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城镇硬质驳岸生态化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2850发布日期:2023-04-29 23:0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城镇硬质驳岸生态化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具体为一种用于城镇硬质驳岸生态化的装置。


背景技术:

1、径流污染是城镇河道主要的污染来源。降雨径流冲刷下垫面,夹杂大量的氮、磷等无机物流入河道,造成河道水质的恶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并威胁水体中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针对径流污染,目前采用的方式是设置河滨带。

2、河滨带是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水陆之间物质交换、能量传递以及信息交流的场所,具有维护河岸稳定、截流污染物、保护河流水质、保护物种多样性以及景观功能等多种生态功能;

3、例如申请公开号为cn109267534a,一种用于城镇硬质驳岸带的生态草帘修复装置,包括安装于驳岸挡墙上的集水槽、生态草帘及自动抽水装置;所述生态草帘贴合悬挂于集水槽下方的驳岸挡墙上,其下部高于河道常水位;所述集水槽底部紧邻挡墙的一侧均匀开设有槽孔,集水槽汇集的雨水从槽孔中滴入生态草帘内;缺水时,自动抽水装置启动,将河道里的水抽入集水槽,实现草帘自动灌溉;同时草的生长可不断吸收河水中的养分,起到净化河水的目的;本发明兼具缓解面源污染与美化环境的功能,不需要额外的工程措施,具有价格低廉、安装方便、易于维护等优点,可作为一种岸带修复技术与其他技术联合使用来进行面源污染阻控;

4、但是上述申请仍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之处:

5、(1)现状城镇河道多数为硬质驳岸,隔断了水体和陆地之间的生态联系,在设置硬质驳岸的区域由于没有种植土或种植土在水下较深位置不便于种植水生植物,所以硬质驳岸临水的位置现存做法几乎无绿化种植;硬质驳岸河道的河滨带对径流污染的净化效率很低。

6、(2)传统河滨带主要依靠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元素,在水生态修复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在冬季,水生植物大部分进入枯萎阶段或者休眠期,净化能力大打折扣,难以承担净化河道水体的重任;

7、(3)水生植物虽然能拦截一部分有机碎屑,然后通过植物根系上的微生物分解,但是只能对较大的有机碎屑有好的拦截效果,对小的有机碎屑拦截效果一般,在水生态修复过程中对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碎屑能力较差。

8、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用于城镇硬质驳岸生态化的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城镇硬质驳岸生态化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状城镇河道多数为硬质驳岸,隔断了水体和陆地之间的生态联系,在设置硬质驳岸的区域由于没有种植土或种植土在水下较深位置不便于种植水生植物,所以硬质驳岸临水的位置现存做法几乎无绿化种植,硬质驳岸河道的河滨带对径流污染的净化效率很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城镇硬质驳岸生态化的装置,包括生物净化笼和驳岸和,所述驳岸的一侧设置有种植箱,所述种植箱的内部设置有种植土,所述种植土的上方分别种植有蚌类、螺类和水生植物,所述生物净化笼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碳素纤维填料,所述生物净化笼的内部设置有纳米曝气管,且纳米曝气管与生物净化笼通过紧固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生物净化笼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碳素纤维填料,所述生物净化笼的内部设置有pvc管。

3、优选的,所述种植箱的下方安装有支撑架构,所述支撑架构包括纵向横杆、横向横杆、第一纵杆、第二纵杆和斜杆,所述第一纵杆与驳岸通过锚固件连接,所述横向横杆和第一纵杆均通过螺栓与斜杆固定连接,所述纵向横杆和第二纵杆均通过螺栓与种植箱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横杆的下方安装有第一不锈钢环片。

4、优选的,所述生物净化笼包括笼身和尼龙网包裹内层骨架,所述尼龙网包裹内层骨架安装在笼身的外侧,所述笼身的一端设置有不锈钢笼盖,所述不锈钢笼盖与笼身之间安装有活动轴。

5、优选的,所述笼身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笼身不锈钢环和第二笼身不锈钢环,所述不锈钢笼盖的下方安装有焊接不锈钢块,且焊接不锈钢块与不锈钢笼盖焊接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笼身不锈钢环包括第一不锈钢环和第二不锈钢环,所述第一笼身不锈钢环的上方安装有第二不锈钢环片,且第二不锈钢环片与第一笼身不锈钢环焊接连接。

7、优选的,所述不锈钢笼盖的上方安装有第三不锈钢环片,且第三不锈钢环片与不锈钢笼盖焊接连接,所述纳米曝气管的一端设置有铜制宝塔头,且铜制宝塔头与纳米曝气管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铜制宝塔头的一侧设置有pe铜内丝,所述pe铜内丝的一端设置有外接曝气管,所述外接曝气管与铜制宝塔头通过pe铜内丝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协同净化,水上水下立体修复

10、在水上部设置生物种植箱,种植箱内的水生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水体溶解氧,其发达的根系不仅可以通过吸附、吸收、利用等作用净化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还能作为类生物填料成为生物膜载体,微生物新陈代谢可以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生成植物生长所需的c源、n源、p源等,另外,种植箱内的蚌通过滤食植物残渣等以及螺通过吸食污泥中的细菌和有机碎屑等,减少残渣剩饵所致的有机营养物质,改善水体底质,能较好地净化水质,提高水的透明度;

