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组件、调节池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3441发布日期:2023-10-28 16:36阅读:40来源:国知局
混合组件、调节池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合组件、调节池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废水处理技术领域中,高密度澄清池由依次连通的混凝池、注射池、絮凝池、沉淀池、调节池组成,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其他的辅助设备,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向澄清池内投加化学药剂与含盐废水反应,废水经混凝、沉淀处理后,水中的硬度、碱度和悬浮物大大降低,达到预处理系统出水水质要求。其中,调节池与沉淀池连通,以将沉淀池的上清液通入调节池内,调节池用于混合上清液,调节上清液的ph值,并防止上清液内的悬浮物沉淀,影响后续工段的运行。

2、具体地,在现有技术中,调节池内设置有折流板,以使上清液在流动过程中通过折流板的止挡,降低液体液的流动速度,以使液体充分混合,防止悬浮物迅速沉降,在调节池底部形成淤泥,但由于调节池内的液体存在悬浮物,容易在调节池内底部沉降形成淤泥,调节池的池体壁上容易形成结垢层,这就需要定期人工清理调节池,清理难度大、成本高,若未及时清理,底部的淤泥及池体壁上的结垢层长期积累,使得调节池容积变小,会导致水力停留时间缩短,降低调节池内废水充分混合效果,使得出水指标(出水的ph值)上下浮动大,储水的硬度较大,出水悬浮物质量恶化、变差,水池溢流,影响后续超滤、反渗透工艺长周期稳定运行,降低超滤膜及反渗透膜使用寿命,增加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组件、调节池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高密度澄清池的调节池中的液体混合效果不好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合组件,用于设置在调节池内,混合组件包括:多个折流挡板,调节池内具有第一安装壁,第一安装壁上设置有多个折流挡板;多个曝气结构,多个曝气结构设置在第一安装壁上,各个曝气结构分别位于相应的折流挡板与第一安装壁之间;其中,各个曝气结构均包括与调节池连通的曝气管。

3、进一步地,各个曝气结构均包括:螺旋混合器,曝气管具有连通开口,螺旋混合器设置在连通开口处,螺旋混合器包括混合腔体和设置在混合腔体内的螺旋叶片,以使气体通过曝气管的连通开口后,进入混合腔体,并经过螺旋叶片后吹向调节池内。

4、进一步地,各个曝气结构的螺旋混合器均为多个,各个曝气管均具有多个连通开口,多个连通开口沿曝气管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多个连通开口和多个螺旋混合器一一对应地设置。

5、进一步地,多个曝气结构分为第一曝气组和第二曝气组,沿调节池的长度方向,第一曝气组和第二曝气组以调节池的中间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其中,第一曝气组的各个曝气结构的螺旋混合器朝向第一方向倾斜,第二曝气组的各个曝气结构的螺旋混合器朝向第二方向倾斜,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预设夹角设置。

6、进一步地,曝气结构还包括:清洗管线,清洗管线与曝气管连通,以在螺旋混合器堵塞时,向清洗管线内投入化学药剂,以使化学药剂通过曝气管进入螺旋混合器内与螺旋混合器的堵塞物反应。

7、进一步地,调节池具有第二安装壁,第一安装壁和第二安装壁沿调节池的宽度方向分布,第二安装壁上设置有多个折流挡板;其中,第一安装壁上的各个折流挡板的最大宽度和第一安装壁上的各个折流挡板的最大宽度之和等于调节池的总宽度。

8、进一步地,多个折流挡板分为两组挡板组,各组挡板组的第一安装壁上的多个折流挡板和第二安装壁上的多个折流挡板沿调节池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设置。

9、进一步地,各个折流挡板均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一分板段,相邻两个第一分板段之间呈90°夹角设置;和/或,各个折流挡板远离第一安装壁或第二安装壁的一端具有第二分板段,第二分板段沿调节池的宽度方向延伸。

10、进一步地,沿调节池的宽度方向,各个第一分板段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290mm至310mm。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调节池系统,包括:上述的混合组件;调节池,用于与沉淀池连通,混合组件设置在调节池内。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池、注射池、絮凝池、沉淀池、调节池,调节池为上述的调节池系统中的调节池。

13、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组件,用于设置在调节池内,混合组件包括:多个折流挡板,调节池内具有第一安装壁,第一安装壁上设置有多个折流挡板;多个曝气结构,多个曝气结构设置在第一安装壁上,各个曝气结构分别位于相应的折流挡板与第一安装壁之间;其中,各个曝气结构均包括与调节池连通的曝气管。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降低水流的速度,增大折流效率,起到混合均匀的效果,同时通过向各个曝气结构的曝气管通入气体,以向调节池曝气,实现气、水、悬浮物的高速混合,可见,本申请通过多个折流挡板和多个曝气结构的结合,提高了调节池中的液体的混合效果,从而降低了调节池的清洗次数,减少了清理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合组件,用于设置在调节池(10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组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曝气结构(2)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组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曝气结构(2)的螺旋混合器(21)均为多个,各个所述曝气管(20)均具有多个所述连通开口,多个所述连通开口沿所述曝气管(2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连通开口和多个所述螺旋混合器(21)一一对应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曝气结构(2)分为第一曝气组和第二曝气组,沿所述调节池(100)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曝气组和所述第二曝气组以所述调节池(100)的中间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结构(2)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00)具有第二安装壁(104),所述第一安装壁(103)和所述第二安装壁(104)沿所述调节池(100)的宽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二安装壁(104)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折流挡板(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折流挡板(1)分为两组挡板组,各组所述挡板组的所述第一安装壁(103)上的多个所述折流挡板(1)和所述第二安装壁(104)上的多个所述折流挡板(1)沿所述调节池(100)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组件,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调节池(100)的宽度方向,各个所述第一分板段(11)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290mm至310mm。

10.一种调节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凝池、注射池、絮凝池、沉淀池、调节池,所述调节池为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节池系统中的调节池。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组件、调节池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混合组件用于设置在调节池内,混合组件包括:多个折流挡板,调节池内具有第一安装壁,第一安装壁上设置有多个折流挡板;多个曝气结构,多个曝气结构设置在第一安装壁上,各个曝气结构分别位于相应的折流挡板与第一安装壁之间;其中,各个曝气结构均包括与调节池连通的曝气管。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高密度澄清池的调节池中的液体混合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代军,刘向东,戴宁海,岳凯文,韩玉琨,赵通,马刚,卜昆,王鹏,赵小刚,李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