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介质组合填料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85841发布日期:2023-05-07 01:17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介质组合填料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多介质组合填料束。


背景技术:

1、在废水处理中,接触氧化法需要在反应池中布置填料,为微生物提供附着的场所,微生物依附于填料并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是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一种。其利用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应的氧气,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达到净化目的。

2、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包括厌氧(缺氧)池、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等生化反应工艺均会采用生物填料,目前常用的填料包括波状填料、蜂窝状填料、弹性填料、组合填料、mbbr填料等,这些种类的填料大多表面比较光滑,针对可生化性较好的废水挂膜效果尚可,但对于可生化性较差的废水,其生物膜附着性差,挂膜较缓慢,效果不理想,甚至往往会挂膜失败,同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填料老化、脱落、堵塞的现象,影响废水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填料处理生化性较差的废水效果差,填料容易老化、脱落、堵塞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介质组合填料束,该填料束具有优异的吸附微生物的性能,微生物更易附着,挂膜更迅速、更稳定。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多介质组合填料束,包括填料束,所述填料束包括外包袋,所述外包袋为多孔结构,所述外包袋内设有聚氨酯球,所述外包袋内设有填料,所述填料为多孔结构,所述聚氨酯球与填料顶部高度一致,所述外包袋顶部设有封口钢板,所述封口钢板上方设有封口角钢,所述填料束上端位于封口钢板与封口角钢之间,所述封口角钢呈“l”型,所述封口角钢横板和封口钢板上设有紧固螺栓,所述封口角钢竖板上设有挂钩,所述挂钩呈“s”型,所述挂钩下端挂在封口角钢竖板上、上端连接有填料束支架钢管,所述填料束支架钢管两端处设有预埋角钢,所述预埋角钢位于填料束支架钢管下方,所述预埋角钢预埋在池壁上。通过聚氨酯球和多孔结构的填料能够有效的去除反应池内的污染杂质,填料束通过封口角钢和封口钢板进行夹紧固定,再通过挂钩悬挂在填料束支架钢管上,大大减少安装时间和工人工作量,使挂膜更稳定。

4、进一步地,所述填料为陶粒和沸石,所述陶粒和沸石的粒径为8~12mm,所述外包袋上孔径小于陶粒和沸石的粒径。陶粒填料为多孔结构,比表面积较大,不但可以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附着场所,还可以有效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使微生物与污染物质充分接触,有利用提高处理效率;沸石填料具有多孔道架状结构,有良好的吸附和离子交换的能力,因此对废水中的氨氮有优异的吸附作用,沸石填料对高氨氮废水有良好的处理能力。

5、进一步地,所述填料束距离池壁400~600mm,两个填料束之间的中心间距为800~1100mm。保证对池中污染杂质的处理效果。

6、进一步地,所述封口钢板和封口角钢上至少设有两个紧固螺栓进行固定。对填料束的固定更加稳定。

7、进一步地,所述封口角钢竖板上至少设有两个挂钩。是填料束保持平衡,结构更稳定。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9、1.本实用新型的填料束通过封口钢板和封口角钢进行夹紧固定,通过挂钩将填料束挂在填料束支架钢管上,省去了底部的填料支架,大大减少安装时间和工人工作量。

10、2.本实用新型的填料为陶粒和沸石,多孔性的陶粒和沸石具有优异的吸附微生物的性能,微生物更易附着,挂膜迅速。

11、3.本实用新型陶粒和沸石和聚氨酯球均有较好的吸附性,不仅可以为微生物提供易于附着的场所,同时可吸附水中的污染物质,在填料内部的空隙中可同时进行硝化反硝化反应,大大提高生化池中污染物质的去除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多介质组合填料束,其特征在于,包括填料束(1),所述填料束(1)包括外包袋,所述外包袋为多孔结构,所述外包袋内设有聚氨酯球(101),所述外包袋内设有填料(102),所述填料(102)为多孔结构,所述聚氨酯球(101)与填料(102)顶部高度一致,所述外包袋顶部设有封口钢板(103),所述封口钢板(103)上方设有封口角钢(104),所述填料束(1)上端位于封口钢板(103)与封口角钢(104)之间,所述封口角钢(104)呈“l”型,所述封口角钢(104)横板和封口钢板(103)上设有紧固螺栓(105),所述封口角钢(104)竖板上设有挂钩(106),所述挂钩(106)呈“s”型,所述挂钩(106)下端挂在封口角钢(104)竖板上、上端连接有填料束支架钢管(2),所述填料束支架钢管(2)两端处设有预埋角钢(3),所述预埋角钢(3)位于填料束支架钢管(2)下方,所述预埋角钢(3)预埋在池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介质组合填料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102)为陶粒和沸石,所述陶粒和沸石的粒径为8~12mm,所述外包袋上孔径小于陶粒和沸石的粒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介质组合填料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束(1)距离池壁400~600mm,两个填料束(1)之间的中心间距为800~1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介质组合填料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钢板(103)和封口角钢(104)上至少设有两个紧固螺栓(105)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介质组合填料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角钢(104)竖板上至少设有两个挂钩(10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介质组合填料束,包括填料束,所述填料束包括外包袋,所述外包袋内设有聚氨酯球和填料,所述聚氨酯球与填料顶部高度一致,所述外包袋顶部设有封口钢板,所述封口钢板上方设有封口角钢,所述填料束上端位于封口钢板与封口角钢之间,所述封口角钢横板和封口钢板上设有紧固螺栓,所述封口角钢竖板上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上端连接有填料束支架钢管,所述填料束支架钢管两端处设有预埋角钢,所述预埋角钢预埋在池壁上。本技术通过聚氨酯球和多孔结构的填料能够有效的去除反应池内的污染杂质,填料束通过封口角钢和封口钢板进行夹紧固定,大大减少安装时间和工人工作量,使挂膜更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常刘伟,刘敏杰,郭姣,赵云飞,徐飞飞,李留营,高维超,冯亚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百川畅银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