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混合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1240发布日期:2023-10-14 19:10阅读:18来源:国知局
污水混合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为一种污水混合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1、污水混合调节系统主要起对水量和水质的调节作用,以及对污水ph值、水温等进行调节。工业企业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在不同工段、不同时间所排放的污水差别很大,尤其是操作不正常或设备产生泄漏时,污水的水质就会急剧恶化,水量也大大增加,往往会超出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处理能力。因此,对于特征上波动比较大的污水,有必要在污水进入处理主体之前,先将污水导入调节池进行均和调节处理,使其水量和水质都比较稳定,这样就可为后续的水处理系统提供一个稳定和优化的操作条件。

2、生产综合废水经分厂污水泵提升进入污水处理厂原水沉淀罐,进行固液分离后,污水进入原水储罐进行充分的储存、均质与缓冲,而后流入调节池,加入氢氧化钙等药品,进行ph值等水质指标的调节,之后进入生化处理阶段。在车间生产中发现,现有设备存在固液分离差,ph值调节不够快速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混合调节系统,通过分散器和过滤网的配合使用,将污水分散至过滤网后,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固相收集在u型集污器内,避免了过滤网的堵塞,分离后的液相通过导流板对沉淀池内壁上的附着物进行冲洗,减少了内壁上的附着物;通过污水过渡器和喷头的配合使用,污水进入污水过渡器暂存的时间,便可通过喷头将药液加入其中,从源头上对污水进行调节;通过进出液器,将药液均匀的分散到污水内,可以更加快速稳定的对污水的ph值进行调节,提高了处理效率。

2、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3、所述的污水混合调节系统,包括沉淀池、调节池、配药罐,沉淀池通过沉淀池出液泵与调节池相连,沉淀池上方设有污水入口,污水入口的下方设有分散器,分散器的下方设有u型集污器,调节池内部设有进出液器,进出液器的上方设有喷头,调节池通过配药泵与配药罐相连,配药罐通过配药罐出液泵与喷头相连。

4、沉淀池用于固液分离,通过分散器将污水均匀的散布在过滤网上,通过沉淀池将大颗粒杂质去除,将其在u型集污器上收集,避免对过滤网的堵塞。过滤网的底端朝沉淀池的底部倾斜延伸。进出液器可用于将配好的药液分散至污水中,配药泵可以通过进出液器将一部分液相送入配药罐内,进出液器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

5、所述的u型集污器通过过滤网与沉淀池的内壁相连,u型集污器与过滤网的连接处设有导流板,导流板的底端朝沉淀池的立壁倾斜延伸。导流板的底端靠近沉淀池的立壁。

6、所述的分散器为锥形,分散器的下边缘位于过滤网的上方,u型集污器的下方设有污水进液器,污水进液器通过管道与沉淀池出液泵相连,沉淀池的立壁外侧设有沉淀池液位计,沉淀池的下方设有沉淀池出污口。

7、所述的调节池的立壁内侧设有污水过渡器,沉淀池出液泵通过管道与污水过渡器相连,污水过渡器位于喷头的下方。污水过渡器整体为汤匙状,污水经污水过渡器后会有短暂停留,当水位没过污水过渡器边缘时,污水便可排走。

8、所述的调节池上连接有进配药泵管道,进配药泵管道通过配药泵与配药罐相连,配药罐出液泵和喷头之间设有出液管道,出液管道上设有出液管道阀门。

9、所述的配药罐上设有进料口,配药罐的内部设有搅拌器,调节池立壁外侧设有调节池液位计。

10、所述的进配药泵管道和出液管道之间连接有进出液管道,进出液管道通过三通连接有进出液器,进出液管道与出液管道的连接处位于配药罐出液泵和出液管道阀门之间的管道上。

