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79350发布日期:2023-10-28 14:31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多晶硅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多晶硅加工,特别是涉及多晶硅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1、多晶硅,是单质硅的一种形态。熔融的单质硅在过冷条件下凝固时,硅原子以金刚石晶格形态排列成许多晶核,如这些晶核长成晶面取向不同的晶粒,则这些晶粒结合起来,就结晶成多晶硅。

2、多晶硅在加工过程中,缺乏对其限位的功能,从而容易导致其加工出现偏移的情况,降低装置加工的效率,同时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灰尘,现有的装置便于对灰尘进行处理,从而导致装置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多晶硅吸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多晶硅吸尘装置,包括加工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且所述底座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加工箱的左侧靠近顶部处开设有通风口,且所述通风口内腔的左侧处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加工箱的内腔靠近下方处设有工作台,且所述工作台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若干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均与加工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有夹持机构,且所述加工箱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动力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打磨电机,所述打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打磨盘,且所述打磨盘的右侧设有吸尘机构,所述加工箱的右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承载板,且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右侧靠近底部处插接有排风管。

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工箱和过滤箱的前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且所述加工箱和过滤箱的前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匹配的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所述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的左侧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合页和第二合页,且所述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分别通过若干个第一合页和第二合页与加工箱和过滤箱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的前侧右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

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吸尘泵,所述吸尘泵固定连接在过滤箱的顶部,且所述吸尘泵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抽吸管,所述抽吸管的另一端贯穿加工箱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吸尘头,且所述吸尘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形杆,所述l形杆l形结构较长的一端与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吸尘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尘管,且所述导尘管的底端贯穿过滤箱的顶部,并延伸至过滤箱的内腔,所述过滤箱内腔的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隔板,且两个所述隔板的顶部共同贴合设有过滤网。

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顶部的左右两侧处均贴合设有压板,且两个所述压板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过滤箱内腔的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滑槽的内腔,且两个所述压板的顶部均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两个所述压板的上方处均设有平板,且两个所述平板相反的一侧均与过滤箱的内腔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平板上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套,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端分别贯穿相邻螺纹套的内腔,并均固定连接有旋钮。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工作台底部中间位置的下方处,且所述工作台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凹槽,所述伺服电机的顶部与凹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锥形齿轮,且所述主动锥形齿轮的左右两侧处均啮合有从动锥形齿轮,两个所述从动锥形齿轮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且两个所述传动杆相反的一端均与加工箱的内腔活动连接,两个所述传动杆的外侧靠近相反的一端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单槽轮,且所述第一单槽轮的上方处设有第二单槽轮,两个所述第一单槽轮与相邻的第二单槽轮之间均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

7、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单槽轮上圆心处均贯穿设有螺纹管,且两个所述螺纹管相反的一端均与加工箱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工作台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且所述侧板上固定连接有轴承,两个所述螺纹管相对的一端分别贯穿相邻轴承的内腔,并分别延伸至相邻侧板的外侧,两个所述侧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夹板,且两个所述夹板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相反的一端分别插接在相邻螺纹管的内腔。

8、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侧板相对的一侧靠近顶部与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伸缩杆,且所述限位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夹板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有益效果是:

10、1、通过过滤箱、吸尘泵、第二密封门、吸尘头、软管这些部件的相互配合,便于对加工过程中的灰尘处理,通过设置旋钮、第二螺纹杆、压板便于对过滤网进行更换,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11、2、通过伺服电机、从动锥形齿轮、主动锥形齿轮、传动皮带、螺纹管、限位伸缩杆、第一螺纹杆和夹板这些部件的相互配合,能够在螺纹管旋转时,通过活动在相邻螺纹管内腔中的第一螺纹杆使相邻夹板在相邻两个限位伸缩杆的限位下,向相对的一侧移动,便于对多晶硅进行限位,提高装置的加工效率。



技术特征:

1.多晶硅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且所述底座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加工箱的左侧靠近顶部处开设有通风口,且所述通风口内腔的左侧处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加工箱的内腔靠近下方处设有工作台,且所述工作台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若干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均与加工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有夹持机构,且所述加工箱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动力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打磨电机,所述打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打磨盘,且所述打磨盘的右侧设有吸尘机构,所述加工箱的右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承载板,且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右侧靠近底部处插接有排风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硅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箱和过滤箱的前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且所述加工箱和过滤箱的前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匹配的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所述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的左侧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合页和第二合页,且所述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分别通过若干个第一合页和第二合页与加工箱和过滤箱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的前侧右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硅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吸尘泵,所述吸尘泵固定连接在过滤箱的顶部,且所述吸尘泵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抽吸管,所述抽吸管的另一端贯穿加工箱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吸尘头,且所述吸尘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形杆,所述l形杆l形结构较长的一端与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吸尘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尘管,且所述导尘管的底端贯穿过滤箱的顶部,并延伸至过滤箱的内腔,所述过滤箱内腔的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隔板,且两个所述隔板的顶部共同贴合设有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晶硅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顶部的左右两侧处均贴合设有压板,且两个所述压板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过滤箱内腔的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滑槽的内腔,且两个所述压板的顶部均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两个所述压板的上方处均设有平板,且两个所述平板相反的一侧均与过滤箱的内腔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平板上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套,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端分别贯穿相邻螺纹套的内腔,并均固定连接有旋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硅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工作台底部中间位置的下方处,且所述工作台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凹槽,所述伺服电机的顶部与凹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锥形齿轮,且所述主动锥形齿轮的左右两侧处均啮合有从动锥形齿轮,两个所述从动锥形齿轮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且两个所述传动杆相反的一端均与加工箱的内腔活动连接,两个所述传动杆的外侧靠近相反的一端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单槽轮,且所述第一单槽轮的上方处设有第二单槽轮,两个所述第一单槽轮与相邻的第二单槽轮之间均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晶硅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单槽轮上圆心处均贯穿设有螺纹管,且两个所述螺纹管相反的一端均与加工箱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工作台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且所述侧板上固定连接有轴承,两个所述螺纹管相对的一端分别贯穿相邻轴承的内腔,并分别延伸至相邻侧板的外侧,两个所述侧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夹板,且两个所述夹板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相反的一端分别插接在相邻螺纹管的内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晶硅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相对的一侧靠近顶部与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伸缩杆,且所述限位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夹板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多晶硅吸尘装置,包括加工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且所述底座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通过过滤箱、吸尘泵、第二密封门、吸尘头、软管这些部件的相互配合,便于对加工过程中的灰尘处理,通过设置旋钮、第二螺纹杆、压板便于对过滤网进行更换,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通过伺服电机、从动锥形齿轮、主动锥形齿轮、传动皮带、螺纹管、限位伸缩杆、第一螺纹杆和夹板这些部件的相互配合,能够在螺纹管旋转时,通过活动在相邻螺纹管内腔中的第一螺纹杆使相邻夹板在相邻两个限位伸缩杆的限位下,向相对的一侧移动,便于对多晶硅进行限位,提高装置的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南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硅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