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絮状淤泥过滤用带式压滤机的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6579发布日期:2023-09-13 22:2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絮状淤泥过滤用带式压滤机的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带式压滤机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絮状淤泥过滤用带式压滤机的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1、带式压滤机是利用压力强行脱水的一种设备。经过浓缩的污泥与一定浓度的絮凝剂在静、动态混合器中充分混合以后,污泥中的微小固体颗粒聚凝成体积较大的絮状团块,同时分离出自由水,絮凝后的污泥被输送到浓缩重力脱水的滤带上,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水被分离,形成不流动状态的污泥,然后夹持在上下两条网带之间,经过楔形预压区、低压区和高压区由小到大的挤压力、剪切力作用下,逐步挤压污泥,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泥、水分离,最后形成滤饼进行卸料。

2、滤饼卸料的过程中,由于滤饼表面的污泥含水量较多,因此部分污泥将会粘附于滤带上。虽然后续滤带会经过水洗清洗,但是粘附于滤带上的污泥仍可能会堵塞滤孔,从而影响滤带对污泥的过滤效果。

3、为此,带式压滤机上亟需一种能够帮助滤饼卸料的同时减少污泥粘附于滤带上的卸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污泥粘附于滤带上将影响滤带的过滤效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河道絮状淤泥过滤用带式压滤机的卸料装置。

2、本申请提供一种河道絮状淤泥过滤用带式压滤机的卸料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河道絮状淤泥过滤用带式压滤机的卸料装置,包括导向板、第一刮料件以及第二刮料件,所述导向板倾斜设置于带式压滤机的机体上,所述导向板的倾斜上端位于两个滤带之间,两所述滤带之间形成卸料口,所述导向板远离所述卸料口的一端为倾斜下端;所述第一刮料件设置于所述导向板靠近所述卸料口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刮料件与一所述滤带的表面相抵;所述第二刮料件设置于所述导向板的上方,且所述第二刮料件与另一所述滤带的表面相抵。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饼卸料的过程中,粘附于两滤带表面的污泥能够分别被第一刮料件以及第二刮料件刮除,滤饼以及被第一刮料件以及第二刮料件刮下的污泥均将落至导向板上,导向板引导滤饼以及污泥于指定的位置下料收集;能够减少滤饼卸料过程中污泥粘附于滤带表面的量,从而降低滤带的过滤效果受污泥影响的概率。

5、可选的,所述第一刮料件以及所述第二刮料件均为弯曲结构,所述第一刮料件的凸面以及所述第二刮料件的凸面分别与对应所述滤带相抵。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刮料件以及第二刮料件均以凸面与滤带表面接触,能够减小滤带移动过程自身受到的磨损以及对第一刮料件以及第二刮料件的磨损,从而能够延长滤带、第一刮料件以及第二刮料件的使用寿命。

7、可选的,所述第一刮料件以及所述第二刮料件均于自身凸面上具有若干凸起。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凸起能够增大凸面的粗糙程度,使凸面上的凸起能够方便第一刮料件以及第二刮料件将粘附于对应滤带上的污泥刮落;同时,能够降低滤饼以及污泥粘附于凸面上的概率,方便被刮落的污泥以及滤饼能够沿凸面滑动至导向板上。

9、可选的,所述第一刮料件以及所述第二刮料件上均贯穿有若干第一透气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透气孔能够扩大与第一刮料件以及第二刮料件接触的滤饼以及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滤饼以及污泥粘附于第一刮料件以及第二刮料件上的概率。

11、可选的,还包括若干弹性件,所述第一刮料件与所述导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刮料件与所述机体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驱使所述第一刮料件以及所述第二刮料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滤带保持相抵。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使第一刮料件以及第二刮料件分别与对应的滤带保持抵紧,从而能够提高第一刮料件以及第二刮料件从滤带表面刮落污泥的效果,进而降低粘附于滤带表面的污泥从第一刮料件与滤带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刮料件与滤带之间的间隙通过的概率。

13、可选的,所述导向板上贯穿有若干第二透气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饼以及污泥落至导向板上后沿导向板向下滑动,第二透气孔能够扩大滤饼以及污泥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滤饼以及污泥粘附于导向板上的概率。

