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水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2892发布日期:2023-06-02 04:49阅读:60来源:国知局
活化水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活化水制备装置的相关,尤其涉及一种活化水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等离子体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在气体中放电产生的物质具有杀菌的效果,同时在大气压下处理等离子体可得到一种低ph值高氧化还原电位的活化水。等离子体活化水在气液相中可生成大量的活性粒子,比如h+、o3、-oh、no-、no-2等,这些粒子在水中会产生化学反应并生成过氧亚硝酸、过氧化氢、硝酸、亚硝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抗癌、杀菌的生物医学作用,等离子体活化水广泛应用于清洗、杀菌消毒、水藻污水处理、果蔬保鲜上。

2、目前等离子活化水技术的应用受制于其放电过程产生强电场高腐蚀臭氧高等恶劣环境,而且高湿环境下放电容易引起爬电造成放电效率低同时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活化水制备装置还存在能量转换率低的技术问题。

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活化水制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活化水制备装置制备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化水制备装置,以解决活化水制备装置制备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活化水制备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化水制备装置,包括水箱、反应器、第二电极和泵体,水箱用于盛放待处理水溶液,反应器伸入至待处理水溶液中,第二电极置于待处理水溶液的液面下方,反应器和第二电极通过泵体循环输送气体,泵体将气体输送至反应器,电离气体产生空气等离子,空气等离子传输至待处理水溶液,在气液交界面发生电离,气液混合物经过第二电极的冷凝降温,将处理后的气体输送至反应器。

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水箱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口,第二电极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一进气口通过管路相连。

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第二电极上设置有第二出气口,反应器上设置有进气管,第二出气口和泵体的进气口相连,进气管和泵体的出气口相连。

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第二电极包括至少两条回路相连,气液混合物经过至少两条回路冷凝干燥,以延长气液混合物在第二电极内的流通路径。

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第二电极为s型金属管路,第二电极呈水平贯穿箱体的底部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第二电极的外壁涂覆有聚四氟乙烯介质层。

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水箱内壁涂覆有金属膜,以使水箱内壁电位相同。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水箱上设置有盖体,盖体上设置有固定架,反应器设置在固定架上,以使反应器部分容置在待处理水溶液中。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反应器包括多个,多个反应器等间距设置在固定架上,多个反应器通过连接板相连。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固定架上设置有分流板,分流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泵体的出气口相连,分流板另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三进气口,第三进气口和进气管相连,泵体将气体通过分流板输送至多个反应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反应器和盖体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填充有密封绝缘材料。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反应器包括具有开口的容置部,容置部内设置有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和容置部形成有气体流通通道,容置部置于待处理水溶液内,容置部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件,以提高容置部和第一电极之间的气密性。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容置部包括具有开口的管状结构,第一电极为柱状结构,第一电极贯穿密封件伸入至容置部内,以使密封件和容置部卡接固定。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第一电极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依次连接,以使第二本体容置在容置部内。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第一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以使第一本体内的气体通过通孔流出至容置部和第二本体之间形成的中空区域。

1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第一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电弧孔,电弧孔置于待处理水溶液的液面下方,容置部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气孔。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化水制备装置的具有以下优点: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化水制备装置,将第二电极水平放置在水箱底部,并在第二电极的外壁上涂覆有聚四氟乙烯涂层,有效解决了第二电极周边爬电现象,同时第二电极内壁可对循环气体进行冷却进而减小第一电极内壁水珠,提高放电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活化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反应器、第二电极和泵体,水箱用于盛放待处理水溶液,反应器伸入至待处理水溶液中,第二电极置于待处理水溶液的液面下方,反应器和第二电极通过泵体循环输送气体,泵体将气体输送至反应器,电离气体产生空气等离子,空气等离子传输至待处理水溶液,在气液交界面发生电离,气液混合物经过第二电极的冷凝降温,将处理后的气体输送至反应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化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箱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口,第二电极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一进气口通过管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化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极上设置有第二出气口,反应器上设置有进气管,第二出气口和泵体的进气口相连,进气管和泵体的出气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化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极包括至少两条回路相连,气液混合物经过至少两条回路冷凝干燥,以延长气液混合物在第二电极内的流通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化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极为s型金属管路,第二电极呈水平贯穿箱体的底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化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极的外壁涂覆有聚四氟乙烯介质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活化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箱内壁涂覆有金属膜,以使水箱内壁电位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化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箱上设置有盖体,盖体上设置有固定架,反应器设置在固定架上,以使反应器部分容置在待处理水溶液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化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器包括多个,多个反应器等间距设置在固定架上,多个反应器通过连接板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化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架上设置有分流板,分流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泵体的出气口相连,分流板另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三进气口,第三进气口和进气管相连,泵体将气体通过分流板输送至多个反应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化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器和盖体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填充有密封绝缘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化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器包括具有开口的容置部,容置部内设置有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和容置部形成有气体流通通道,容置部置于待处理水溶液内,容置部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件,以提高容置部和第一电极之间的气密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活化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容置部包括具有开口的管状结构,第一电极为柱状结构,第一电极贯穿密封件伸入至容置部内,以使密封件和容置部卡接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活化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依次连接,以使第二本体容置在容置部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活化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以使第一本体内的气体通过通孔流出至容置部和第二本体之间形成的中空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活化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电弧孔,电弧孔置于待处理水溶液的液面下方,容置部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气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活化水制备装置,包括水箱、反应器、第二电极和泵体,水箱用于盛放待处理水溶液,反应器伸入至待处理水溶液中,第二电极置于待处理水溶液的液面下方,反应器和第二电极通过泵体循环输送气体,泵体将气体输送至反应器,电离气体产生空气等离子,空气等离子传输至待处理水溶液,在气液交界面发生电离,气液混合物经过第二电极的冷凝降温,将处理后的气体输送至反应器。本技术提供的活化水制备装置,将第二电极水平放置在水箱底部,并在第二电极的外壁上涂覆有聚四氟乙烯涂层,有效解决了第二电极周边爬电现象,同时第二电极内壁可对循环气体进行冷却进而减小第一电极内壁水珠,提高放电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铭昭,马明宇,施国志,伍晨迪,董双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