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16226发布日期:2023-10-22 07:2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体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泥水体净化的,特别是一种水体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1、由于农村污水与城市废水水质差别较大,农村生活污水主要为冲厕污水、炊 饮污水、洗澡、洗衣污水等,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低于城市污水,主要污 染物为cod、氮和磷,水质相对较稳定。所以对农村污水处理不能简单地把城市 废水处理技术照搬用于农村。目前农村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一般结合农村的人 口规模,在经济落后、人口较少地区一般采用人工湿地、氧化塘、植物塘等生 态处理技术,对化粪池排出的污水进一步处理,充分利用环境的容量来达到处 理污水的目的,对于人口密度较大的农村则采用sbr、a/o、a2/o工艺。但是传 统建设集中污水厂的模式和污水处理技术存在占地面积广、管网投资庞大、运 行费用昂贵、污泥产量高及后续处理等问题,对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 分散排污点并不适用,故科研人员开发出了化学与生态相结合的生态复合污泥水体净化装置,例如cn201010534180.3,该项发明公布了一种生态复合污泥水体净化方法,但存在这在厌氧池中,污泥水体搅拌不充分,无法粉碎水体中体积较大的固体的问题,会导致装置无法正常运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水体净化装置,通过将粉碎辊安装在行星齿轮上,在太阳轮驱动行星齿轮转动时,可以使得粉碎辊绕太阳轮选装并自转,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搅拌器,有着更好的搅拌效果,对水体中的大体积固体也有较好的搅拌作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厌氧池、中间沉淀池,生态复合污泥系统以及污泥回流系统,所述厌氧池、中间沉淀池通过输送管连接,所述中间沉淀池的上端与生态复合污泥系统通过进水管相连接,所述中间沉淀池的下端与生态复合污泥系统通过污泥管相连接,所述厌氧池与生态复合污泥系统通过回流管相连接,所述厌氧池内腔为圆柱型,所述厌氧池中竖直设有三个平行放置的粉碎辊,所述粉碎辊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厌氧池的下方设有用于驱动粉碎辊的电机。

3、作为优选,所述电机驱动连接有太阳轮,所述电机与厌氧池之间设有中空的齿轮盒,所述齿轮盒的内腔形状为圆形,所述齿轮盒内腔中设有内齿圈,所述太阳轮设置在齿轮盒中,所述太阳轮啮合有三个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沿太阳轮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行星齿轮同时啮合内齿圈。

4、作为优选,所述行星齿轮上转动安装有粉碎辊,所述粉碎辊与行星齿轮之间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轴向中间位置设有卡槽,所述齿轮盒上端设有卡环,所述隔离板通过相互卡接的卡槽与卡环转动安装在齿轮盒上。

5、作为优选,所述粉碎辊上设有粉碎齿,所述厌氧池的内腔壁上也设有粉碎齿。

6、作为优选,所述污泥回流系统由回流管与泥浆泵组成,所述连接生态复合污泥系统和厌氧池的中间连接有泥浆泵,所述回流管连接在生态复合污泥系统和厌氧池的下端。

7、作为优选。所述生态复合污泥系统主要由生态池、设有通孔的隔板以及净化池组成,所述生态池中设有颗粒填料,所述生态池中还种植有湿生挺水植物,所述生态池的下方固定设有隔板,所述净化池位于隔板下方,所述净化池中设有植物根系支架,所述净化池的下方设有活性炭,所述活性炭的一侧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上端设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设有出水口。

8、作为优选,所述隔离板与齿轮盒的连接处做防水处理。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使用电机驱动太阳轮转动,从而驱动啮合在太阳轮上的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受驱绕太阳轮周向旋转并且自转,带动安装在其上面的粉碎辊做相同运动,从而对厌氧池中的污泥水体进行充分的搅拌,并且对水体中体积较大的固体有着良好的粉碎作用,可以防止这些固体堵塞装置的管道,使得装置可以更加高效顺畅的运行,并减少了装置的故障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厌氧池(1)、中间沉淀池(2),生态复合污泥系统(3)以及污泥回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1)、中间沉淀池(2)通过输送管连接,所述中间沉淀池(2)的上端与生态复合污泥系统(3)通过进水管相连接,所述中间沉淀池(2)的下端与生态复合污泥系统(3)通过污泥管相连接,所述厌氧池(1)与生态复合污泥系统(3)通过回流管相连接,所述厌氧池(1)内腔为圆柱型,所述厌氧池(1)中竖直设有三个平行放置的粉碎辊(7),所述粉碎辊(7)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厌氧池(1)的下方设有用于驱动粉碎辊(7)的电机(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2)驱动连接有太阳轮(10),所述电机(12)与厌氧池(1)之间设有中空的齿轮盒(20),所述齿轮盒(20)的内腔形状为圆形,所述齿轮盒(20)内腔中设有内齿圈(11),所述太阳轮(10)设置在齿轮盒(20)中,所述太阳轮(10)啮合有三个行星齿轮(9),所述行星齿轮(9)沿太阳轮(10)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行星齿轮(9)同时啮合内齿圈(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9)上转动安装有粉碎辊(7),所述粉碎辊(7)与行星齿轮(9)之间设有隔离板(8),所述隔离板(8)轴向中间位置设有卡槽,所述齿轮盒(20)上端设有卡环,所述隔离板(8)通过相互卡接的卡槽与卡环转动安装在齿轮盒(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辊(7)上设有粉碎齿(21),所述厌氧池(1)的内腔壁上也设有粉碎齿(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系统由回流管与泥浆泵(4)组成,所述连接生态复合污泥系统(3)和厌氧池(1)的中间连接有泥浆泵(4),所述回流管连接在生态复合污泥系统(3)和厌氧池(1)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复合污泥系统(3)主要由生态池、设有通孔的隔板(14)以及净化池组成,所述生态池中设有颗粒填料(13),所述生态池中还种植有湿生挺水植物,所述生态池的下方固定设有隔板(14),所述净化池位于隔板(14)下方,所述净化池中设有植物根系支架(15),所述净化池的下方设有活性炭(16),所述活性炭(16)的一侧设有过滤层(19),所述过滤层(19)的上端设有集水池(18),所述集水池(18)设有出水口(6)。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8)与齿轮盒(20)的连接处做防水处理。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厌氧池、中间沉淀池,生态复合污泥系统以及污泥回流系统,厌氧池、中间沉淀池通过输送管连接,中间沉淀池的上端与生态复合污泥系统通过进水管相连接,中间沉淀池的下端与生态复合污泥系统通过污泥管相连接,厌氧池与生态复合污泥系统通过回流管相连接,厌氧池内腔为圆柱型,厌氧池中竖直设有粉碎辊,厌氧池的下方设有用于驱动粉碎辊的电机。本技术对厌氧池中的污泥水体进行充分的搅拌,并且对水体中体积较大的固体有着良好的粉碎作用,可以防止这些固体堵塞装置的管道,使得装置可以更加高效顺畅的运行,并减少了装置的故障率。

技术研发人员:余春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嘉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