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氮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5492发布日期:2024-03-12 19:33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氨氮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具体为一种氨氮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化肥、焦化、石化、制药、食品、垃圾填埋场等,氨氮废水在排放之前需要使用废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2、例如授权公告号“cn217829739u”名为一种氨氮废水处理装置,虽然通过两组第一齿轮从而带动两组第二搅拌组件对工作腔内进行搅拌,从而完成对工作腔内的废水混合物进行搅拌,从而提供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在处理的过程中,药物混合比较充分的氨氮废水处理装置,从而使得废水处理的效果足够好,从而增强实用性的,但现有的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通过启动电机,从而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两组第一齿轮转动,通过第一转动轴从而带动第一搅拌叶片转动,从而对工作腔内进行搅拌,通过两组第一齿轮从而带动两组第二搅拌组件对工作腔内进行搅拌,从而完成对工作腔内的废水混合物进行搅拌,由于氨氮废气处理装置,采用多组锥齿轮带动搅拌叶片转动,此种传动方式较为复杂,不便于对废水处理装置进行掩护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由于氨氮废气处理装置,采用多组锥齿轮带动搅拌叶片转动,此种传动方式较为复杂,不便于对废水处理装置进行掩护维修,而提出的一种氨氮废水处理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设计一种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顶盖,所述处理装置顶盖的底部设有搅拌机构,所述处理装置顶盖的顶部固接有第一电机,所述处理装置顶盖的底部贴合有处理装置底筒,所述处理装置底筒的内壁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外壁固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控制下料机构,所述进料管的顶部连通有储料筒。

4、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与处理装置顶盖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圆杆的外壁与第一齿轮的内壁相固接,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壁与第二齿轮的外壁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壁与转杆的外壁相固接,所述转杆的顶部与处理装置顶盖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转杆的外壁与搅拌叶的内侧相固接。

5、优选的,所述圆杆的顶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固接。

6、优选的,所述控制下料机构包括蜗杆,所述蜗杆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蜗杆的外壁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固接,所述第二电机的外壁与壳体的外壁相固接,所述蜗杆的外壁与蜗轮的外壁相啮合,所述蜗轮的后端面与壳体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蜗轮的正端面与限位杆的后端面相固接,所述限位杆的外壁与挡板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挡板的外侧与壳体的内壁滑动卡接。

7、优选的,所述储料筒的顶部转动相连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内壁螺纹相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外壁与储料筒的内壁螺纹相接,所述处理装置底筒的底部固接有支撑腿。

8、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氨氮废水处理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电机工作时带动圆杆转动,圆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搅拌叶对进入水中的磷酸胺镁药粉进行搅拌,使磷酸胺镁药粉与废水中的氨氮反应,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氨氮,使废水能够安全的向外排放,搅拌机构结构简单,便于后期养护维修。



技术特征:

1.一种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顶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顶盖(1)的底部设有搅拌机构(2),所述处理装置顶盖(1)的顶部固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处理装置顶盖(1)的底部贴合有处理装置底筒(10),所述处理装置底筒(10)的内壁连通有进料管(4),所述进料管(4)的外壁固接有壳体(5),所述壳体(5)的内壁设有控制下料机构(6),所述进料管(4)的顶部连通有储料筒(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圆杆(201),所述圆杆(201)的外壁与处理装置顶盖(1)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圆杆(201)的外壁与第一齿轮(202)的内壁相固接,所述第一齿轮(202)的外壁与第二齿轮(203)的外壁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203)的内壁与转杆(204)的外壁相固接,所述转杆(204)的顶部与处理装置顶盖(1)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转杆(204)的外壁与搅拌叶(205)的内侧相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201)的顶部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相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下料机构(6)包括蜗杆(601),所述蜗杆(601)的外壁与壳体(5)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蜗杆(601)的外壁与第二电机(602)的输出端相固接,所述第二电机(602)的外壁与壳体(5)的外壁相固接,所述蜗杆(601)的外壁与蜗轮(603)的外壁相啮合,所述蜗轮(603)的后端面与壳体(5)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蜗轮(603)的正端面与限位杆(604)的后端面相固接,所述限位杆(604)的外壁与挡板(605)的内壁滑动卡接,所述挡板(605)的外侧与壳体(5)的内壁滑动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筒(7)的顶部转动相连有顶板(8),所述顶板(8)的内壁螺纹相接有第二螺栓(9),所述第二螺栓(9)的外壁与储料筒(7)的内壁螺纹相接,所述处理装置底筒(10)的底部固接有支撑腿(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氨氮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装置顶盖,所述处理装置顶盖的底部设有搅拌机构,所述处理装置顶盖的顶部固接有第一电机,所述处理装置顶盖的底部贴合有处理装置底筒,所述处理装置底筒的内壁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外壁固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控制下料机构,所述进料管的顶部连通有储料筒。通过第一电机工作时带动圆杆转动,圆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搅拌叶对进入水中的磷酸胺镁药粉进行搅拌,使磷酸胺镁药粉与废水中的氨氮反应,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氨氮,使废水能够安全的向外排放,搅拌机构结构简单,便于后期养护维修。

技术研发人员:刘启明,宋洪伟,董睿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圣元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