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废液处理混凝气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8002发布日期:2023-09-02 14:0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田废液处理混凝气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油田废液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油田废液处理混凝气浮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环保新形式下,油田作业废液处理也成为关注重点,油田钻采作业会涉及并产生大量的废液,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无机物、固体颗粒以及油类物质等,油田废液处理采用的主要方法为混凝沉降法,采用的装置包含混凝沉降装置。

2、传统的混凝沉降装置为普通的搅拌罐,常见的搅拌罐主要为方体平底或圆体平底,在废液处理过程中混凝与固液分离于一体间歇完成,无法实现流程的连贯性与自动化,并且效率低,等待沉降的时间长,无法与油田开采的速度相配合,容易造成废油长期堆积,污染环境。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油田废液处理混凝气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油田废液处理混凝气浮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2、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田废液处理混凝气浮装置,解决了,传统的混凝沉降装置在废液处理过程中混凝与固液分离于一体间歇完成,无法实现流程的连贯性与自动化,并且效率低,等待沉降的时间长,无法与油田开采的速度相配合,容易造成废油长期堆积,污染环境的问题。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油田废液处理混凝气浮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入液口和排水口,所述罐体内部从入液口至排水口依次设置有混凝区、絮凝区和固液分离区,所述入液口位于混凝区的侧壁上端,所述排水口位于固液分离区的侧壁上端,所述罐体的内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混凝区和絮凝区之间设有溢流板,所述溢流板的底部外壁与支撑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区上开设有混凝剂投加口,所述絮凝区上开设有絮凝剂投加口,所述絮凝区和固液分离区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支撑板连接,所述隔板的另一端与罐体的顶部内壁连接,所述罐体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絮凝区的内部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与固液分离区的内部连通,所述固液分离区的顶部安装有刮渣机,所述固液分离区的顶部内壁上设有竖板,所述竖板上安装有集渣槽,所述罐体的外壁上安装有鼓风机,所述固液分离区的内部设有溶气水管,所述溶气水管的一端与隔板的外壁连接,所述溶气水管的另一端与鼓风机连通,所述溶气水管上安装有溶气水释放器,可以将混凝、絮凝以及固液分离区域集于一体,减小装置占地面积的同时减化设备操作,实现流程的连贯性与自动化,提高处理效率。

5、优选的,所述混凝区和絮凝区的内部均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有刮板,所述罐体的顶部外壁上分别设有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混凝区内转动杆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絮凝区内转动杆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设有皮带,所述第一皮带轮上设有电机,所述转动杆上安装有搅拌板,所述搅拌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可在搅拌的同时对混凝区和絮凝区内壁上存在的残留物进行刮除。

6、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上嵌套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侧均设有连杆,所述混凝区内设置的连杆一端与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区内设置的连杆另一端与溢流板的外壁连接,所述絮凝区内设置的连杆一端与溢流板的外壁连接,所述絮凝区内设置的连杆另一端与隔板的外壁连接,可为转动杆在转动过程中提供更好的稳定性,防止转动杆在转动过程中发生晃动,影响使用。

7、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罐体的底部内壁之间设有排泥区,所述排泥区的内部设有导流板,所述排泥区上开设有排泥口,可通过导流板将排泥区存在的污泥排出干净。

8、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区、絮凝区和固液分离区的底部均设有导流仓,所述导流仓的底部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混凝区、絮凝区和固液分离区均通过电磁阀与排泥区连通,可方便将混凝区、絮凝区和固液分离区存在的污泥排至排泥区内,方便做下一步处理。

