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净化屏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67846发布日期:2023-09-24 06:18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净化屏障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河道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净化屏障结构。


背景技术:

1、城市快速发展历程中,早期的工业产业的影响,导致目前产生的城市内河污染问题突出,为了整治城市河道富营养化及黑臭现象,发展城市河道文化,治理城市内河是目前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件之一。

2、通过阻拦网件对河流进行垃圾杂物的阻止下流是常用的河道净化处理方法,但长时间的阻挡堆积,垃圾杂物在网罩前端累积,会阻碍河水的正常下流,易对网罩造成较大的应力作用,也不利于垃圾杂物的清理,且很多情况下经过杂物过滤处理的河水仍然夹带着较多的淤泥、物质和河水中的氧气含量较少,河水的净化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道净化屏障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净化屏障结构,包括河床、边岸、杂物分离净化屏障,所述边岸设置于河床的右端,所述杂物分离净化屏障的底端与河床相固定,且其的右端与边岸相固定,所述杂物分离净化屏障包括支撑体、过滤前网、杂物收集槽、生态除泥槽、辅助水轮组件,所述支撑体的底端与河床相固定,所述过滤前网与支撑体的前端内部相固定,所述杂物收集槽的右端与支撑体相固定,所述生态除泥槽分别与支撑体和杂物收集槽的后端相固定,所述辅助水轮组件设置于支撑体的前端底部。

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水轮组件包括转动叶轮、第一圆锥齿轮件、第二圆锥齿轮件、转动水轮件,所述转动叶轮的顶端与第一圆锥齿轮件同步转动,且其与支撑体的左端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圆锥齿轮件与支撑体的左端内部转动连接,且其的右端与第二圆锥齿轮件啮齿配合,所述第二圆锥齿轮件与支撑体的左侧内部转动连接,且其与转动水轮件的左端同步转动,所述转动水轮件分别与支撑体的内部转动连接。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体的左右两侧的底端设置有网罩进水口,具有利于河水进入的优点。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前网呈向前凸向的弧面形状,具有利于杂物移动,避免堆积的优点。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杂物收集槽设置有两组,对称分布于支撑体的左右两侧,所述杂物收集槽的后端设置有过滤网罩,具有利于杂物的集中清理的优点。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生态除泥槽上种植有水生植被,且生态除泥槽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圆形凸起石块,具有沉淀稳定沙泥效果好和吸收过多的营养元素物质效果好的优点。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圆锥齿轮件的齿轮大小与第二圆锥齿轮件的齿距大小相吻合,具有利于保持稳定配合的优点。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叶轮的左侧与支撑体的左侧的网罩进水口的连线与流水方向平行,具有利于河水冲击转动叶轮产生驱动作用的优点。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杂物收集槽由混凝土材料制成,具有强度好的特点。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叶轮由聚合树脂材料制成,具有质轻,强度好的特点。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净化屏障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对河水作净化的杂物分离净化屏障,通过弧面形的过滤前网,对河水中携带的杂物阻挡并向两侧的杂物收集槽中集中,再通过生态除泥槽的植被与鹅软石对河水中的淤泥和沙进行沉淀与稳定且对河水中过大的物质进行吸收,实现便捷去除河水中杂物且减少河水中淤泥和沙含量,达到提高河道净化的便捷性与有效性的优点。

1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由水力带动的辅助水轮组件,通过水流对转动叶轮冲击作用,使转动叶轮转动而带动转动水轮对河水进行搅动,实现河水与空气中的接触增加,达到提升河水中的含氧量,提高河水净化质量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河道净化屏障结构,包括河床(1)、边岸(2),所述边岸(2)设置于河床(1)的右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河道净化屏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水轮组件(35)包括转动叶轮(351)、第一圆锥齿轮件(352)、第二圆锥齿轮件(353)、转动水轮件(354),所述转动叶轮(351)的顶端与第一圆锥齿轮件(352)同步转动,且其与支撑体(31)的左端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圆锥齿轮件(352)与支撑体(31)的左端内部转动连接,且其的右端与第二圆锥齿轮件(353)啮齿配合,所述第二圆锥齿轮件(353)与支撑体(31)的左侧内部转动连接,且其与转动水轮件(354)的左端同步转动,所述转动水轮件(354)分别与支撑体(31)的内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河道净化屏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31)的左右两侧的底端设置有网罩进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河道净化屏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前网(32)呈向前凸向的弧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河道净化屏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杂物收集槽(33)设置有两组,对称分布于支撑体(31)的左右两侧,所述杂物收集槽(33)的后端设置有过滤网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河道净化屏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除泥槽(34)上种植有水生植被,且生态除泥槽(34)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圆形凸起石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河道净化屏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锥齿轮件(352)的齿轮大小与第二圆锥齿轮件(353)的齿距大小相吻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河道净化屏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叶轮(351)的左侧与支撑体(31)的左侧的网罩进水口的连线与流水方向平行。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净化屏障结构,包括河床、边岸、杂物分离净化屏障。本技术通过设置对河水作净化的杂物分离净化屏障,通过弧面形的过滤前网,对河水中携带的杂物阻挡并向两侧的杂物收集槽中集中,再通过生态除泥槽的植被与鹅软石对河水中的淤泥和沙进行沉淀与稳定且对河水中过大的物质进行吸收,实现便捷去除河水中杂物且减少河水中淤泥和沙含量,达到提高河道净化的便捷性与有效性的优点,通过设置由水力带动的辅助水轮组件,通过水流对转动叶轮冲击作用,使转动叶轮转动而带动转动水轮对河水进行搅动,实现河水与空气中的接触增加,达到提升河水中的含氧量,提高河水净化质量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斌,林儒海,李秋绒,吴习龙,周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新南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