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91196发布日期:2023-10-28 20:10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污泥回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水土流失,土壤资源保护和再生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市政的各种工作中,常常需要对污泥进行处理回收,目前,市政污泥的含水率大多在80%左右,在对污泥进行回收处理时,由于污泥中会含有大量的水分,若不对污泥进行脱水,不利于进行回收,且污泥含有大量的水分不便于进行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回收装置,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进泥斗、排水管、出泥板、电机盒与转动座,且转动座与门板相连,所述进泥斗内端开设有进泥口、装置本体上开设有出泥口、而排水管内端则开设有排水口,所述装置本体内端开设有脱水腔、排水腔与容纳槽,所述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液压推杆一,且液压推杆一输出端与推泥板相连,所述脱水腔中设置有液压推杆二与滤板,且液压推杆二输出端与挤压板相连。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可利于其回收利用与运输。

4、为了便于滤出污泥中的污水: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腔位于装置本体内端底部,而其上端则为脱水腔,且排水腔与脱水腔连通处通过滤板分隔。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滤板的设立,可便于将污泥中的污水向下滤出至排水腔中。

7、为了便于对污泥进行脱水: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压推杆二设置于脱水腔顶壁,而其底部输出端则与挤压板顶端相连。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液压推杆二启动带动挤压板下移时,能够对滤板上的污泥进行挤压,从而令污泥中所含有的水分经滤板上的滤孔下流至排水腔中。

10、为了便于将脱水后的污泥推出至外界: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槽开设位置位于滤板一端的脱水腔侧壁处,而出泥口则相对容纳槽开设于滤板另一端的脱水腔侧壁处,且容纳腔中容纳有推泥板。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污泥脱水完毕后,液压推杆一的启动,能够带动推泥板,推动污泥向出泥口方向移动,将污泥经出泥口推出至外界。

13、为了便于开闭出泥口: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板设置于出泥口内,门板外端顶部与转动座相连,且转动座前后端与装置本体转动连接,而电机盒内所设置的电机输出端则贯穿电机盒与转动座后端相连。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电机启动经由转动座带动门板向外或向内转动时,能够开启或闭合出泥口。

16、为了便于污泥顺沿出泥板坡度向下滑落进行回收: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泥板设置于出泥口外端的装置本体上,且出泥板为斜坡状。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出泥板的设立,可便于脱水后的污泥从出泥口中出至外界后,能够顺沿出泥板坡度向下滑落进行回收。

19、为了便于污泥进入至脱水腔中: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泥斗设置于装置本体一端上部,且进泥口与脱水腔相连通。

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进泥斗的设立,可便于污泥经进泥口进入至脱水腔中进行脱水操作。

22、为了便于排水腔中的污水向外排出: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管设置于装置本体底端中部位置,而其内端排水口则与排水腔相连通。

24、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排水管的设立,可便于排水腔中的污水向外排出。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泥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上设置有进泥斗(2)、排水管(3)、出泥板(4)、电机盒(5)与转动座(6),且转动座(6)与门板(7)相连,所述进泥斗(2)内端开设有进泥口(8)、装置本体(1)上开设有出泥口(9)、而排水管(3)内端则开设有排水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内端开设有脱水腔(11)、排水腔(12)与容纳槽(13),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设置有液压推杆一(14),且液压推杆一(14)输出端与推泥板(18)相连,所述脱水腔(11)中设置有液压推杆二(15)与滤板(16),且液压推杆二(15)输出端与挤压板(1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腔(12)位于装置本体(1)内端底部,而其上端则为脱水腔(11),且排水腔(12)与脱水腔(11)连通处通过滤板(16)分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推杆二(15)设置于脱水腔(11)顶壁,而其底部输出端则与挤压板(17)顶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3)开设位置位于滤板(16)一端的脱水腔(11)侧壁处,而出泥口(9)则相对容纳槽(13)开设于滤板(16)另一端的脱水腔(11)侧壁处,且容纳腔中容纳有推泥板(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7)设置于出泥口(9)内,门板(7)外端顶部与转动座(6)相连,且转动座(6)前后端与装置本体(1)转动连接,而电机盒(5)内所设置的电机输出端则贯穿电机盒(5)与转动座(6)后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泥板(4)设置于出泥口(9)外端的装置本体(1)上,且出泥板(4)为斜坡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泥斗(2)设置于装置本体(1)一端上部,且进泥口(8)与脱水腔(11)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3)设置于装置本体(1)底端中部位置,而其内端排水口(10)则与排水腔(12)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污泥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污泥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进泥斗、排水管、出泥板、电机盒与转动座,且转动座与门板相连,所述进泥斗内端开设有进泥口、装置本体上开设有出泥口、而排水管内端则开设有排水口,所述装置本体内端开设有脱水腔、排水腔与容纳槽,所述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液压推杆一,且液压推杆一输出端与推泥板相连,所述脱水腔中设置有液压推杆二与滤板,且液压推杆二输出端与挤压板相连,通过本技术能够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可利于其回收利用与运输。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静海县强军砖瓦厂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