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余氯为控制指标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投加装置

文档序号:37146215发布日期:2024-02-26 16:59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以余氯为控制指标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投加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加药领域,涉及一种以余氯为控制指标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投加装置。


背景技术:

1、消毒过程是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污水处理过程的必要环节。在众多的消毒方式中,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紫外消毒、次氯酸钠消毒、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其中,次氯酸钠因为具有投加成本相对较低、运行管理方便、持久性效果好的优点而被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广泛使用。

2、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评价消毒效果以粪大肠菌群数为依据,要求执行一级a标准的污水处理厂粪大肠菌群数日均排放不超过103个/l,执行一级b标准和二级标准的污水处理厂粪大肠菌群数日均排放不超过104个/l。而污水处理厂进水的水质、水量往往存在一定波动,为使出水连续稳定达标,当前水厂普遍采用较保守的固定药剂投加量方式,这就导致次氯酸钠往往是过量投加的。

3、粪大肠菌群数的国标检测法有三种,分别为多管发酵法、酶底物法、滤膜法,每种方法都需要24-48h才能得到检测结果,对于消毒效果的评价存在延时性。当前国内城镇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投加装置,仅包含自动加药泵和加药桶,缺少对余氯的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以余氯为控制指标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投加装置,包括次氯酸钠加药箱、第一动力泵、余氯在线分析仪、第二动力泵和控制系统;

2、所述第二动力泵的输入端与消毒池出口相连接;

3、所述第二动力泵的输出端与所述余氯在线分析仪的输入端相连接;

4、所述余氯在线分析仪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接;

5、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动力泵的输入端相连接;

6、所述第一动力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次氯酸钠加药箱的输入端相连接;

7、所述次氯酸钠加药箱的输出端与消毒池入口相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次氯酸钠加药箱包括用于检测液位的水箱液位计。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力泵(2)采用vkv全自动智能型数字一体式加药机k20,第二动力泵(4)采用三鱼牌zbn120a;

10、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采用工控机-研华科技610l。

11、进一步地:所述余氯在线分析仪采用wtw cl298。

12、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动力泵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动力泵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二过滤器。

13、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动力泵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动力泵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阀门,在所述第二动力泵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二动力泵的输出端设置有第四阀门。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采用pvc材质。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以余氯为控制指标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投加装置,实现余氯在0.10-0.50mg/l范围内进行调整,更加直观地判断出水消毒效果,克服检测粪大肠菌群时间长、条件高、滞后性的限制,从而在保证出水达标的基础上优化次氯酸钠投加量,具有以下优点:

17、本实用新型用于生产现场,使次氯酸钠的投加实现智能化控制,节省电力、劳动力成本;

18、本实用新型减少消毒副产物的产生,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威胁;

19、本实用新型降低药剂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进而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技术特征:

1.一种以余氯为控制指标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次氯酸钠加药箱(1)、第一动力泵(2)、余氯在线分析仪(3)、第二动力泵(4)和控制系统(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余氯为控制指标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氯酸钠加药箱(1)包括用于检测液位的水箱液位计(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余氯为控制指标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泵(2)采用vkv全自动智能型数字一体式加药机k20,第二动力泵(4)采用三鱼牌zbn120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余氯为控制指标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5)采用工控机-研华科技610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余氯为控制指标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氯在线分析仪(3)采用wtw cl29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余氯为控制指标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动力泵(2)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过滤器(7),所述第二动力泵(4)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二过滤器(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余氯为控制指标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动力泵(2)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阀门(9),所述第一动力泵(2)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阀门(10),在所述第二动力泵(4)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三阀门(11),所述第二动力泵(4)的输出端设置有第四阀门(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以余氯为控制指标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9)、第二阀门(10)、第三阀门(11)、第四阀门(12)均与所述控制系统(5)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以余氯为控制指标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投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9)、第二阀门(10)、第三阀门(11)、第四阀门(12)采用pvc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一种以余氯为控制指标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次氯酸钠投加装置,包括次氯酸钠加药箱、第一动力泵、余氯在线分析仪、第二动力泵和控制系统;第二动力泵的输入端与消毒池出口相连接;第二动力泵的输出端与余氯在线分析仪的输入端相连接;余氯在线分析仪的输出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和第一动力泵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动力泵的输出端与次氯酸钠加药箱的输入端相连接;次氯酸钠加药箱的输出端与消毒池入口相连接。本技术用于生产现场,使次氯酸钠的投加实现智能化控制,节省电力、劳动力成本;本技术降低药剂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进而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技术研发人员:赵慧敏,李琪,谷成国,宋剑锋,杨彬,崔鑫,高旭,裴逸飞,陈晓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