9、优选的,所述刮渣机的排渣位置与集渣槽的开口位置对应一致,可方便将刮除下来的残渣排至集渣槽内。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混凝区、絮凝区和固液分离区,可以将混凝、絮凝以及固液分离区域集于一体,减小装置占地面积的同时减化设备操作,实现流程的连贯性与自动化,提高处理效率。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搅拌组件,可以在提供搅拌功能的同时对混凝区和絮凝区内壁上存在的残留物进行刮除,在搅拌板上开设通孔,可以增加内部液体的流动性,提高处理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油田废液处理混凝气浮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入液口(3)和排水口(24),所述罐体(1)内部从入液口(3)至排水口(24)依次设置有混凝区(2)、絮凝区(8)和固液分离区(17),所述入液口(3)位于混凝区(2)的侧壁上端,所述排水口(24)位于固液分离区(17)的侧壁上端,所述罐体(1)的内部设有支撑板(11),所述混凝区(2)和絮凝区(8)之间设有溢流板(10),所述溢流板(10)的底部外壁与支撑板(11)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区(2)上开设有混凝剂投加口(4),所述絮凝区(8)上开设有絮凝剂投加口(14),所述絮凝区(8)和固液分离区(17)之间设有隔板(15),所述隔板(15)的一端与支撑板(11)连接,所述隔板(15)的另一端与罐体(1)的顶部内壁连接,所述罐体(1)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水泵(16),所述水泵(16)的进水端与絮凝区(8)的内部连通,所述水泵(16)的出水端与固液分离区(17)的内部连通,所述固液分离区(17)的顶部安装有刮渣机(18),所述固液分离区(17)的顶部内壁上设有竖板(19),所述竖板(19)上安装有集渣槽(20),所述罐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鼓风机(21),所述固液分离区(17)的内部设有溶气水管(22),所述溶气水管(22)的一端与隔板(15)的外壁连接,所述溶气水管(22)的另一端与鼓风机(21)连通,所述溶气水管(22)上安装有溶气水释放器(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废液处理混凝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区(2)和絮凝区(8)的内部均设有搅拌组件(5),所述搅拌组件(5)包括转动杆(501),所述转动杆(501)上设有刮板(502),所述罐体(1)的顶部外壁上分别设有第一皮带轮(6)和第二皮带轮(12),所述第一皮带轮(6)与混凝区(2)内转动杆(501)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12)与絮凝区(8)内转动杆(501)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6)与第二皮带轮(12)之间设有皮带(13),所述第一皮带轮(6)上设有电机(7),所述转动杆(501)上安装有搅拌板(505),所述搅拌板(505)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田废液处理混凝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501)上嵌套有转轴(503),所述转轴(503)的两侧均设有连杆(504),所述混凝区(2)内设置的连杆(504)一端与罐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区(2)内设置的连杆(504)另一端与溢流板(10)的外壁连接,所述絮凝区(8)内设置的连杆(504)一端与溢流板(10)的外壁连接,所述絮凝区(8)内设置的连杆(504)另一端与隔板(15)的外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废液处理混凝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与罐体(1)的底部内壁之间设有排泥区(26),所述排泥区(26)的内部设有导流板(27),所述排泥区(26)上开设有排泥口(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废液处理混凝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区(2)、絮凝区(8)和固液分离区(17)的底部均设有导流仓(9),所述导流仓(9)的底部安装有电磁阀(25),所述混凝区(2)、絮凝区(8)和固液分离区(17)均通过电磁阀(25)与排泥区(26)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废液处理混凝气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渣机(18)的排渣位置与集渣槽(20)的开口位置对应一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田废液处理混凝气浮装置,涉及油田废液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入液口和排水口,所述罐体内部从入液口至排水口依次设置有混凝区、絮凝区和固液分离区,所述入液口位于混凝区的侧壁上端,所述排水口位于固液分离区的侧壁上端,所述罐体的内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混凝区和絮凝区之间设有溢流板,所述溢流板的底部外壁与支撑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混凝区上开设有混凝剂投加口。本技术过设置混凝区、絮凝区和固液分离区,可以将混凝、絮凝以及固液分离区域集于一体,减小装置占地面积的同时减化设备操作,实现流程的连贯性与自动化,提高处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邵丹萍,马铃,邓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创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