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极耳圆柱卷芯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28726发布日期:2023-09-04 13:3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全极耳圆柱卷芯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极耳除尘,尤其涉及一种全极耳圆柱卷芯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广泛使用和容量不断增大,内部短路会引起电池内部温度升高,并最终诱发热失控,是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的问题之一。为了解决此问题,需要改善电芯制程,引起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的因素是残留在电池内部的粉尘,引起自放电增大,其中圆柱全极耳卷芯制程过程中揉平后圆柱全极耳卷芯表面可能残留铝屑及粉尘,在成品电池中容易形成电池内部微短路,在电池成组的过程中,初限电池的自放电大,影响电池的一致性,对于电池的安全使用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2、相关技术中很少在焊接前对极耳进行除尘处理,但在实际中全极耳圆柱卷芯两端的极耳上有很多微小的金属杂质(铝屑及粉尘),如果不对这些杂质进行处理,就会导致极耳上的金属杂质进入电池内部,从而对电池的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极耳圆柱卷芯除尘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制程过程中揉平圆柱全极耳卷芯,其表面会残留铝屑或粉尘,容易形成电池内部短路,对电池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的缺陷,实现全极耳圆柱卷芯表面碎屑的有效清除。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极耳圆柱卷芯除尘装置,用于对经揉平处理后的全极耳圆柱卷芯进行除尘,包括:

3、除尘室,具有至少一个开口;

4、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除尘室内,所述夹持机构适于夹紧所述全极耳圆柱卷芯;

5、第一除尘机构,设置于所述除尘室的第一侧,所述第一除尘机构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6、第二除尘机构,与所述第一除尘机构相对设置,设于所述除尘室的第二侧,所述第二除尘机构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带动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切换;

7、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为靠近所述夹持机构,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为远离所述夹持机构。

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除尘机构适于为所述全极耳圆柱卷芯的正极极耳除尘,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一除尘机构完全包覆所述正极极耳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第一除尘机构贴近所述正极极耳的端部的位置。

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除尘机构适于为所述全极耳圆柱卷芯的负极极耳除尘,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第二除尘机构完全包覆所述负极极耳的位置,所述第四位置为所述第二除尘机构贴近所述负极极耳的端部的位置。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除尘机构与所述第二除尘机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除尘机构和第二除尘机构均包括除尘罩和扇叶,所述扇叶安装于所述除尘罩远离所述全极耳圆柱卷芯的一端。

1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除尘罩的结构为半圆锥体,所述半圆锥体的第一端直径小于第二端直径,所述第一端适于套设所述全极耳圆柱卷芯,所述第二端用于安装所述扇叶。

1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13、多个夹爪,位于所述除尘室内;

14、多个驱动组件,与所述夹爪一一对应连接,适于驱动所述夹爪打开或者闭合,且多个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除尘室的侧壁上。

1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感应单元,所述感应单元适于在所述全极耳圆柱卷芯放置于所述夹持机构上时发出一启动信号,以通过所述驱动组件控制所述夹爪夹紧所述全极耳圆柱卷芯。

1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包括导轨、滑块和驱动件,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除尘室的侧壁,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卡接,且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或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滑块的端部与所述驱动件固定连接。

1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件包括伸缩杆和电机,所述电机设于所述除尘室侧壁,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的端部连接。

1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夹持机构、所述第一除尘机构、所述第二除尘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电连接或通信连接。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极耳圆柱卷芯除尘装置,通过将全极耳圆柱卷芯放置在除尘室内的夹持机构上,使得夹持机构夹紧全极耳圆柱卷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将位于全极耳圆柱卷芯两侧的第一除尘机构和第二除尘机构从起始位置即第二位置和第四位置,驱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以将全极耳圆柱卷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完全包覆,实现对正极极耳端和负极极耳端碎屑的有效清理,以提高下一步工艺激光焊接合格率,并减少电池的自放电率,从而提升电池产品的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全极耳圆柱卷芯除尘装置,用于对经揉平处理后的全极耳圆柱卷芯进行除尘,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极耳圆柱卷芯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尘机构适于为所述全极耳圆柱卷芯的正极极耳除尘,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一除尘机构完全包覆所述正极极耳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第一除尘机构贴近所述正极极耳的端部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极耳圆柱卷芯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除尘机构适于为所述全极耳圆柱卷芯的负极极耳除尘,所述第三位置为所述第二除尘机构完全包覆所述负极极耳的位置,所述第四位置为所述第二除尘机构贴近所述负极极耳的端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极耳圆柱卷芯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尘机构与所述第二除尘机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除尘机构和第二除尘机构均包括除尘罩和扇叶,所述扇叶安装于所述除尘罩远离所述全极耳圆柱卷芯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极耳圆柱卷芯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罩的结构为半圆锥体,所述半圆锥体的第一端直径小于第二端直径,所述第一端适于套设所述全极耳圆柱卷芯,所述第二端用于安装所述扇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全极耳圆柱卷芯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包括导轨、滑块和驱动件,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除尘室的侧壁,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卡接,且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或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滑块的端部与所述驱动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极耳圆柱卷芯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伸缩杆和电机,所述电机设于所述除尘室侧壁,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的端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全极耳圆柱卷芯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夹持机构、所述第一除尘机构、所述第二除尘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电连接或通信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极耳除尘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全极耳圆柱卷芯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室,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夹持机构,设置于除尘室内,夹持机构适于夹紧全极耳圆柱卷芯;第一除尘机构,设置于除尘室的第一侧,第一除尘机构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第二除尘机构,与第一除尘机构相对设置,设于除尘室的第二侧,第二除尘机构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带动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切换。本申请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将位于全极耳圆柱卷芯两侧的第一除尘机构和第二除尘机构从起始位置驱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以将全极耳圆柱卷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完全包覆,实现对正极极耳端和负极极耳端碎屑的有效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安敏俊,张良,王世玉,宋慧洁,曹仕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中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