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厂絮凝沉淀池自动排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80634发布日期:2023-08-20 12:47阅读:51来源:国知局
净水厂絮凝沉淀池自动排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排泥领域,尤其涉及净水厂絮凝沉淀池自动排泥装置。


背景技术:

1、絮凝池是指完成絮凝过程的净水池,为创造合适的水力条件使具有絮凝性能的颗粒在相互接触中聚集,以形成较大的絮凝体,在净水处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但目前使用的净水厂絮凝沉淀池自动排泥装置,对絮凝池内壁残留的污泥不能进行很好地处理。

3、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净水厂絮凝沉淀池自动排泥装置,通过步进电机能够将底端的伸缩轴和伸缩轴底端的刮板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将絮凝沉淀池内壁残留的污泥进行清理,在弹簧柱内部弹簧的作用下,刮板也能够进入漏斗仓中将底部的污泥进行清理,具有全面清理的优点,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净水厂絮凝沉淀池自动排泥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净水厂絮凝沉淀池自动排泥装置,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端设置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底端活动连接有伸缩轴,所述伸缩轴底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柱,所述弹簧柱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柱的内部设置有限制柱,所述限制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沉淀池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漏斗仓,所述漏斗仓底端的内部设置有出口管,所述出口管与漏斗仓呈贯穿状态。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沉淀池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共设置有四个。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沉淀池顶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顶盖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相互配合。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固定轴和伸缩轴设置在沉淀池的内部,所述弹簧柱、限制柱和刮板设置在沉淀池的内部。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弹簧柱和弹簧共设置有八个,所述限制柱共设置有八个,所述刮板共设置有四个。

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漏斗仓能够保证出水,出口管的设置有阀门,既能够控制水流,也能够控制污泥,支腿能够起到支撑本装置的作用,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能够方便取下顶盖,方便对步进电机或者刮板进行维修和更换,刮板的一端与沉淀池的内壁保持平行,能够刮取沉淀池内壁的污泥,刮板的底端与漏斗仓保持平行,方便刮取漏斗仓的污泥,刮板受到弹簧的力能够贴紧沉淀池或漏斗仓的内壁,更加有效的刮取粘较紧的污泥。



技术特征:

1.净水厂絮凝沉淀池自动排泥装置,包括沉淀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顶盖(5),所述顶盖(5)的顶端设置有步进电机(6),所述步进电机(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轴(7),所述固定轴(7)的底端活动连接有伸缩轴(8),所述伸缩轴(8)底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柱(9),所述弹簧柱(9)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2),所述弹簧柱(9)的内部设置有限制柱(10),所述限制柱(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厂絮凝沉淀池自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漏斗仓(3),所述漏斗仓(3)底端的内部设置有出口管(4),所述出口管(4)与漏斗仓(3)呈贯穿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厂絮凝沉淀池自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腿(2),所述支腿(2)共设置有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厂絮凝沉淀池自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顶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13),所述顶盖(5)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14),所述外螺纹(13)与内螺纹(14)相互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厂絮凝沉淀池自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7)和伸缩轴(8)设置在沉淀池(1)的内部,所述弹簧柱(9)、限制柱(10)和刮板(11)设置在沉淀池(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厂絮凝沉淀池自动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柱(9)和弹簧(12)共设置有八个,所述限制柱(10)共设置有八个,所述刮板(11)共设置有四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净水厂絮凝沉淀池自动排泥装置,包括:沉淀池,沉淀池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顶盖,顶盖的顶端设置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的底端活动连接有伸缩轴,伸缩轴底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柱,弹簧柱的内部设置有弹簧,弹簧柱的内部设置有限制柱,限制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本技术通过对净水厂絮凝沉淀池自动排泥装置的改进,通过步进电机能够将底端的伸缩轴和伸缩轴底端的刮板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将絮凝沉淀池内壁残留的污泥进行清理,在弹簧柱内部弹簧的作用下,刮板也能够进入漏斗仓中将底部的污泥进行清理,具有全面清理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研发人员:田纪朝,田焕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辰贤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