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耗除泥沙微生物分解污水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88351发布日期:2023-10-11 11:1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低能耗除泥沙微生物分解污水池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特别是一种低能耗除泥沙微生物分解污水池。


背景技术:

1、现有常用污水处理方法中主要通过微生物分解污水中所含有机质,但生活、农用污水中含泥沙等固体微粒污染物较多,导致微生物载体(如cn201120259400.6污水处理用微生物载体和污水处理用具)表面被微粒附着,影响微生物繁殖,降低微生物活性,降低污水分解效率,无法有效分解污水中所含有机质。

2、同时现有污水处理中,各处理环节之间污水的流动,均需通过泵送实现流动,增加能耗、运行成本,导致低能耗除泥沙微生物分解污水池在边远、落后地区推广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针对上述提供了一种低能耗除泥沙微生物分解污水池,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泥沙微粒附着微生物载体导致微生物分解效率降低;各处理环节件污水流动耗能高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能耗除泥沙微生物分解污水池,包括:沉渣池、厌氧分解池;沉渣池一侧设置进污槽,另一侧通过溢流管与厌氧分解池相连通;

3、沉渣池设置于高台上,溢流管的出液端高于厌氧分解池顶面设置;

4、沉渣池内容纳间隔设置多个挡板和多个格栅;任两相邻挡板之间间隔设置多个格栅;

5、挡板上部与沉渣池上部内壁相连接,下部与沉渣池池底间隔留设水道;格栅板设置于沉渣池底。

6、优选地,包括:单向导流斜板;单向导流斜板的一端与挡板下部相连接,另一端斜向沉渣池底延伸设置;单向导流斜板斜向水流方向延伸设置。

7、优选地,包括:第一滤网,第一滤网拆卸插设于排污槽内。

8、优选地,包括:第二滤网,第二滤网斜设于挡板与沉渣池内壁之间,并靠近排污槽设置。

9、优选地,厌氧分解池内下部设置隔层板;隔层板覆盖池体底面设置。

10、优选地,包括:排泥管;排泥管设置于隔层板下部的厌氧分解池侧壁上。

11、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12、1)本申请所提供的低能耗除泥沙微生物分解污水池,通过在厌氧分解池前设置沉渣池,并在靠近厌氧分解池的格栅板上部开设多个孔洞,增加上部完成沉降水的通过效率,降低污水流动阻力,减少泵送水量。

13、2)本申请所提供的低能耗除泥沙微生物分解污水池,通过将沉渣池、厌氧分解池分别设置于有高度差的台阶面上,利用重力实现沉渣后污水的自动溢流,降低泵开启时长,减少能耗。

14、3)本申请所提供的低能耗除泥沙微生物分解污水池,通过在厌氧分解池下部设置隔层,发挥对厌氧池内污水的泥、水分离,避免底部沉渣对上部厌氧微生物载体的污染,有效保持厌氧微生物的活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低能耗除泥沙微生物分解污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渣池、厌氧分解池;沉渣池一侧设置进污槽,另一侧通过溢流管与厌氧分解池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除泥沙微生物分解污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向导流斜板;单向导流斜板的一端与挡板下部相连接,另一端斜向沉渣池底延伸设置;单向导流斜板斜向水流方向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除泥沙微生物分解污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滤网,第一滤网拆卸插设于排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除泥沙微生物分解污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滤网,第二滤网斜设于挡板与沉渣池内壁之间,并靠近排污槽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除泥沙微生物分解污水池,其特征在于,厌氧分解池内下部设置隔层板;隔层板覆盖池体底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能耗除泥沙微生物分解污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泥管;排泥管设置于隔层板下部的厌氧分解池侧壁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低能耗除泥沙微生物分解污水池,包括:沉渣池、厌氧分解池;沉渣池一侧设置进污槽,另一侧通过溢流管与厌氧分解池相连通;沉渣池设置于高台上,溢流管的出液端高于厌氧分解池顶面设置;沉渣池内容纳间隔设置多个挡板和多个格栅;任两相邻挡板之间间隔设置多个格栅;挡板上部与沉渣池上部内壁相连接,下部与沉渣池池底间隔留设水道;格栅板设置于沉渣池底。通过在厌氧分解池前设置沉渣池,并在靠近厌氧分解池的格栅板上部开设多个孔洞,增加上部完成沉降水的通过效率,降低污水流动阻力,减少泵送水量。

技术研发人员:姚明华,尚青亮,钱琳,田维福,王先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丰德海绵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