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竹组培苗用半自动洗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8441发布日期:2023-08-24 23:33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芦竹组培苗用半自动洗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幼苗清洗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芦竹组培苗用半自动洗苗装置。


背景技术:

1、芦竹(arundo donax)禾本科,系多年生高大常绿草本植物,其株型高大美丽,茎秆修长挺拔,叶片形状与芦苇叶片相似,叶色鲜绿,地下根茎粗壮多分枝,秋天茎秆顶端会抽出花序,花序呈扫帚状,9~12月为花果期。芦竹的生物量大,生态适应性强,抗旱耐涝,可用于造纸制浆、搭建棚架、生态修复、水边景观植被以及生物质能源开发的原料,芦竹还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含量,可作为理想的牧草,由此可见,芦竹组培工厂化育苗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

2、目前芦竹组培苗在移栽种植大田前需进行根系清洗工序,现采用的人工洗苗方式效率低且成本高,此外易破坏组培幼苗的根系状态,影响种植效果。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成套清洗流程的装置,以解决芦竹组培苗洗苗过程中根系损伤,且洗苗效率低下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芦竹组培苗用半自动洗苗装置,具有洗苗彻底,避免机械式摩擦,洗苗效率高,设备造价低廉等优点,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解决芦竹组培苗洗苗过程中根系损伤,且洗苗效率低下等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芦竹组培苗用半自动洗苗装置,包括洗苗箱体和置苗盘,所述洗苗箱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振荡装置、超声波水洗装置和循环冲洗装置;

4、所述振荡装置包括振动框架,所述洗苗箱体内壁左右两侧且靠近顶部处均开设有槽口,所述振动框架活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槽口之间,所述振动框架顶部和底部的四角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振动弹簧,所述振动框架通过各所述振动弹簧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槽口之间,所述振动框架顶部放置有置苗盘,所述置苗盘通过所述振荡装置振动去除其内部盛装的芦竹根系表面的琼脂,所述洗苗箱体内壁的左右两侧之间且靠近所述槽口底部处固定连接有筛网;

5、所述超声波水洗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固定连接于所述洗苗箱体内部且靠近中部处,所述水箱内且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架,所述置苗盘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顶部,所述水箱内的底部一侧设置有超声波振动仪,所述超声波水洗装置位于所述筛网下方,用于超声波清洗所述芦竹根系表面的琼脂;所述循环冲洗装用于冲洗所述芦竹根系表面去除琼脂。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循环冲洗装置包括过滤网和抽水泵,所述过滤网固定安装于所述洗苗箱体内且靠近底部处,所述洗苗箱体底部盛有清洗水,所述过滤网的上方设置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顶部等距设置有多个喷淋头,所述抽水泵的输入端与过滤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过滤出水管的另一端穿入所述洗苗箱体内部并位于其底部一侧,所述喷水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洗苗箱体内壁的左右两侧且靠近各所述喷淋头顶部处设置有所述固定框架。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有第二手阀,所述水箱的一侧底部设置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和所述喷水管通过三通件与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补水管和所述喷水管分别设置有第一手阀和第三手阀。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置苗盘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置苗穴,用于放置芦竹组培苗,所述置苗盘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提拉把手,且四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定位铁块,所述振动框架与所述固定框架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振动框架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置苗盘外形匹配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的四角位置处均镶嵌有磁铁块,各所述磁铁块与各所述定位铁块磁吸连接。

9、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洗苗箱体内部设置振荡装置、超声波水洗装置以及循环冲洗装置,并结合人工移动置苗盘分别依次放入各装置进行清洗取出琼脂的操作,从而有效提高了芦竹组培苗根系表面的琼脂的去除效率和清洗速率,从而大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减轻工人劳动负担;本半自动洗苗装置在设计时均避免机械摩擦对根系的损伤,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对幼苗根部和表面的伤害,不影响芦竹幼苗的种植效果和存活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芦竹组培苗用半自动洗苗装置,包括洗苗箱体(1)和置苗盘(5),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苗箱体(1)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振荡装置(2)、超声波水洗装置(3)和循环冲洗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竹组培苗用半自动洗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冲洗装置(4)包括过滤网(43)和抽水泵(45),所述过滤网(43)固定安装于所述洗苗箱体(1)内且靠近底部处,所述洗苗箱体(1)底部盛有清洗水,所述过滤网(43)的上方设置有喷水管(41),所述喷水管(41)的顶部等距设置有多个喷淋头(42),所述抽水泵(45)的输入端与过滤出水管(44)的一端连通,所述过滤出水管(44)的另一端穿入所述洗苗箱体(1)内部并位于其底部一侧,所述喷水管(41)的输入端与所述抽水泵(45)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洗苗箱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且靠近各所述喷淋头(42)顶部处设置有所述固定框架(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芦竹组培苗用半自动洗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1)底部设置有第二手阀(36),所述水箱(31)的一侧底部设置有补水管(34),所述补水管(34)和所述喷水管(41)通过三通件与所述抽水泵(45)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补水管(34)和所述喷水管(41)分别设置有第一手阀(35)和第三手阀(4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芦竹组培苗用半自动洗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苗盘(5)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置苗穴(52),用于放置芦竹组培苗,所述置苗盘(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提拉把手(53),且四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定位铁块(51),所述振动框架(21)与所述固定框架(32)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振动框架(21)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置苗盘(5)外形匹配的限位凹槽(25),所述限位凹槽(25)的四角位置处均镶嵌有磁铁块(26),各所述磁铁块(26)与各所述定位铁块(51)磁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幼苗清洗装置技术领域,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芦竹组培苗用半自动洗苗装置,包括洗苗箱体和置苗盘,洗苗箱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振荡装置、超声波水洗装置和循环冲洗装置;振荡装置包括振动框架,洗苗箱体内壁左右两侧且靠近顶部处均开设有槽口,本技术通过在洗苗箱体内部设置振荡装置、超声波水洗装置以及循环冲洗装置,并结合人工移动置苗盘分别依次放入各装置进行清洗取出琼脂的操作,从而有效提高了芦竹组培苗根系表面的琼脂的去除效率和清洗速率,从而大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减轻工人劳动负担;通过结构设计避免机械摩擦对根系的损伤,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对幼苗根部和表面的伤害,不影响芦竹幼苗的种植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尚瑀琪,王杰,申晓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兰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