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光互补的污泥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8499发布日期:2023-12-06 22:1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光互补的污泥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污泥处理,具体涉及一种风光互补的污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如何减少污泥总量是污泥处理“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目标的首要问题。因此,污泥脱水干化是降低污泥含水率,从而使其减量化的有效处理方式。

2、国内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一般经带式压滤机、离心机等初步脱水后,采用填埋、堆肥、自然干化等处置方式进行处理,含水率仍很高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3、目前常用的污泥脱水干化技术包括机械压滤技术、自然干燥技术、热干燥技术等。然而,每一种技术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减量化效率不够高。同时,需要大量电能提供能源支撑,造成大量电力消耗与碳排放。

4、风能和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一大热点,无污染,零排放。然而,风能和太阳能受季节更替和天气条件的限制具有不稳定、不连续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风光互补的污泥处理系统。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风光互补的污泥处理系统,污泥离心处理装置、电渗透脱水装置、低温干化箱依次连接,所述污泥离心处理装置出口通过污泥输送装置连接电渗透脱水装置入口,所述电渗透脱水装置出口通过所述污泥输送装置连接所述低温干化装置入口;所述电渗透脱水装置包括电源、电渗透脱水机;所述电源连接风光互补发电装置;所述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板、风力发电机、风光互补控制器、储能电池组;所述太阳能板、风力发电机并联接入风光互补控制器,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连接储能电池组。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低温干化装置上方连接有热泵、太阳能板。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低温干化箱内包含循环风机和网状传送带。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储能电池组包括蓄电池、电容;并联连接。

6、所述风光互补发电装置为后续所有装置供能。

7、所述风光发电装置产生的直流电通过风光互补控制器输送到后续需要电力的设备中,剩余电能通过风光发电系统控制器转化成交流电传输到所述储能电池组中储存,以备后续风能与太阳能不稳定时仍可提供电能。

8、所述储能电池组并联结构更好的实现储能电池组的输放电效率。

9、风光互补装置为电源提供直流电压,利用污泥粒子和水分子相互向相反的极性方向分离移动的现象进行脱水。

10、所述污泥离心处理装置能将含水率99%以上的污泥处理到含水率为80%左右。

11、所述电渗透脱水机能将含水率80%的污泥处理到含水率为60%以下。

12、所述热泵所需的热量由所述太阳能板提供;所述低温干化装置能将含水率60%的污泥处理到含水率为30%—40%。

13、一种利用上述系统进行污泥处理节能化、减量化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污泥进入所述污泥离心处理装置,利用污泥与水的密度差,通过高速旋转将自由水分离排出。污泥从所述污泥离心处理装置的出口排出。

14、从所述污泥离心处理装置出口排出的污泥通过所述污泥输送装置进入所述电渗透脱水装置,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利用污泥粒子和水分子相互向相反的极性方向分离移动的现象进行脱水,分离结合水与污泥。

15、从所述电渗透脱水装置出口排出的污泥通过所述污泥输送装置进入所述低温干化装置。

16、热泵将太阳能提供的能量提供给低温干化箱中的循环风机,通过循环风机向箱体内输送热风,热风利用箱内循环过程,分别穿过三层网状传送带,通过热量干化使污泥中的水分蒸发,蒸发产生的湿热空气被传回热泵除湿后再送回箱体,循环往复。

17、由于天气条件变化导致太阳能不稳定时,干化箱中的循环热空气为热泵提供热量来源。

18、干化后的污泥由所述低温干化装置出口排出。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采用分级处理的方式,降低污泥含水率。首先通过离心处理使污泥含水率降到80%,其次通过电渗透处理的方式将污泥含水率降到60%,最后采用低温干化处理方式将污泥含水率降低到30%—40%,且热损失小,无废气排放,此系统有效提高污泥的减量化效率。同时,处理过程中用到的电能通过风光互补发电装置产生,充分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降低碳排放,达到环境友好的目标。



技术特征:

1.一种风光互补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污泥离心处理装置(5)、电渗透脱水装置、低温干化箱(9);污泥离心处理装置(5)、电渗透脱水装置、低温干化箱(9)依次连接,所述污泥离心处理装置(5)出口通过污泥输送装置(6)连接电渗透脱水装置入口,所述电渗透脱水装置出口通过所述污泥输送装置(6)连接所述低温干化箱(9)入口;所述电渗透脱水装置包括电源(8)、电渗透脱水机(7);所述电源(8)连接风光互补发电装置;所述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板(1)、风力发电机(2)、风光互补控制器(3)、储能电池组(4);所述太阳能板(1)、风力发电机(2)并联接入风光互补控制器(3),所述风光互补控制器(3)连接储能电池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低温干化箱(9)上方连接有热泵(10)、太阳能板(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低温干化箱(9)内包含循环风机(11)和网状传送带(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的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储能电池组(4)包括蓄电池、电容;所述蓄电池、电容并联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光互补的污泥处理系统。污泥离心处理装置(5)、电渗透脱水装置、低温干化箱(9)依次连接,所述污泥离心处理装置(5)出口通过污泥输送装置(6)连接电渗透脱水装置入口,所述电渗透脱水装置出口通过所述污泥输送装置(6)连接所述低温干化装置(9)入口;所述电渗透脱水装置包括电源(8)、电渗透脱水机(7);所述电源(8)连接风光互补发电装置;所述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板(1)、风力发电机(2)、风光互补控制器(3)、储能电池组(4)。本技术采用分级处理的方式,降低污泥含水率,处理过程中用到的电能通过风光互补发电装置产生,充分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降低碳排放,达到环境友好的目标。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飞,王盛勇,陈卉,陈三清,王彩云,谷庆红,尹晓芳,韩青青,张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