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水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2926发布日期:2023-11-17 23:34阅读:48来源:国知局
注射用水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注射用水制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射用水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1、注射用水的生产方式主要是多效蒸馏和热压蒸馏,热压蒸馏采用机械蒸汽再压缩的方式生产注射用水,在能源消耗及注射水产水品质上相对多效蒸馏水机有显著优势,但热压蒸馏前期投入成本过大,导致大多需求企业注射水生产方式仍以多效蒸馏为主。

2、相关技术中,多效蒸馏水机由于蒸发工艺不凝气体去除主要在一效蒸发及注射水冷凝器处,但不凝气体去除并未达到最佳效果,冷凝器再降温过程中易出现负压状况影响不凝气体排除效果,导致不凝性气体残留系统内部,影响设备的稳定运行及产水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注射用水制备装置,它能够提高不凝气体的去除效果,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并能提高产水品质。

2、一种注射用水制备装置,所述注射用水制备装置包括:

3、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一出料口、第一进液口以及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料口用于通入原料水,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对应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出液口对应连通;

4、预热组件,所述预热组件设有第一换热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换热的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出料口外排的原料水并进行预热;

5、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设有第二进料口、第二出料口、工业蒸汽入口、第一凝结水排放口以及第一排气管路,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二出料口对应连通,所述工业蒸汽入口用于通入工业蒸汽,所述第一凝结水排放口用于将工业蒸汽冷凝产生的凝结水向外排出,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料口相连通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一排气管路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

6、蒸发组件,所述蒸发组件设有第三换热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三换热通道换热的第四换热通道,所述第三换热通道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三换热通道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出料口外排的原料水,所述第四换热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排气管路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相连连通;以及

7、脱气罐,所述脱气罐设有第一排废管,所述脱气罐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连通,所述脱气罐的排液口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蒸发器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进料口处设有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喷嘴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部。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废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与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蒸发器的顶部还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排废管;所述第二排废管上设有第二单向阀与第二调节阀。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气罐的顶部设有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喷嘴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连通。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气罐的内部设有填料分离件。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热组件包括串联连接的至少两个预热器;所述蒸发组件包括串联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二蒸发器;各个所述第二蒸发器与各个所述预热器对应设置。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蒸发器设有与壳程连通的第三进气口、第三出气口、第一排水口以及与管程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二蒸发器底部的第二排气管路;所述预热器设有第四进气口与排放部;

14、所述第一排气管路与头部位置的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三进气口连通;

15、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三出气口与其对应的所述预热器的第四进气口连通,所述排放部与所述脱气罐连通;

16、对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蒸发器而言,前一个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二排气管路与后一个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三进气口连通;

17、所述第一排水口与所述第一冷凝器连通;

18、末尾位置的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二排气管路与所述第一冷凝器连通。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末尾位置的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二排气管路还通过支管与所述脱气罐连通。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末尾位置的所述第二蒸发器设有与管程连通的第三排废管。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射用水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二冷凝器、冷却介质输入管以及冷却介质排出管,所述第二冷凝器设有第三进料口、第三出料口、第二进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三进料口用于通入冷却水,所述第三进料口与所述第三出料口对应连通,所述第二进液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所述冷却介质输入管与所述第三进料口连通,所述冷却介质排出管与第三出料口连通。

22、上述的注射用水制备装置,在工作时,原料水例如由原料水供应点提供,并通过第一进料口进入到第一冷凝器中,在流出到第一出料口过程中被预热,并相应进入到第一换热通道中,由第一换热通道进一步预热,接着被预热后的原料水通过第二进料口进入到第一蒸发器,同时由于工业蒸汽通过工业蒸汽入口进入到第一蒸发器,工业蒸汽与原料水进行换热,使得工业蒸汽冷凝产生凝结水通过第一凝结水排放口向外排出;原料水相应被加热产生包括有高温蒸汽的高温水进入到第一腔室中,高温蒸汽通过第一排气管路通入到第四换热通道中,高温水流入到第三换热通道中,高温蒸汽在第四换热通道流动过程中能加热第三换热通道中的高温水,同时高温蒸汽发生冷凝,未发生冷凝的高温蒸汽进入到预热组件的第二换热通道中与第一换热通道换热,随后进入到脱气罐中,在脱气罐中脱气结束后通过第一排废管将不凝结性气体向外排出,以及将冷凝液体通入到第一冷凝器的第一进液口,通过第一出液口向外排出。可见,通过脱气罐将不凝结性气体脱离,并通过第一排废管及时外排,使得设备稳定运行,保证注射用水的产水品质,能避免出现相关技术中的因冷凝器冷却负压导致排放不畅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注射用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用水制备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用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进料口处设有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喷嘴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用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废管上设有第一单向阀与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蒸发器的顶部还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排废管;所述第二排废管上设有第二单向阀与第二调节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用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气罐的顶部设有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喷嘴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用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气罐的内部设有填料分离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用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组件包括串联连接的至少两个预热器;所述蒸发组件包括串联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二蒸发器;各个所述第二蒸发器与各个所述预热器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用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蒸发器设有与壳程连通的第三进气口、第三出气口、第一排水口以及与管程连通并位于所述第二蒸发器底部的第二排气管路;所述预热器设有第四进气口与排放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射用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末尾位置的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二排气管路还通过支管与所述脱气罐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射用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末尾位置的所述第二蒸发器设有与管程连通的第三排废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注射用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用水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二冷凝器、冷却介质输入管以及冷却介质排出管,所述第二冷凝器设有第三进料口、第三出料口、第二进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三进料口用于通入冷却水,所述第三进料口与所述第三出料口对应连通,所述第二进液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所述冷却介质输入管与所述第三进料口连通,所述冷却介质排出管与第三出料口连通。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注射用水制备装置,注射用水制备装置包括第一冷凝器、预热组件、第一蒸发器、蒸发组件以及脱气罐。高温蒸汽在第四换热通道流动过程中能加热第三换热通道中的高温水,同时高温蒸汽发生冷凝,未发生冷凝的高温蒸汽进入到预热组件的第二换热通道中与第一换热通道换热,随后进入到脱气罐中,在脱气罐中脱气结束后通过第一排废管将不凝结性气体向外排出,以及将冷凝液体通入到第一冷凝器的第一进液口,通过第一出液口向外排出。可见,通过脱气罐将不凝结性气体脱离,并通过第一排废管及时外排,使得设备稳定运行,保证注射用水的产水品质,能避免出现相关技术中的因冷凝器冷却负压导致排放不畅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常季,石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楚天华通医药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