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理河道水体的移动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8370发布日期:2023-10-14 11:5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用于治理河道水体的移动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河道综合处理,尤其是一种用于治理河道水体的移动式装置。


背景技术:

1、基于河道水体污染具有时空分散、不同河道水体具有不同的水环境特征。由于河道水体污染物的复杂性和分散性,精准识别目标河流的水环境特征是河道水体生态修复的关键。

2、不同河道水体具有不同的水环境特征,如河流水动力条件、水质状况、水生态环境、接纳污染物种类和方式等。同一河流在不同时期,如不同季节、丰水年和枯水年等,水环境参数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河道水环境特征的差异和变化必然要求生态修复措施的适应和动态调整,因而精准识别目标河流的水污染物特征是河道水体生态修复的关键。

3、但精准识别水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内部组成结构和净化规律是一个漫长而且复杂的过程。当前对于河道水体修复治理,多注重于某一河道在某一时期内的治理结果,无法达到良好的河道生态修复治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理河道水体的移动式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理河道水体的移动式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的装置本体上设有浮体、位于浮体上端部的微纳米曝气系统、加药系统、动力系统和在线监测系统,通过浮体使得整体装置保持稳定浮于水体表面,

3、所述的动力系统包括水泵、气液混合区、文丘里管、空气导管及导流管道,水泵通过水泵进水管道将河水泵入水泵出水管道再进入气液混合区,进入气液混合区内的物质充分混合后通过与其连接的文丘里管压缩,然后从导流管道混合排出,

4、进一步的,所述的微纳米曝气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和微纳米曝气机,

5、所述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过管道输送至微纳米曝气机,微纳米曝气机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粒径较大的臭氧气体分割成微气泡/纳米气泡,并通过臭氧导气管道进入气液混合区;

6、进一步的,所述的加药系统包括化感物质加药箱和生物菌剂加药箱,化感物质及生物菌剂通过带有药剂添加阀门的加药管分别加入化感物质加药箱和生物菌剂加药箱内,然后分别通过化感物质加药箱和生物菌剂加药箱的加药泵泵入药剂投加管道内,再进入气液混合区。

7、河水、微气泡/纳米气泡、化感物质及生物菌剂和空气均经过文丘里管压缩后从导流管道混合排出,一方面达到了曝气及投加药剂的目的,另一方面反向的推动力为装置提供航行动力。

8、将带有动力系统的移动式装置为河道水体治理平台,形成移动式河道水体治理与日常维护技术;曝气系统的气流在增氧的同时通过反推河水提供装置的航行动力,文丘里导流管控制装置的航行方向,太阳能板提供电力。

9、将纳米曝气产生的纳米气泡通过文丘里导流管形成移动式增氧,而且是在河水上部增氧(使蓝藻不能形成优势浮游藻类),不搅动河底底泥(河道水体污染物不能释放出来),纳米气泡氧的利用率是20%-35%,提高氧了氧的利用率和氨氮的去除率,降低了河水的浊度;

10、将微生物菌剂、化感物质处理剂通过文丘里导流管与河水充分混合,增强菌剂等的利用率,微生物菌剂采用缓释载体直接作用于底泥,提升了河水中cod、总磷、总氮和叶绿素的去除率。

11、进一步的,所述的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六个水质检测仪器,分别为水温在线监测仪、ph在线监测仪、氧化还原电位在线监测仪、cod在线监测仪、氨氮在线监测仪和总磷在线监测仪。

12、进一步的,所述的文丘里管管壁开有小孔,小孔连接空气导管。

13、进一步的,所述的化感物质加药箱和生物菌剂加药箱底部设有药剂自流阀。

14、进一步的,所述的微纳米曝气系统、加药系统、动力系统和在线监测系统与自动控制系统通过plc连接,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微纳米曝气系统的臭氧发生量及曝气速率、加药系统的药剂投加量和投加速率、动力系统的水泵泵吸流量及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传输。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带有动力系统的移动式装置为河道水体治理平台,形成移动式河道水体治理与日常维护技术;曝气系统的气流在增氧的同时通过反推河水提供装置的航行动力,文丘里导流管控制装置的航行方向,太阳能板提供电力。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治理河道水体的移动式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本体上设有浮体(1)、位于浮体(1)上端部的微纳米曝气系统、加药系统、动力系统和在线监测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理河道水体的移动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纳米曝气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4)和微纳米曝气机(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理河道水体的移动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药系统包括化感物质加药箱(7)和生物菌剂加药箱(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理河道水体的移动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六个水质检测仪器(3),分别为水温在线监测仪、ph在线监测仪、氧化还原电位在线监测仪、cod在线监测仪、氨氮在线监测仪和总磷在线监测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理河道水体的移动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文丘里管(18)管壁开有小孔,小孔连接空气导管(19)。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治理河道水体的移动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感物质加药箱(7)和生物菌剂加药箱(8)底部设有药剂自流阀(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理河道水体的移动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纳米曝气系统、加药系统、动力系统和在线监测系统与自动控制系统(9)通过plc连接,自动控制系统(9)控制微纳米曝气系统的臭氧发生量及曝气速率、加药系统的药剂投加量和投加速率、动力系统的水泵(2)泵吸流量及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传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河道综合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治理河道水体的移动式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上设有浮体、位于浮体上端部的微纳米曝气系统、加药系统、动力系统和在线监测系统,通过浮体使得整体装置保持稳定浮于水体表面;动力系统包括水泵、气液混合区、文丘里管、空气导管及导流管道,水泵通过水泵进水管道将河水泵入水泵出水管道再进入气液混合区,进入气液混合区内的物质充分混合后通过与其连接的文丘里管压缩,然后从导流管道混合排出。将带有动力系统的移动式装置为河道水体治理平台,形成移动式河道水体治理与日常维护技术;曝气系统的气流在增氧的同时通过反推河水提供装置的航行动力,文丘里导流管控制装置的航行方向。

技术研发人员:管静,於双飞,蒋帅,刘小泉,王路艳,滕坤,蒋小烜,刘高杰,刘辉,石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