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漂浮式水体增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09588发布日期:2023-11-30 06:18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漂浮式水体增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漂浮式水体增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漂浮式水体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口的迅猛增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态系统也会随之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其中水污染亦日趋严重,成了世界性的头号环境治理难题,水污染主要有工业废水污染、生活污水污染等,如生活如水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危害较大,为此需要对水体进行增氧,目前的增氧设备通常漂浮在水面上,但是由于河流、湖泊等野外环境突变,使得目前的增氧设备适应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漂浮式水体增氧装置,解决目前的增氧设备通常漂浮在水面上,但是由于河流、湖泊等野外环境突变,使得目前的增氧设备适应性降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漂浮式水体增氧装置,浮漂内部设有增氧泵,浮漂下表面设有电机安装仓,增氧泵的电机设置在电机安装仓内部,增氧泵出气口与多根横向设置的出气管连通,出气管固设在浮漂上。

3、优选方案中,出气管下端还设有多个伸出的喷气头,喷气头向下设置。

4、优选方案中,出气管端部还设有浮块。

5、优选方案中,浮漂下方还设有拉绳,拉绳尾端与地锚块连接。

6、优选方案中,浮漂顶部还设有多个太阳能板,太阳能板后表面与调节杆连接,调节杆与固定杆端部铰接,固定杆端部与浮漂上表面固定连接。

7、优选方案中,浮漂上表面还设有蓄电池,蓄电池与太阳能板电连接,蓄电池与增氧泵电连接。

8、优选方案中,增氧泵与进气管连通,进气管穿过浮漂且原理浮漂上表面。

9、优选方案中,进气管顶部还设有锥形的挡雨罩。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漂浮式水体增氧装置,增氧泵向出气管供气,出气管下端的喷气头能够起到增氧曝气的作用,且整个浮漂漂浮在湖面,局限性小,漂浮式水体增氧装置可以将大气中的氧气通过机械气化的方式引入水体,从而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促进水中生物的呼吸作用,增强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存在会导致水体缺氧,进而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漂浮式水体增氧装置的使用可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有利于水中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漂浮式水体增氧装置可以有效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和水质,促进水体自净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漂浮式水体增氧装置,其特征是:浮漂(7)内部设有增氧泵(8),浮漂(7)下表面设有电机安装仓,增氧泵(8)的电机设置在电机安装仓内部,增氧泵(8)出气口与多根横向设置的出气管(12)连通,出气管(12)固设在浮漂(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漂浮式水体增氧装置,其特征是:出气管(12)下端还设有多个伸出的喷气头(13),喷气头(13)向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漂浮式水体增氧装置,其特征是:出气管(12)端部还设有浮块(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漂浮式水体增氧装置,其特征是:浮漂(7)下方还设有拉绳(10),拉绳(10)尾端与地锚块(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漂浮式水体增氧装置,其特征是:浮漂(7)顶部还设有多个太阳能板(3),太阳能板(3)后表面与调节杆(4)连接,调节杆(4)与固定杆(5)端部铰接,固定杆(5)端部与浮漂(7)上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漂浮式水体增氧装置,其特征是:浮漂(7)上表面还设有蓄电池(6),蓄电池(6)与太阳能板(3)电连接,蓄电池(6)与增氧泵(8)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漂浮式水体增氧装置,其特征是:增氧泵(8)与进气管(2)连通,进气管(2)穿过浮漂(7)且原理浮漂(7)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漂浮式水体增氧装置,其特征是:进气管(2)顶部还设有锥形的挡雨罩(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漂浮式水体增氧装置,浮漂内部设有增氧泵,浮漂下表面设有电机安装仓,增氧泵的电机设置在电机安装仓内部,增氧泵出气口与多根横向设置的出气管连通,出气管固设在浮漂上。漂浮式水体增氧装置可以将大气中的氧气通过机械气化的方式引入水体,从而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促进水中生物的呼吸作用,增强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存在会导致水体缺氧,进而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技术研发人员:王颖宇,陈燕华,罗玮艳,秦舒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源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