15、可选的,所述导向板顶部的端面呈阶梯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饼以及污泥于导向板上向下滑动的过程中,每滑动一段距离将于相邻台阶处发生跳跃,从而进一步降低滤饼以及污泥粘附于导向板上的概率,同时能够加快滤饼以及污泥沿导向板下滑的速度。

17、可选的,所述导向板上具有若干切割件,所述切割件的切割方向与所述导向板的引导方向相反。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饼以及污泥沿导向板下滑的过程中将与若干切割件接触,若干切割件能够将滤饼切割成若干份并对污泥进行分流,从而降低大面积滤饼出现的概率,割断大面积滤饼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减小滤饼互相之间的影响,从而降低滤饼因自身部分粘附于导向板上而导致整体粘附于导向板上的概率;将污泥分流后能够使每股污泥的量减小,从而降低污泥粘附于导向板上的概率,并且能够加快污泥流动。

19、可选的,所述导向板与所述机体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板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导向板的引导方向垂直。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导向板转动不仅能够调整滤饼以及污泥最终卸料的位置,同时能够改变导向板的引导方向的斜度,从而能够改变滤饼以及污泥于导向板上下滑的速度,便于工作人员根据成分不同的河道絮状淤泥对导向板进行转动调节,使滤饼以及污泥能够于导向板上快速下滑,降低因滤饼以及污泥于导向板上的下滑速度过慢导致卸料口处滤饼以及污泥发生堆堵的概率。

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2、1.能够在滤饼卸料时将粘附于滤带表面的污泥刮落,从而减少滤带表面粘附有污泥的量,进而降低污泥对滤带过滤效果的影响;

23、2.能够使滤饼以及刮落的污泥顺利沿导向板下滑,降低滤饼以及污泥粘附于刮料件或导向板上的概率,并能够加快滤饼以及污泥下滑的速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河道絮状淤泥过滤用带式压滤机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板(5)、第一刮料件(6)以及第二刮料件(7),所述导向板(5)倾斜设置于带式压滤机的机体(1)上,所述导向板(5)的倾斜上端位于两个滤带(2)之间,两所述滤带(2)之间形成卸料口(4),所述导向板(5)远离所述卸料口(4)的一端为倾斜下端;所述第一刮料件(6)设置于所述导向板(5)靠近所述卸料口(4)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刮料件(6)与一所述滤带(2)的表面相抵;所述第二刮料件(7)设置于所述导向板(5)的上方,且所述第二刮料件(7)与另一所述滤带(2)的表面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絮状淤泥过滤用带式压滤机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料件(6)以及所述第二刮料件(7)均为弯曲结构,所述第一刮料件(6)的凸面以及所述第二刮料件(7)的凸面分别与对应所述滤带(2)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絮状淤泥过滤用带式压滤机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料件(6)以及所述第二刮料件(7)均于自身凸面上具有若干凸起(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絮状淤泥过滤用带式压滤机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料件(6)以及所述第二刮料件(7)上均贯穿有若干第一透气孔(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絮状淤泥过滤用带式压滤机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弹性件(8),所述第一刮料件(6)与所述导向板(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刮料件(7)与所述机体(1)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8)驱使所述第一刮料件(6)以及所述第二刮料件(7)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滤带(2)保持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絮状淤泥过滤用带式压滤机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5)顶部的端面呈阶梯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絮状淤泥过滤用带式压滤机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5)上贯穿有若干第二透气孔(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絮状淤泥过滤用带式压滤机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5)上具有若干切割件(52),所述切割件(52)的切割方向与所述导向板(5)的引导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絮状淤泥过滤用带式压滤机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5)与所述机体(1)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板(5)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导向板(5)的引导方向垂直。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河道絮状淤泥过滤用带式压滤机的卸料装置,涉及带式压滤机的技术领域,改善了污泥粘附于滤带上将影响滤带的过滤效果的问题,包括导向板、第一刮料件以及第二刮料件,所述导向板倾斜设置于带式压滤机的机体上,所述导向板的倾斜上端位于两个滤带之间,两所述滤带之间形成卸料口,所述导向板远离所述卸料口的一端为倾斜下端;所述第一刮料件设置于所述导向板靠近所述卸料口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刮料件与一所述滤带的表面相抵;所述第二刮料件设置于所述导向板的上方,且所述第二刮料件与另一所述滤带的表面相抵。本申请能够减少滤带表面粘附有污泥的量,从而降低污泥对滤带过滤效果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李云,丘长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东升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