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平台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60011发布日期:2023-12-21 18:3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上平台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上平台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海上平台是一种高出海面且具有水平台面的桁架构筑物,用以供进行生产作业或其他活动使用。海上平台的生活污水包括冲厕黑水、厨房灰水以及洗涤灰水三部分组成,海上平台的生活污水通常采用电解法来对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污水将存储在储存罐内,等待后续直接排海。

2、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海上石油开采平台在对海底的石油进行开采后,需对开采的地方进行回注水,以保障开采的位置地质结构趋于稳定,但常规处理的生活用水其中悬浮物、粒径中值、铁细菌和溶氧量等指标远大于回注水的指标,使得经常规处理的生活用水不可用于回注地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实现对生活用水进行回注地层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海上平台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2、本申请提供一种海上平台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海上平台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对常规处理的生活用水进行杀菌的前置杀菌装置、用于对细菌尸体等悬浮物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罐、用于对深度处理水进行储存的储水罐和用于将溶液氧与水分离的负压脱气罐,所述前置杀菌装置的出液口与第一过滤罐进液口相连通,第一过滤罐的出液口与储水罐的进液口相连通,储水罐出液口与负压脱气罐进液口相连通。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深度处理的生活污水通过前置杀菌装置的进液口流入前置杀菌装置内,使得前置杀菌装置对生活污水中铁细菌等微生物进行处理,使生活污水中铁细菌等微生物的含量低于回注水标准,完成杀菌的生活污水进入第一过滤罐内,第一过滤罐对生活污水中细菌尸体等悬浮物进行拦截,使生活污水的悬浮物少于5mg/l,粒径中值小于3微米,完成过滤的深度处理水进入储水罐内进行暂存,待需要对地层进行回注时,储水罐内的深度处理水进入负压脱气罐内进行脱氧,使得深入处理水溶解氧含量小于0.05mg/l,使深度处理水的指标符合回注水指标,有利于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便于实现对生活用水进行回注地层的效果。

5、可选的,还包括用于对常规处理的生活用水进行暂存的缓冲罐和对常规处理的生活用水进行过滤的前置过滤器,所述前置过滤器与缓冲罐的进液口相连通,缓冲罐的出液口与前置杀菌装置的进液口相连通。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置过滤器可对处理后的生活用水进一步过滤,有利于减小生活用水中固体悬浮物,进而提升生活用水的水质,完成过滤的生活用水储存至缓冲罐内,有利于实现对生活用水进行暂存的效果。

7、可选的,所述前置杀菌装置包括uv紫外线杀菌装置、管式流量计和压力表,uv紫外线杀菌装置的进液口与缓冲罐的出液口相连通,uv紫外线杀菌装置的出液口与管式流量计的进液口相连通,管式流量计的出液口与压力表的进液口相连通,压力表的出液口与第一过滤罐相连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生活用水进行深度处理时,生活用水通过缓冲罐进入uv紫外线杀菌装置内,对生活用水中的铁细菌等微生物进行灭活,管式流量计对uv紫外线杀菌装置内的流量进行观察,压力表对uv紫外线杀菌装置内的液压进行检测,有利于保障uv紫外线杀菌装置的杀菌效果。

9、可选的,还包括第二过滤罐,所述第二过滤罐的出液口与第一过滤罐的出液口相连通,缓冲罐的出液口连通有换向阀,换向阀的两个出液口分别与第一过滤罐的进液口和第二过滤罐的进液口相连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滤罐经长时间过滤,使其过滤能力下降时,换向阀将第一过滤罐的进液口与前置杀菌装置的出液口断开,将第二过滤罐的进液口与前置杀菌装置的出液口连通,便于操作人员对第一过滤罐进行维护,有利于保障对生活用水的过滤效率。

11、可选的,所述负压脱气罐的出液口连接有出水泵,出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后置杀菌装置,后置杀菌装置的出液口连接有排水管。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泵对完成脱氧后的深度处理水进行抽取,使深度处理水进入后置杀菌装置内进行杀菌,进一步减小深度处理水铁细菌等微生物含量超标的概率。

13、可选的,所述后置杀菌装置的进液口设有第一止水阀,出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回液管,回液管设有第二止水阀,回液管的出液口与负压脱气罐的进液口相连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对深度处理水回注前,需对深度处理水进行采样检测,若深度处理水的氧含量仍大于指标,将第一止水阀闭合,第二止水阀打开,使负压脱气罐继续对深度处理水进行脱氧,有利于保障深度处理水的质量。

15、可选的,所述负压脱气罐设有用于对负压脱气罐内的液位进行检测的液位测量计。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液位测量计对负压脱气罐内的液位进行检测,有利于保障负压脱气罐对深度处理水的脱氧效果。

