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5681发布日期:2023-09-27 18:4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下水治理的,尤其涉及一种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缘由是工业生产及生活废水,而地下水受到污染以后,地下水丧失了作为饮用水的功能,威胁饮用水环境安全,其次,利用受污染地下水灌溉农田,会威胁农产品安全,同时受重金属污染的地下水灌溉农作物,将造成农作物出苗不齐、植株矮小等问题,引起农产品质量下降。

2、因此,近年来地下水污染治理一直作为首要任务,地下水污染治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处理法、水动力控制法、抽出处理法及原位处理法。其中,原位处理法中常采用的是加药法,即通过泵体抽取药液直接向受污染水体中灌注化学药剂,如灌注中和剂以中和酸性或碱性渗滤液,添加氧化剂降解有机物或使无机化合物形成沉淀等。

3、然而,通过泵体抽取药液直接灌入治理的方式,扩散形式单一,导致药剂的扩散时间长,混合性差,扩散覆盖面小,从而降低了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能够多向扩散,在加速液体流动性的同时,还能够加速药剂与地下水的混合速度,从而提高的药剂的扩散速度,缩短混合时长,增加了扩散面积,进而提高了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包括推车、药箱、注药机构和混合组件,其中,所述药箱、所述注药机构和所述混合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推车上;所述注药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药箱相连通,所述注药机构具有两个另一端,且所述注药机构的两个另一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一注入孔中;所述混合组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注入孔中,且所述混合组件的一端布置在所述注药机构的两个另一端之间,所述混合组件的一端和所述注药机构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一注入孔中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混合组件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注入孔中。

4、本实用新型的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能够多向扩散,在加速液体流动性的同时,还能够加速药剂与地下水的混合速度,从而提高的药剂的扩散速度,缩短混合时长,增加了扩散面积,进而提高了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5、另外,根据申请上述提出的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6、具体地,所述注药机构包括第一高压泵、三通管、第一管体、第一水管接头、第一拼接管和第一高压旋转喷头,其中,所述第一高压泵设置在所述推车上,且所述第一高压泵的一端与所述药箱相连通,所述第一高压泵的另一端与所述三通管相连通;所述三通管的两个出水口分别连通有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远离所述三通管的一端连通有所述第一水管接头;所述第一水管接头的底端可拆卸连通有所述第一拼接管;所述第一拼接管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高压旋转喷头相连通;所述第一高压旋转喷头布置所述第一注入孔中。

7、具体地,所述混合组件包括第二高压泵、第三管体、第二高压旋转喷头、第二水管接头、第二拼接管、壳体、连通管和第三水管接头,其中,所述第二高压泵设置在所述推车上,且所述第二高压泵的一端贯穿所述推车与所述第二水管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二水管接头的一端可拆卸连通有所述第二拼接管,且所述第二拼接管的底端连通有所述壳体;所述第二拼接管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拼接管之间;所述壳体的外壁相连通有多个所述连通管,且所述壳体布置在所述第一注入孔中;所述第二高压泵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推车与所述第三水管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三水管接头的底端可拆卸连通有所述第三管体,且所述第三管体的底端与所述第二高压旋转喷头相连通;所述第二高压旋转喷头布置在所述第二注入孔中。

8、具体地,所述第一拼接管和所述第二拼接管分别包括多个管体,且每两个相邻管体之间螺纹连接。

9、具体地,上述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还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所述药箱上;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安装板和搅拌杆,其中,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药箱上;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搅拌杆相连。

10、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药箱、注药机构和混合组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机构包括第一高压泵、三通管、第一管体、第一水管接头、第一拼接管和第一高压旋转喷头,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组件包括第二高压泵、第三管体、第二高压旋转喷头、第二水管接头、第二拼接管、壳体、连通管和第三水管接头,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接管和所述第二拼接管分别包括多个管体,且每两个相邻管体之间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所述药箱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污染治理装置,包括推车、药箱、注药机构和混合组件,其中,药箱、注药机构和混合组件分别设置在推车上;注药机构的一端与药箱相连通,注药机构具有两个另一端,且注药机构的两个另一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一注入孔中;混合组件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注入孔中,且混合组件的一端布置在注药机构的两个另一端之间,混合组件的一端和注药机构的另一端在第一注入孔中位于同一高度,混合组件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注入孔中。能够多向扩散,在加速液体流动性的同时,还能够加速药剂与地下水的混合速度,从而提高的药剂的扩散速度,缩短混合时长,增加了扩散面积,进而提高了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姚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山河青生态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