11、在水中下部设置生物净化笼,其内部装填的蚌,其食物主要是藻类、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等,对水中下部的有机污染物吸收、同化,其外部缠绕碳素纤维填料,该填料作为生物膜载体,可以附着大量微生物,另外,生物净化笼内部的纳米曝气管为中下部水体进行充氧,生物净化笼从外部到内部,分别为厌氧、缺氧和好氧环境,不同溶解氧环境下生长的微生物种类不同,这些微生物可以对水中多种有机污染物进行分解、同化,另外,可以对笼内蚌生长所产生的污染物进行降解;

12、通过生物种植箱,对上部水体有机物质消耗降解,通过吊挂深度不同的生物净化笼,对中下部水体污染物进行吸附利用,本申请将蚌、螺、微生物、水生植物进行有效结合,水上水下立体修复水体;

13、2.径流污染净化效果好

14、本申请通过微生物与水生植物、螺蚌共同作用。在面对地表径流所带来河道水污染时,组合式处理系统各结构协同作用,相较于传统河滨带,对地表径流污染地净化效果提高30%~40%,且系统面对来水的水质波动,抗冲击能力强;

15、3.组合系统可拆卸,方便提取,产品多样、经济效益可观

16、本申请为降低后期蚌、螺的提取更新难度,为可拆卸组合系统。种植箱内的蚌、螺无需降排水可直接提取换,生物净化笼内蚌类只需通过对河道进行少量降排水,即可将净化笼提上来,打开侧边的笼盖直接倒出,方便替换。组合系统的产品包括多种螺、蚌,这些螺、蚌可以用作食材、工艺产品等原材料,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城镇硬质驳岸生态化的装置,包括生物净化笼(9)和驳岸(16),其特征在于:所述驳岸(16)的一侧设置有种植箱(4),所述种植箱(4)的内部设置有种植土(3),所述种植土(3)的上方分别种植有蚌类(1)、螺类(2)和水生植物(8),所述生物净化笼(9)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碳素纤维填料(10),所述生物净化笼(9)的内部设置有纳米曝气管(11),且纳米曝气管(11)与生物净化笼(9)通过紧固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生物净化笼(9)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碳素纤维填料(6),所述生物净化笼(9)的内部设置有pvc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城镇硬质驳岸生态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箱(4)的下方安装有支撑架构(7),所述支撑架构(7)包括纵向横杆(17)、横向横杆(18)、第一纵杆(19)、第二纵杆(20)和斜杆(21),所述第一纵杆(19)与驳岸(16)通过锚固件连接,所述横向横杆(18)和第一纵杆(19)均通过螺栓与斜杆(21)固定连接,所述纵向横杆(17)和第二纵杆(20)均通过螺栓与种植箱(4)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横杆(18)的下方安装有第一不锈钢环片(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城镇硬质驳岸生态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净化笼(9)包括笼身和尼龙网包裹内层骨架(28),所述尼龙网包裹内层骨架(28)安装在笼身的外侧,所述笼身的一端设置有不锈钢笼盖(24),所述不锈钢笼盖(24)与笼身之间安装有活动轴(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城镇硬质驳岸生态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笼身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笼身不锈钢环(26)和第二笼身不锈钢环(27),所述不锈钢笼盖(24)的下方安装有焊接不锈钢块(25),且焊接不锈钢块(25)与不锈钢笼盖(24)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城镇硬质驳岸生态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笼身不锈钢环(26)包括第一不锈钢环(22)和第二不锈钢环(30),所述第一笼身不锈钢环(26)的上方安装有第二不锈钢环片(29),且第二不锈钢环片(29)与第一笼身不锈钢环(26)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城镇硬质驳岸生态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笼盖(24)的上方安装有第三不锈钢环片(31),且第三不锈钢环片(31)与不锈钢笼盖(24)焊接连接,所述纳米曝气管(11)的一端设置有铜制宝塔头(15),且铜制宝塔头(15)与纳米曝气管(11)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铜制宝塔头(15)的一侧设置有pe铜内丝(14),所述pe铜内丝(14)的一端设置有外接曝气管(13),所述外接曝气管(13)与铜制宝塔头(15)通过pe铜内丝(14)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城镇硬质驳岸生态化的装置,涉及城镇河道水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状城镇河道多数为硬质驳岸,隔断了水体和陆地之间的生态联系,在设置硬质驳岸的区域由于没有种植土或种植土在水下较深位置不便于种植水生植物,所以硬质驳岸临水的位置现存做法几乎无绿化种植,硬质驳岸河道的河滨带对径流污染的净化效率很低的问题。所述驳岸的一侧设置有种植箱,所述种植箱的内部设置有种植土,所述种植土的上方分别种植有蚌类、螺类和水生植物,所述生物净化笼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碳素纤维填料,所述生物净化笼的内部设置有纳米曝气管,且纳米曝气管与生物净化笼通过紧固螺丝固定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宁军,汪小雨,牧运洋,谢康,董蓓,段文秀,劳劲林,董志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