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组件和排风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1150发布日期:2023-11-29 19:3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流组件和排风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通风,特别涉及一种导流组件和排风柜。


背景技术:

1、通风设备一般可以被描述为将一个工作空间内的废气、有害气体及颗粒物等气体排除至工作空间外(通常为室外)的设备,该种设备在工业和生活中均有很广泛的应用,例如,工业生产中产生有毒有害或颗粒物气体的厂房,研发机构的生物和化学实验室,烹饪时产生油烟的厨房等场合,均需要通风设备将一定工作空间内的毒害气体和颗粒物与使用人员相隔离,防止使用人员吸入有毒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并将有毒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排出室外。

2、排风柜是实验室中控制污染物的重要设备。其功能是控制柜内散发的污染物,并使其顺利排到室外,而不会通过排风柜的操作口散逸到室内,危害实验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3、然而,对于带有旁通补风的排风柜,顺着活动视窗玻璃的内侧向下的过大的补风气流,会影响从排风柜外水平进入视窗开口的面风速,在排风柜的内腔产生紊流。对于传统无补风的排风柜,柜内顶部会因为“边界层分离现象”,在内腔的前端形成大涡流,此涡流会增加染物溢出排风柜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带旁通补风排风柜的视窗内侧面向下的过大的气流影响面风速的问题以及传统无补风排风柜内腔大涡流对于面风速的影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流组件,可减少旁通补风排风柜的视窗内侧面的向下的过大的气流对于面风速的影响并将补风气流导向排风柜的内腔内部,也可减少传统无补风排风柜内腔涡流导致的污染物溢出开口面的风险。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导流组件,包括:固定件,用于设置于排风柜的视窗的底端部,所述固定件沿排风柜的宽度方向延伸;导流模块,设于所述固定件面向所述排风柜的内腔的一侧,所述导流模块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导流模块包括朝向排风柜的前开口沿第一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用于与旁通通道的出口沿排风柜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导流模块的第一倾斜段设置得于高于视窗的底端部的底端,对于带有旁通补风的排风柜,导流模块可以引导视窗内侧面向下的过大的气流朝向远离前开口的内腔方向流动,减少旁通补风排风柜的视窗内侧面向下的过大的气流面风速对面风速的影响,并将补风气流导向排风柜的内部;对于传统无补风的排风柜,导流模块可以有效地将排风柜的内腔前端形成的大涡流上抬,使该涡流远离视窗开口面,减少传统无补风排风柜内涡流导致的污染物溢出视窗开口面的风险。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导流组件,所述导流模块还包括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二倾斜段沿第二方向延伸,设于所述视窗朝向所述内腔的一侧,所述第二倾斜段与所述第一倾斜段连接,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模块通过设置第二倾斜段,对带有旁通补风的排风柜和传统无补风的排风柜,均可以以引导从视窗开口进入内腔的气流沿第二倾斜段的延伸方向流动,达到缩小大涡流的体积,上抬大涡流的底部的效果。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导流组件,沿所述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倾斜段的底端高于所述视窗的底端部的底端。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导流组件,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的夹角是60度至150度。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导流组件,所述视窗的底端部还包括弧形段,所述弧形段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倾斜段连接,沿排风柜的深度方向,所述弧形段与所述导流模块相对设置。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带有旁通补风的排风柜和传统无补风的排风柜,视窗底端部的弧形段均可以使排风柜外的气流从弧形段的弧形面更加顺畅地进入工作腔内,减少在内腔内产生紊流的可能性。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导流组件,所述固定件朝向所述前开口的一侧设有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卡接部,所述弧形段的所述另一端设有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高度方向相对设置。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导流组件,所述第一倾斜段和所述第二倾斜段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部卡接。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导流组件,所述导流模块和所述弧形段一体成型设置于所述固定件。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导流组件,沿所述排风柜的深度方向,所述第一倾斜段的一端与另一端的距离d1至少为10mm。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导流组件,沿所述高度方向,第二倾斜段的一端与另一端的距离d2至少为5mm。

1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排风柜,包括:导流组件;以及,柜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构成工作腔,所述内腔的前侧形成有向室内环境敞开的前开口;隔断件,设于所述前开口处,并位于所述内腔的顶侧,沿所述柜体的高度方向,所述隔断件与所述内腔的底侧间隔设置;视窗,设于所述隔断件的外侧,所述视窗能够沿所述高度方向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沿所述柜体的深度方向,所述视窗和所述隔断件间隔设置,并形成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的旁通通道。



技术特征:

1.一种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倾斜段的底端高于所述视窗的底端部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模块还包括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二倾斜段沿第二方向延伸,设于所述视窗朝向所述内腔的一侧,所述第二倾斜段与所述第一倾斜段连接,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的夹角是60度至150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窗的底端部还包括弧形段,所述弧形段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倾斜段连接,沿排风柜的深度方向,所述弧形段与所述导流模块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朝向所述前开口的一侧设有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卡接部,所述弧形段的所述另一端设有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沿所述高度方向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段和所述第二倾斜段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部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模块和所述弧形段一体成型设置于所述固定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排风柜的深度方向,所述第一倾斜段的一端与另一端的距离d1至少为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高度方向,第二倾斜段的一端与另一端的距离d2至少为5mm。

11.一种排风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导流组件,包括:固定件,用于设置于排风柜的视窗的底端部,固定件沿排风柜的宽度方向延伸;导流模块,设于固定件面向排风柜的内腔的一侧,导流模块沿宽度方向延伸,导流模块包括朝向排风柜的前开口沿第一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倾斜段,第一倾斜段用于与旁通通道的出口沿排风柜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本技术能够减少排风柜的视窗内侧面的向下气流对于面风速的影响。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排风柜。

技术研发人员:卢丙利,阮红正,李宝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倚世节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