17、可选的,还包括用于对深度处理装置进行安装的设备橇底座,所述设备橇底座由花纹钢板焊接而成,设备橇底座沿周向设有吊装框架,吊装框架上端部设有吊装钢索。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深度处理装置进行安装时,通过吊装钢索带动吊装框架进行运动,吊装框架通过设备橇底座带动深度处理装置进行运动,便于实现对深度处理装置进行安装和转运的效果。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海上平台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装置有益技术效果:

20、1.待深度处理的生活污水通过前置杀菌装置的进液口流入前置杀菌装置内,使得前置杀菌装置对生活污水中铁细菌等微生物进行处理,使生活污水中铁细菌等微生物的含量低于回注水标准,完成杀菌的生活污水进入第一过滤罐内,第一过滤罐对生活污水中细菌尸体等悬浮物进行拦截,使生活污水的悬浮物少于5mg/l,粒径中值小于3微米,完成过滤的深度处理水进入储水罐内进行暂存,待需要对地层进行回注时,储水罐内的深度处理水进入负压脱气罐内进行脱氧,使得深入处理水溶解氧含量小于0.05mg/l,使深度处理水的指标符合回注水指标,有利于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便于实现对生活用水进行回注地层的效果;

21、2.前置过滤器可对处理后的生活用水进一步过滤,有利于减小生活用水中固体悬浮物,进而提升生活用水的水质,完成过滤的生活用水储存至缓冲罐内,有利于实现对生活用水进行暂存的效果;

22、3.当需要对生活用水进行深度处理时,生活用水通过缓冲罐进入uv紫外线杀菌装置内,对生活用水中的铁细菌等微生物进行灭活,管式流量计对uv紫外线杀菌装置内的流量进行观察,压力表对uv紫外线杀菌装置内的液压进行检测,有利于保障uv紫外线杀菌装置的杀菌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海上平台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常规处理的生活用水进行杀菌的前置杀菌装置(1)、用于对细菌尸体等悬浮物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罐(2)、用于对杀菌后的生活用水进行储存的储水罐(3)和用于将溶液氧与水分离的负压脱气罐(4),所述前置杀菌装置(1)的出液口与第一过滤罐(2)进液口相连通,第一过滤罐(2)的出液口与储水罐(3)的进液口相连通,储水罐(3)出液口与负压脱气罐(4)进液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平台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常规处理的生活用水进行暂存的缓冲罐(5)和对常规处理的生活用水进行过滤的前置过滤器(6),所述前置过滤器(6)与缓冲罐(5)的进液口相连通,缓冲罐(5)的出液口与前置杀菌装置(1)的进液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平台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杀菌装置(1)包括uv紫外线杀菌装置(11)、管式流量计(12)和压力表(13),uv紫外线杀菌装置(11)的进液口与缓冲罐(5)的出液口相连通,uv紫外线杀菌装置(11)的出液口与管式流量计(12)的进液口相连通,管式流量计(12)的出液口与压力表(13)的进液口相连通,压力表(13)的出液口与第一过滤罐(2)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平台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过滤罐(7),所述第二过滤罐(7)的出液口与第一过滤罐(2)的出液口相连通,缓冲罐(5)的出液口连通有换向阀(51),换向阀(51)的两个出液口分别与第一过滤罐(2)的进液口和第二过滤罐(7)的进液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平台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脱气罐(4)的出液口连接有出水泵(41),出水泵(41)的输出端连通有后置杀菌装置(8),后置杀菌装置(8)的出液口连接有排水管(8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上平台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杀菌装置(8)的进液口设有第一止水阀(82),出水泵(41)的输出端连接有回液管(83),回液管(83)设有第二止水阀(84),回液管(83)的出液口与负压脱气罐(4)的进液口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平台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脱气罐(4)设有用于对负压脱气罐(4)内的液位进行检测的液位测量计(4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平台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深度处理装置进行安装的设备橇底座(9),所述设备橇底座(9)由花纹钢板焊接而成,设备橇底座(9)沿周向设有吊装框架(91),吊装框架(91)上端部设有吊装钢索(9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的领域,公开了一种海上平台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包括对常规处理的生活用水进行杀菌的前置杀菌装置、用于对细菌尸体等悬浮物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罐、用于对深度处理水进行储存的储水罐和用于将溶液氧与水分离的负压脱气罐,前置杀菌装置的出液口与第一过滤罐进液口相连通,第一过滤罐的出液口与储水罐的进液口相连通,储水罐出液口与负压脱气罐进液口相连通。本申请有利于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便于实现对生活用水进行回注地层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庆,秦永亮,刘兴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晏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