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铬废水离子交换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0837发布日期:2023-12-30 03:3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铬废水离子交换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离子交换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铬废水离子交换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针对含铬废水采用的处理方法有化学还原沉淀法、电解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和生物法等。其中广为使用的化学还原沉淀法是以废铁屑或硫酸亚铁作还原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使含铬废水中毒性最大的六价铬还原成低毒的三价铬,再加絮凝剂使三价铬生成氢氧化铬沉淀。该方法产生大量含铬污泥,二次污染严重,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三价铬还可能转化为六价铬,未能从根本上断绝污染源。氧化还原沉淀法的处理废水也不能回用。电解法也存在二次污染、铬离子难以回收利用的缺点。生物法、膜分离法前景广阔,但尚处于研究试用阶段,大规模利用尚待时日。而离子交换法和吸附法是目前处理含铬废水较好的方法,具有交换吸附容量大、无二次污染,且能回收铬酸和水,资源化利用效果好。不足之处是设备价格较高,电镀企业须对回收铬酸进行处理,增加了附加成本。

2、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含铬废水离子交换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含铬废水离子交换处理装置,通过工作人员操控控制箱,先在第一离子交换处理塔、第二离子交换处理塔、和第三离子交换处理塔进行普通离子交换处理,在通过水泵将其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抽出,经过第一萃取管、第二萃取管、第三萃取管、第四萃取管、第五萃取管和第六萃取管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减压离子交换处理,实现了含铬废水高效复用,整体路线降低了膜的运行操作压力、提高反渗透产水率,提高产水,减少浓盐水水量,利用双极离子交换膜技术增加浓盐水的资源化处理的思路,除利用现有蒸发结晶获得工业结晶盐副产品外,还可获得酸碱溶液回用至水处理系统,减少酸碱外购费用,实现废水真正的零排放,不产生其他废物。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含铬废水离子交换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离子交换处理塔,所述主框架后端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萃取管、第二萃取管、第三萃取管、第四萃取管、第五萃取管和第六萃取管,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后端设置有多个水泵,所述水泵的上端均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后端设置有冷凝箱,所述冷凝箱的内壁设置有冷凝器。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除盐采用中空纤维纳滤膜技术在低压下部分去除含铬废水中盐离子,部分除盐后的含铬废水可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用于矿区生态灌溉,提高含铬废水复用率,还可以回用于井下除盐水回用,利用普通反渗透装置在低压力控制条件下获得高产水率,并大幅降低ro膜污堵几率,在较高渗透压力下平稳运行,高盐浓缩液利用双极离子交换膜技术获得酸碱溶液,回用至含铬废水除氟处理站等项目。

5、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均固定连接有底座;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连接有底座加固稳定。

7、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箱;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连接有控制箱便于控制。

9、进一步地,所述主框架的中部设置有第二离子交换处理塔;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第二离子交换处理塔以便于提高离子交换处理性能。

11、进一步地,所述主框架内部的底面设置有第三离子交换处理塔;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第三离子交换处理塔以便于提高离子交换处理性能。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子交换处理塔的外壁设置有第一管道;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第一管道便于配合。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离子交换处理塔的外壁设置有第二管道;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第二管道便于配合。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材质均为镀锌钢管材质;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镀锌钢管材质具有增加钢管的抗腐蚀能力,延长使用寿命的性能。

1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含铬废水离子交换处理装置,对比现有的含铬废水离子交换处理装置,该装置通过工作人员操控控制箱,先在第一离子交换处理塔、第二离子交换处理塔、和第三离子交换处理塔进行普通离子交换处理,在通过水泵将其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抽出,经过第一萃取管、第二萃取管、第三萃取管、第四萃取管、第五萃取管和第六萃取管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减压离子交换处理,实现了含铬废水高效复用,整体路线降低了膜的运行操作压力、提高反渗透产水率,提高产水,减少浓盐水水量,利用双极离子交换膜技术增加浓盐水的资源化处理的思路,除利用现有蒸发结晶获得工业结晶盐副产品外,还可获得酸碱溶液回用至水处理系统,减少酸碱外购费用,实现废水真正的零排放,不产生其他废物。

2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含铬废水离子交换处理装置,对比现有的含铬废水离子交换处理装置,该装置通过除盐采用中空纤维纳滤膜技术在低压下部分去除含铬废水中盐离子,部分除盐后的含铬废水可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用于矿区生态灌溉,提高含铬废水复用率,还可以回用于井下除盐水回用,利用普通反渗透装置在低压力控制条件下获得高产水率,并大幅降低ro膜污堵几率,在较高渗透压力下平稳运行,高盐浓缩液利用双极离子交换膜技术获得酸碱溶液,回用至含铬废水除氟处理站等项目。

22、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含铬废水离子交换处理装置,对比现有的含铬废水离子交换处理装置,该装置通过结构简单,使用简便,实用性强,减少酸碱外购费用,实现废水真正的零排放,不产生其他废物。



技术特征:

1.一种含铬废水离子交换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主框架(4),所述主框架(4)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离子交换处理塔(5),所述主框架(4)后端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萃取管(8)、第二萃取管(9)、第三萃取管(10)、第四萃取管(11)、第五萃取管(12)和第六萃取管(13),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后端设置有多个水泵(14),所述水泵(14)的上端均设置有压力表(15),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后端设置有冷凝箱(16),所述冷凝箱(16)的内壁设置有冷凝器(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铬废水离子交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均固定连接有底座(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铬废水离子交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箱(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铬废水离子交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4)的中部设置有第二离子交换处理塔(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铬废水离子交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4)内部的底面设置有第三离子交换处理塔(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铬废水离子交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子交换处理塔(5)的外壁设置有第一管道(1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含铬废水离子交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子交换处理塔(6)的外壁设置有第二管道(19)。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含铬废水离子交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8)和第二管道(19)的材质均为镀锌钢管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离子交换处理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含铬废水离子交换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离子交换处理塔,所述主框架后端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萃取管、第二萃取管、第三萃取管、第四萃取管、第五萃取管和第六萃取管。本技术中,通过实现了含铬废水高效复用,整体路线降低了膜的运行操作压力、提高反渗透产水率,提高产水,减少浓盐水水量,利用双极离子交换膜技术增加浓盐水的资源化处理的思路,除利用现有蒸发结晶获得工业结晶盐副产品外,还可获得酸碱溶液回用至水处理系统,减少酸碱外购费用,实现废水真正的零排放,不产生其他废物。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滨港电镀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