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鲟鱼流水养殖尾水大流量过滤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8263发布日期:2023-04-19 12:56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鲟鱼流水养殖尾水大流量过滤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鲟鱼流水养殖尾水大流量过滤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人工养殖鲟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养殖尾水,养殖尾水的水温低,而且其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养殖尾水主要污染物有三类:第一类为悬浮物ss,第二类为有机污染物codcr及bod5,第三类为无机营养盐n和p。养殖尾水中ss粒径一般大于1um,主要来自残饵和鱼类代谢产生的粪便。养殖尾水中悬浮物的浓度不仅影响出水的ss能否达标,而且涉及bod、cod等浓度。如果直接将养殖鲟鱼过程中产生的养殖尾水排入环境中,则会对环境和水体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鲟鱼流水养殖尾水大流量过滤处理系统,其能够对养殖鲟鱼过程中产生的养殖尾水进行过滤处理,处理过程中水流量大,通过流水处理的方式然后排入环境中,可以大大降低养殖尾水中的污染物,进而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与传统活性污泥处理技术相比较,本方案经济运行管理及建设成本有明显优势,建设费用与运行费用比较低。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鲟鱼流水养殖尾水大流量过滤处理系统,包括养殖尾水处理塘,养殖尾水处理塘间隔设有多个溢流生物滤坝,溢流生物滤坝将养殖尾水处理塘分隔成依次设置的沉淀塘、氧化塘、藻类塘、生物塘和湿地景观塘;养殖尾水处理塘设有与沉淀塘连通的进水口以及与湿地景观塘连通的排水口。

4、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任一溢流生物滤坝设有溢流口。

5、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任意相邻两个溢流生物滤坝的溢流口左右交错设置。

6、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沉淀塘内设有多个连接绳,连接绳固定于养殖尾水处理塘,连接绳悬挂有多个毛刷。

7、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氧化塘内设有多个固定曝气管的曝气盘,曝气盘固定在池底,离池底10-15cm,曝气管为纳米材质。

8、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曝气盘呈螺旋形。

9、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溢流生物滤坝包括多个网箱,网箱内设有石块组。

10、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石块组包括设于网箱内的火山石层和设于火山石层下方的鹅卵石层。

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鲟鱼流水养殖尾水大流量过滤处理系统,包括养殖尾水处理塘,养殖尾水处理塘间隔设有多个溢流生物滤坝,溢流生物滤坝将养殖尾水处理塘分隔成依次设置的沉淀塘、氧化塘、藻类塘、生物塘和湿地景观塘;养殖尾水处理塘设有与沉淀塘连通的进水口以及与湿地景观塘连通的排水口。

13、其能够对养殖鲟鱼过程中产生的养殖尾水进行过滤处理,处理过程中水流量大,通过流水处理的方式然后排入环境中,可以大大降低养殖尾水中的污染物,进而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与传统活性污泥处理技术相比较,本方案经济运行管理及建设成本有明显优势,建设费用与运行费用比较低。



技术特征:

1.一种鲟鱼流水养殖尾水大流量过滤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尾水处理塘,所述养殖尾水处理塘间隔设有多个溢流生物滤坝,所述溢流生物滤坝将所述养殖尾水处理塘分隔成依次设置的沉淀塘、氧化塘、藻类塘、生物塘和湿地景观塘;所述养殖尾水处理塘设有与所述沉淀塘连通的进水口以及与所述湿地景观塘连通的排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鲟鱼流水养殖尾水大流量过滤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溢流生物滤坝设有溢流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鲟鱼流水养殖尾水大流量过滤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溢流生物滤坝的溢流口左右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鲟鱼流水养殖尾水大流量过滤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塘内设有多个连接绳,所述连接绳固定于所述养殖尾水处理塘,所述连接绳悬挂有多个毛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鲟鱼流水养殖尾水大流量过滤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塘内设有多个固定曝气管的曝气盘,曝气盘固定在池底,离池底10-15cm,所述曝气管为纳米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鲟鱼流水养殖尾水大流量过滤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盘呈螺旋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鲟鱼流水养殖尾水大流量过滤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生物滤坝包括多个网箱,所述网箱内设有石块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鲟鱼流水养殖尾水大流量过滤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块组包括设于所述网箱内的火山石层和设于所述火山石层下方的鹅卵石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鲟鱼流水养殖尾水大流量过滤处理系统,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养殖尾水处理塘,养殖尾水处理塘间隔设有多个溢流生物滤坝,溢流生物滤坝将养殖尾水处理塘分隔成依次设置的沉淀塘、氧化塘、藻类塘、生物塘和湿地景观塘;养殖尾水处理塘设有与沉淀塘连通的进水口以及与湿地景观塘连通的排水口。采用本技术,其能够对养殖鲟鱼过程中产生的养殖尾水进行过滤处理,处理过程中水流量大,水温低,常年水温在3‑24℃,通过流水处理的方式然后排入环境中,可以大大降低养殖尾水中的污染物,进而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与传统活性污泥处理技术相比较,本方案经济运行管理及建设成本有明显优势,建设费用与运行费用比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葛京,张跃红,陈力,吴浩,高倩,王东辉,刘永伟,赵士超,赵硕,杨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保定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技术研发日:20230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