11、所述的进出液管道上设有进出液管道一级阀门和进出液管道二级阀门,进出液管道一级阀门位于靠近出液管道一侧,进出液管道二级阀门位于靠近进配药泵管道一侧。

12、所述的进出液器上设有进出液孔,导流板上设有导流棱。

1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14、污水通过污水入口进入污水混合调节系统,经分散器后进入过滤网,大颗粒的杂质被过滤后,靠重力收集至u型集污器中,之后污水通过导流板的导流,顺着沉淀池内壁流入沉淀池内,沉淀后的杂质经沉淀池出污口排出;之后污水通过沉淀池出液泵进入至调节池内,配药泵、搅拌器依次启动;配好的药品经配药罐出液泵进入喷头进行喷洒,调节池进液完毕后,打开进出液管道一级阀门,关闭出液管道阀门,通过进出液器对调节池内的污水进行调节。其中,沉淀池用于固液分离,通过分散器将污水均匀的散布在过滤网上,通过沉淀池将大颗粒杂质去除,将其在u型集污器上收集,避免对过滤网的堵塞。过滤网的底端朝沉淀池的底部倾斜延伸。进出液器可用于将配好的药液分散至污水中,配药泵可以通过进出液器将一部分液相送入配药罐内,进出液器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采用本实用新型污水混合调节系统,通过分散器和过滤网的配合使用,将污水分散至过滤网后,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固相收集在u型集污器内,避免了过滤网的堵塞,分离后的液相通过导流板对沉淀池内壁上的附着物进行冲洗,减少了内壁上的附着物;通过污水过渡器和喷头的配合使用,污水进入污水过渡器暂存的时间,便可通过喷头将药液加入其中,从源头上对污水进行调节;通过进出液器,将药液均匀的分散到污水内,可以更加快速稳定的对污水的ph值进行调节,提高了处理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混合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1)、调节池(2)、配药罐(3),沉淀池(1)通过沉淀池出液泵(12)与调节池(2)相连,沉淀池(1)上方设有污水入口(4),污水入口(4)的下方设有分散器(5),分散器(5)的下方设有u型集污器(11),调节池(2)内部设有进出液器(14),进出液器(14)的上方设有喷头(25),调节池(2)通过配药泵(16)与配药罐(3)相连,配药罐(3)通过配药罐出液泵(18)与喷头(2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混合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集污器(11)通过过滤网(6)与沉淀池(1)的内壁相连,u型集污器(11)与过滤网(6)的连接处设有导流板(7),导流板(7)的底端朝沉淀池(1)的立壁倾斜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混合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器(5)为锥形,分散器(5)的下边缘位于过滤网(6)的上方,u型集污器(11)的下方设有污水进液器(10),污水进液器(10)通过管道与沉淀池出液泵(12)相连,沉淀池(1)的立壁外侧设有沉淀池液位计(8),沉淀池(1)的下方设有沉淀池出污口(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混合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池(2)的立壁内侧设有污水过渡器(13),沉淀池出液泵(12)通过管道与污水过渡器(13)相连,污水过渡器(13)位于喷头(25)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混合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池(2)上连接有进配药泵管道(15),进配药泵管道(15)通过配药泵(16)与配药罐(3)相连,配药罐出液泵(18)和喷头(25)之间设有出液管道(19),出液管道(19)上设有出液管道阀门(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混合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药罐(3)上设有进料口(24),配药罐(3)的内部设有搅拌器(17),调节池(2)立壁外侧设有调节池液位计(2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混合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配药泵管道(15)和出液管道(19)之间连接有进出液管道(22),进出液管道(22)通过三通连接有进出液器(14),进出液管道(22)与出液管道(19)的连接处位于配药罐出液泵(18)和出液管道阀门(20)之间的管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混合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液管道(22)上设有进出液管道一级阀门(21)和进出液管道二级阀门(23),进出液管道一级阀门(21)位于靠近出液管道(19)一侧,进出液管道二级阀门(23)位于靠近进配药泵管道(15)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混合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液器(14)上设有进出液孔(26),导流板(7)上设有导流棱(2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混合调节系统。所述的污水混合调节系统,包括沉淀池、调节池、配药罐,沉淀池通过沉淀池出液泵与调节池相连,沉淀池上方设有污水入口,污水入口的下方设有分散器,分散器的下方设有U型集污器,调节池内部设有进出液器,进出液器的上方设有喷头,调节池通过配药泵与配药罐相连,配药罐通过配药罐出液泵与喷头相连。本系统通过分散器和过滤网的配合使用,将污水分散至过滤网后,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固相收集在U型集污器内,避免了过滤网的堵塞,分离后的液相通过导流板对沉淀池内壁上的附着物进行冲洗,减少了内壁上的附着物。

技术研发人员:冯帅,白江峰,冯春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鲁维环保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