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带托盘上下料自动夹紧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13612发布日期:2023-09-20 21:23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升降带托盘上下料自动夹紧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床工装夹具,具体来说是一种可升降带托盘上下料自动夹紧夹具。


背景技术:

1、目前对带托盘轨道上下料的机内夹紧方式有多种,大多因为在托盘水平移动区域为避免干涉不能布置气缸,而夹具工件的理想夹紧点又处在干涉区域,导致选择其他的位置重新评估或者采用气缸安装在侧面加长压臂的方式来对应,同时也会带来空间不足,互换性低,夹紧效果不理想,以及制作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性能可靠,夹紧效果好并能有效提升清洗效率的可升降带托盘上下料自动夹紧夹具。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可升降带托盘上下料自动夹紧夹具,包括独立的托盘装置,所述托盘装置用于工件的初定位;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气缸、过渡板和导轨,升降气缸通过第一过渡板与第一导轨相连接,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通过连接杆连接成一体,所述升降装置为中转单元,用于托盘装置的导向支撑限位,使托盘装置到位后停止并固定;固定自动夹紧松开装置,所述固定自动夹紧松开装置的无干涉区设有若干气缸,固定自动夹紧松开装置的干涉区采用气缸加伸压臂铰链式结构组合,所述伸压臂铰链式结构包括第一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一端与压臂的一端铰接,第一支臂另一端与过渡支臂一端铰接,过渡支臂固定在干涉区气缸上,随干涉区气缸运动,过渡支臂的另一端还与第二支臂一端铰接,第二支臂另一端与第三支臂的中部铰接,第三支臂下端还与固定座铰接,第三支臂上端与压臂的中部铰接。

3、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优选的技术方案:

4、1.所述托盘装置上设有若干工件导向和工件支撑装置,作为工件一次定位和支撑,托盘装置上还设有轨道滑块,用于和升降装置的导轨相配合。

5、2.所述升降装置与固定夹紧松开装置通过第二过渡板和定位销连接在一起,用于单独控制其升降动作。

6、3.所述导轨采用精密轴承作为托盘支撑和导向,且导轨中安装球头柱塞。

7、4.所述固定自动夹紧松开装置上设有托盘导向块、工件支撑和定位销,用于工件二次定位,使其脱离一次定位,互不干涉。

8、5.所述固定自动夹紧松开装置的干涉区气缸下降时,伸压臂铰链式结构的压臂收缩,与托盘装置底面有间隙。

9、6.所述固定自动夹紧松开装置的干涉区气缸上升时,伸压臂铰链式结构的压臂从托盘装置的空让区伸出。

10、7.所述固定自动夹紧松开装置的无干涉区气缸上的压臂与托盘装置上的工件导向配合,用于夹紧或松开托盘装置。

11、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性高,空间大,互换性强,夹紧效果好,能提高清洗效率另外也拓展了一种上下料方式的选择。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升降带托盘上下料自动夹紧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带托盘上下料自动夹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装置上设有若干工件导向和工件支撑装置,作为工件一次定位和支撑,托盘装置上还设有轨道滑块,用于和升降装置的导轨相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带托盘上下料自动夹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通过第二过渡板连与固定自动夹紧松开装置相连,用于单独控制其升降动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带托盘上下料自动夹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采用精密轴承作为托盘支撑和导向,且导轨中安装球头柱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带托盘上下料自动夹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自动夹紧松开装置上设有托盘导向块、工件支撑和定位销,用于工件二次定位,使其脱离一次定位,互不干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带托盘上下料自动夹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自动夹紧松开装置的干涉区气缸下降时,伸压臂铰链式结构的压臂收缩,与托盘装置底面有间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带托盘上下料自动夹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自动夹紧松开装置的干涉区气缸上升时,伸压臂铰链式结构的压臂从托盘装置的空让区伸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带托盘上下料自动夹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自动夹紧松开装置的无干涉区气缸上的压臂与托盘装置上的工件导向配合,用于夹紧或松开托盘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机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可升降带托盘上下料自动夹紧夹具。包括独立的托盘装置,所述托盘装置用于工件的初定位;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气缸、过渡板和导轨,升降气缸通过第一过渡板与第一导轨相连接,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通过连接杆连接成一体,所述升降装置为中转单元,用于托盘装置的导向支撑限位,使托盘装置到位后停止并固定;固定自动夹紧松开装置,所述固定自动夹紧松开装置的无干涉区设有若干气缸,固定自动夹紧松开装置的干涉区采用气缸加伸压臂铰链式结构组合。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性高,互换性强,能提高清洗效率另外也拓展了一种上下料方式的选择。

技术研发人员:李仁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丰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