐脱氮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和s3中,湿地植物的实生苗或者分株繁殖幼苗需用水清洗干净根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益生内生真菌提升湿地无盐与耐盐脱氮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和s3中,印度梨形孢菌液的准备方法为:采用pda液体培养基培养印度梨形孢4-7天,待培养液中长出大量孢子体后离心,用蒸馏水清洗2-3次后再离心得印度梨形孢菌丝,菌丝与蒸馏水按质量体积比2:100比例混合得印度梨形孢菌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益生内生真菌提升湿地无盐与耐盐脱氮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和s3中,印度梨形孢菌液的接种量为每3-7天接种一次,每次接种为10ml/株,接种频次为2-3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益生内生真菌提升湿地无盐与耐盐脱氮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的类型包括表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等类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益生内生真菌提升湿地无盐与耐盐脱氮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当湿地面积较少时,选择湿地植物幼苗,用1/10Hoagland营养液培养7‑10天,将印度梨形孢菌液接种至植物根系处;S2:将印度梨形孢成功定殖的湿地植物幼苗移栽至填装好基质的人工湿地中,采用河塘水湿地预培养1个月;S3:当湿地面积较大时,将湿地植物幼苗移栽至填装好填料的湿地系统中,采用河塘水湿地预培养10‑15天,待长出大量新根后,利用印度梨形孢菌液浇灌根部进行接种,成功定殖后再预培养10‑15天。本发明将印度梨形孢接种到人工湿地植物根部,促进植物生长并提高其耐盐能力,提升人工湿地对无盐和含盐废水的脱氮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崔娜欣,蔡敏,张旭,周丽,邹国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