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芯组件及净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64457发布日期:2023-09-24 04:3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超滤芯组件及净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净水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超滤芯组件及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水质要求也日益提高。目前,软化水设备形式多样,常用的软化水设备采用多重过滤,如微滤、超滤、纳滤及反渗透等方式。家用的软化水设备应用离子交换技术,通过树脂上的功能离子与水中的钙、镁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吸附水中多余的钙、镁离子,达到去除水垢(碳酸钙或碳酸镁)的目的。

2、虽然,相关技术中的软化水设备能够通过树脂上的功能离子与水中的钙、镁离子进行交换,以实现水质软化的功能。但是,该软化水设备中,树脂与超滤芯分开单独工作,这样一方面需要较多的水路设计,结构较为复杂,软水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整个进水设备体积较大,空间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滤芯组件,无需多余水路设置,结构较为简单,软水成本较低;该结构设置无需改变原有超滤芯的结构,结构体积变化较小,空间利用率高;并且,软水剂在容纳腔内受到水压的冲击,可保证与水充分接触,以提高软水作用。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净水设备。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滤芯组件,包括:

4、壳体;

5、承压体,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承压体的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承压体上设有渗透孔,所述渗透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承压体的第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承压体的第二端设有出水口,所述承压体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6、滤膜,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滤膜的内部形成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7、其中,所述容纳腔还填充有预设比例的软水剂,以使从所述进水口进入,并经所述第一流道流入所述容纳腔的水质经过软化后,经所述第二流道从所述出水口排出。

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滤芯组件,通过在容纳腔内设置滤膜,以及填充预设比例的软水剂,使从进水口进入,并经第一流道流入容纳腔的水质经过软化后,经第二流道,从出水口排出,无需多余水路设置,结构较为简单,软水成本较低;该结构设置无需改变原有超滤芯的结构,结构体积变化较小,空间利用率高;并且,软水剂在容纳腔内受到水压的冲击,可保证与水充分接触,以提高软水作用。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渗透孔的孔径和所述滤膜的孔径均小于所述软水剂的分子量,以使所述软水剂按预设比例保持于所述容纳腔。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软水剂在所述容纳腔内的充填比例为1%~10%。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软水剂包括液态树脂和固态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软水剂为液态树脂,所述液态树脂中树脂所占的体积比例为1%~10%。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承压体上还设有冲洗口,所述冲洗口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位置设置,所述冲洗口适于连通冲洗液以冲刷所述容纳腔,使所述软水剂再生使用。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承压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内端盖和第二内端盖;

15、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第一内端盖,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第二内端盖。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和所述承压体之间设有聚合氯化铝层,所述聚合氯化铝层贴设于所述承压体的外侧表面。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外端盖和第二外端盖;

18、所述第一外端盖上设有主进水口,所述主进水口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外端盖上设有主出水口,所述主出水口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净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超滤芯组件,所述超滤芯组件设于所述设备本体内。

2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超滤芯组件,超滤芯组件设于设备本体内,超滤芯组件通过在容纳腔内设置滤膜,以及填充预设比例的软水剂,使从进水口进入,并经第一流道流入容纳腔的水质经过软化后,经第二流道,从出水口排出,无需多余水路设置,结构较为简单,软水成本较低;该结构设置无需改变原有超滤芯的结构,结构体积变化较小,空间利用率高;并且,软水剂在容纳腔内受到水压的冲击,可保证与水充分接触,以提高软水作用。

21、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超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孔的孔径和所述滤膜的孔径均小于所述软水剂的分子量,以使所述软水剂按预设比例保持于所述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水剂在所述容纳腔内的充填比例为1%~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水剂为液态树脂,所述液态树脂中树脂所占的体积比例为1%~1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超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体上还设有冲洗口,所述冲洗口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位置设置,所述冲洗口适于连通冲洗液以冲刷所述容纳腔,使所述软水剂再生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超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内端盖和第二内端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承压体之间设有聚合氯化铝层,所述聚合氯化铝层贴设于所述承压体的外侧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外端盖和第二外端盖;

9.一种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超滤芯组件,所述超滤芯组件设于所述设备本体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超滤芯组件及净水设备,超滤芯组件包括壳体、承压体和滤膜,承压体设于壳体内,承压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有进水口,第二端设有出水口,承压体的内部且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滤膜设于容纳腔,容纳腔还填充有预设比例的软水剂。本技术通过在容纳腔填充预设比例的软水剂,使从进水口进入容纳腔的水质经过软化后,从出水口排出,无需多余水路设置,结构较为简单,软水成本较低;该结构设置无需改变原有超滤芯的结构,结构体积变化较小,空间利用率高;并且,软水剂在容纳腔内受到水压的冲击,可保证与水充分接触,以提高软水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哲,邹永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美的智能厨电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