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填料的循环水旁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84800发布日期:2023-05-27 16:3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更换填料的循环水旁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循环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更换填料的循环水旁滤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工业生产用循环水需要增加旁滤装置进行过滤,旁滤装置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滤网进行筛出过滤,然后进入下一部分由各种吸附材料进行吸附过滤,目前吸附过滤部分主要是通过将水流导入水塔或水箱的腔内,并在腔内填充吸附填料,水流流经吸附填料后再导出至循环管路中使用。

2、填充吸附填料一般是混合堆积或者层叠堆积,混合堆积在维护更换填料时,一般按照使用寿命最短的填料期限更换,这就造成部分没有失效的填料一同被更换掉,而层叠堆积填料的方式则解决了上述问题,不过再更换下层填料时,需要先将上面各层的填料铲出分堆存放,更换好失效填料后,再将其它铲出的填料回填进去,整个操作过程也是相当的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填料的循环水旁滤装置,其通过分散式的填料填充结构设计,能够在维护更换时快速将对应的填料更换,相对于目前采用混合堆积或层叠堆积填料的方式的旁滤装置更加的合理,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都大大的降低。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便于更换填料的循环水旁滤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底部设有支架,所述外筒体内放置有同轴布置的环形填料仓,所述外筒体的内底面上设有与环形填料仓适配的限位挡环;

4、所述外筒体的一侧设有与外筒体内腔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外筒体的底部设有与环形填料仓的中孔处连通的进水管和排污管,所述外筒体的内底面上垂直设有与进水管连通的导流管;

5、所述环形填料仓是由一组横截面呈扇环形的填料桶拼合组成,所填料桶两侧的弧形筒壁上均开设有一组筛孔。

6、优选的,所述限位挡环包括与环形填料仓内周面适配的内环部,以及与环形填料仓外周面适配的外环部。

7、优选的,所述填料桶的顶部设有吊环。

8、优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填料桶的间隙内设有密封条,并且所述密封条固定在其中一个填料桶的外壁上。

9、优选的,所述导流管的顶部管壁上环绕开设有一组分流孔,并且导流管的顶部管口处安装有盲堵。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在外筒体内增加可拆卸的环形填料仓便于维护更换填料作业,并通过环形的结构与导流管之间形成环空的沉淀仓,能够对进入的循环水沉淀收集除杂质,然后进行吸附过滤;

12、其中,环形填料仓是由一组横截面呈扇环形的填料桶拼合组成的设计,能够在各填料桶内分别填充不同的吸附填料,在使用时根据其具体的使用寿命,对应的将填料桶提出更换失效的填料即可,相对于目前混合堆积或层叠堆积填料的方式更加的合理,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都大大的降低。

13、通过将限位挡环分为内环部和外环部的设计,更加便于将各个填料桶安装到位,从而由多个填料桶拼合形成的环形填料仓更加紧凑。

14、另外,在相邻的两个填料桶的间隙内设有密封条,通过密封条挤压密封在相邻两个填料桶之间,能够避免在相邻两个填料桶之间的间隙中过水,提高填料吸附过滤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更换填料的循环水旁滤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底部设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内放置有同轴布置的环形填料仓,所述外筒体的内底面上设有与环形填料仓适配的限位挡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填料的循环水旁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环包括与环形填料仓内周面适配的内环部,以及与环形填料仓外周面适配的外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填料的循环水旁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桶的顶部设有吊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填料的循环水旁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填料桶的间隙内设有密封条,并且所述密封条固定在其中一个填料桶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填料的循环水旁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的顶部管壁上环绕开设有一组分流孔,并且导流管的顶部管口处安装有盲堵。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循环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填料的循环水旁滤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底部设有支架,所述外筒体内放置有环形填料仓;所述外筒体的一侧设有与外筒体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外筒体的底部设有与环形填料仓的中孔处连通的进水管和排污管,所述外筒体的内底面上垂直设有与进水管连通的导流管;所述环形填料仓是由一组横截面呈扇环形的填料桶拼合组成,所述填料桶两侧的弧形筒壁上均开设有一组筛孔。本技术通过分散式的填料填充结构设计,能够在维护更换时快速将对应的填料更换,相对于目前采用混合堆积或层叠堆积填料的方式的旁滤装置更加的合理,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都大大的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郭学良,蔡海洋,徐洪华,刘灿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海(东营)石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