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荧光光度计用排废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50174发布日期:2024-02-07 12:13阅读:16来源:国知局
原子荧光光度计用排废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排废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原子荧光光度计用排废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原子荧光光度计是利用硼氢化钾或者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将样品溶液中的待分析元素还原为挥发性共价气态氢化物(或原子蒸汽),然后借助载气将其导入原子化器,在氩-氢火焰中原子化而形成基态原子。

2、目前原子荧光光度计通常采用的是蒸汽发生方式,即酸性样品溶液和碱性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被测元素的气态组分或挥发性化合物,然后依靠载气将气态成分携带至原子化器而还原反应产生的废液则需要排除,然而检测过程中排出的废液杂质较多,若直接排出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排出时杂质容易堵塞管道,另外检测过程中会排出挥发性废气,若直接排放则会对环境与人体产生伤害。因此,需要通过原子荧光光度计用排废处理装置对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和废气进行处理。

3、现有的原子荧光光度计用排废处理装置,通过过滤网、吸附层等方式对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和废气进行处理,而过滤网过滤一段时间后其上的滤孔会被杂质堵塞影响其吸附效果,吸附层吸附一段时间后其吸附层的吸附能力会逐渐降低。因此,为确保废液和废气的处理效果,需要对过滤网上的杂质进行清除或更换过滤网以及吸附层,而更换过滤网以及吸附层时需要对排废处理装置进行拆装,使得过滤网以及吸附层的更换较为不便,降低了过滤网以及吸附层的更换,从而降低了废液和废气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原子荧光光度计用排废处理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记载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本申请提供一种原子荧光光度计用排废处理装置,包括收集罐、除杂更换组件和酸雾处理组件;

4、所述收集罐上设置有废液进口,所述废液进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有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废液出口,所述收集罐上开设有更换口;

5、所述除杂更换组件包括固定框和设置在所述固定框内的除杂单元;所述固定框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固定槽,每个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自由端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设置有卡块,所述除杂单元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固定框通过所述更换口设置在所述收集罐内;

6、所述酸雾处理组件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原子荧光光度计的酸雾出口连通。

7、可选的,所述废液进口设置在所述收集罐的上段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管道贯穿所述废液进口并伸入所述收集罐内,所述第一管道位于所述收集罐内的管身上设置有多个喷淋头。

8、可选的,所述除杂单元包括固定筒、两个过滤网和多个吸附层;

9、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固定筒的外壁上,两个所述过滤网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筒的顶部和底部,多个所述吸附层从上至下设置在两个所述过滤网之间,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吸附层之间以及每相邻两个所述吸附层之间均填充有多个吸附球。

10、可选的,所述更换口内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固定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拉手。

11、可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内壁上设置有挡板。

12、可选的,所述酸雾处理组件包括中和罐和碱液储罐;

13、所述中和罐上设置有酸雾进口和第一通孔,所述酸雾进口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原子荧光光度计的酸雾出口连通,所述碱液储罐上设置有碱液出口,所述碱液出口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14、可选的,所述中和罐上设置有密封盖,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密封盖上,所述第三管道远离所述碱液储罐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并伸入所述中和罐内,所述第三管道位于所述中和罐内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头。

15、可选的,所述收集罐上设置有可视观察窗。

16、可选的,所述收集罐的底部连通有排废处理管,所述排废处理管上设置有截止阀。

17、可选的,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逆止阀。

18、本申请提供的原子荧光光度计用排废处理装置,通过除杂单元对收集罐内的废液中的杂质进行处理,通过固定框对除杂单元进行固定,除杂单元上设置有卡槽,固定框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固定槽,每个固定槽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自由端设置有滑动板,滑动板上设置有卡块,卡块卡接在卡槽内,其中,弹簧、滑动板、卡块以及卡槽的设置使得固定框对除杂单元的固定更加稳定,固定有除杂单元的固定框通过更换口设置在收集罐内,当需要更换除杂单元时,将固定框从更换口内水平拉出可对除杂单元进行更换,且固定框从收集罐上的拆卸以及除杂单元的更换较为方便;另外,通过酸雾处理组件对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过程中产生的酸雾进行处理。本申请中的除杂单元和酸雾处理组件实现了对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和废气进行处理的目的,且除杂单元的拆卸更换较为方便,从而提高了除杂单元的拆卸效率以及废气和废液中杂质的处理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原子荧光光度计用排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罐(100)、除杂更换组件(200)和酸雾处理组件(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荧光光度计用排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进口(101)设置在所述收集罐(100)的上段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管道(400)贯穿所述废液进口(101)并伸入所述收集罐(100)内,所述第一管道(400)位于所述收集罐(100)内的管身上设置有多个喷淋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荧光光度计用排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单元(202)包括固定筒(2022)、两个过滤网(2023)和多个吸附层(20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荧光光度计用排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口(102)内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固定框(20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拉手(20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荧光光度计用排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01)的内壁上设置有挡板(20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荧光光度计用排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雾处理组件(300)包括中和罐(301)和碱液储罐(3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原子荧光光度计用排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罐(301)上设置有密封盖(3013),所述第一通孔(3012)设置在所述密封盖(3013)上,所述第三管道(700)远离所述碱液储罐(302)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3012)并伸入所述中和罐(301)内,所述第三管道(700)位于所述中和罐(301)内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荧光光度计用排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罐(100)上设置有可视观察窗(10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原子荧光光度计用排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罐(100)的底部连通有排废处理管(104),所述排废处理管(104)上设置有截止阀(104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原子荧光光度计用排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400)上设置有逆止阀(401)。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原子荧光光度计用排废处理装置,包括:收集罐、除杂更换组件和酸雾处理组件;收集罐上设置有废液进口,废液进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有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废液出口,收集罐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槽,收集罐上开设有更换口;除杂更换组件包括固定框和除杂单元;每个固定槽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自由端设置有滑动板,滑动板上设置有卡块,除杂单元上设置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固定框通过更换口设置在收集罐内;酸雾处理组件通过第二管道与原子荧光光度计的酸雾出口连通。本申请通过除杂单元和酸雾处理组件对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和废气进行处理,提高了废气和废液中杂质的处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绿环楷瑞环保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7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