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消化热水解物料调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40195发布日期:2023-07-21 12:20阅读:56来源:国知局
厌氧消化热水解物料调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具体涉及厌氧消化热水解物料调配装置。


背景技术:

1、污泥热水解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脱水污泥(一般含水率在85%~90%左右)和温度为150~260℃、压力为1.4~2.6mpa的饱和蒸汽加入密闭的反应釜,通过蒸汽对污泥进行间接加热,使污泥菌胶团、内部微生物和有机物水解破壁,从而使细胞失活,同时胞内部分有机物如蛋白质和多糖等,得以释放并进入上清液。污泥热水解过程包括固体物质溶解液化和有机物水解两个过程。污泥经热水解处理后,污泥上清液中的溶解性物质浓度大幅提高,尤其以污泥中蛋白质和糖类的溶出最为突出,能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和厌氧消化性能。

2、污泥进行cstr厌氧消化的最佳含固率一般为8-12%ts。因此,热水解出来的泥浆需要进行配水,才能进入到cstr厌氧消化罐进行厌氧发酵。由于污泥干物质的比热容为0.9kj/(kg·℃),水的比热容为4.2kj/(kg·℃),两者相差很大,不同含水率的污泥厌氧发酵所需要的热量也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厌氧消化热水解物料调配装置,能够对物料进行精准调配,达到节省投资、节能和节省运行费用的目的,同时减少了沼液量的产生。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2、一种厌氧消化热水解物料调配装置,包括:热水解装置、调节池和储水装置;

3、所述热水解装置和调节池之间依次设置有泥浆泵、污泥流量计、管道式污泥浓度微波变送器;

4、所述管道式污泥浓度微波变送器配套有取样阀;

5、所述储水装置和调节池之间设置有电磁阀和电磁流量计。

6、进一步地,上述管道式污泥浓度微波变送器安装在竖直上升流的管道上。

7、进一步地,上述储水装置的来水接自自来水,或者接自污水厂内部的再生水。

8、进一步地,上述调节池为污泥和水的混合调配池,在调节池内将污泥含固率调配到设定值,调配完成之后将污泥泵入厌氧消化罐。

9、进一步地,上述的厌氧消化热水解物料调配装置,通过plc或pac控制程序完成。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的厌氧消化热水解物料调配装置通过实时监测污泥的含固率,可以掌握单位时间和累积时间内的污泥干物质,掌握相应时段内进入厌氧消化罐内的污泥干物质,预估沼气产量,并根据实际产量评估厌氧消化系统的产气效率,保证进入厌氧消化罐内物料含固率的均匀性并使其在设定范围内,做到精准掌控,实时掌握厌氧消化产气的预期值,如果产沼气量与预期偏差较大,可以尽快追查相关影响因素;

12、2.本实用新型的厌氧消化热水解物料调配装置根据相应时段内的污泥干物质量和设定的污泥含固率,可以做到精准控制加水量,避免了人工调配造成的进入厌氧消化罐内的物料含固率偏差起伏,从而影响厌氧消化系统运行效率;

13、3.本实用新型的厌氧消化热水解物料调配装置通过管道式污泥浓度微波变送器的精准测量,降低人工参与度,做到实时控制调配;

14、4.本实用新型的厌氧消化热水解物料调配装置主要用于热水解污泥的含固率调配,其物料除污泥外,还可以是餐厨垃圾、畜禽粪便或其他生物质原料。

15、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厌氧消化热水解物料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水解装置(1)、调节池(8)和储水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消化热水解物料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式污泥浓度微波变送器(4)安装在竖直上升流的管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消化热水解物料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装置(9)的来水接自自来水,或者接自污水厂内部的再生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消化热水解物料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8)为污泥和水的混合调配池,在调节池内将污泥含固率调配到设定值,调配完成之后将污泥泵入厌氧消化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消化热水解物料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plc或pac控制程序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厌氧消化热水解物料调配装置,该厌氧消化热水解物料调配装置包括热水解装置、调节池和储水装置,热水解装置和调节池之间依次设置有泥浆泵、污泥流量计、管道式污泥浓度微波变送器,管道式污泥浓度微波变送器配套有取样阀,且管道式污泥浓度微波变送器安装在竖直上升流的管道上,储水装置和调节池之间设置有电磁阀和电磁流量计。本技术的厌氧消化热水解物料调配装置通过实时监测污泥的含固率,预估沼气产量,并根据实际产量评估厌氧消化系统的产气效率,保证进入厌氧消化罐内物料含固率的均匀性并使其在设定范围内,做到精准掌控,实时掌握厌氧消化产气的预期值。

技术研发人员:董兴震,刘国欢,宋超,于晓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第三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